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水“孕”南通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座滨江临海,因水而兴、因水而盛的城市,近年却也陷入了水质性缺水的困境。为了有效破解这一难题,南通在苏中地区率先实施区域供水工程,这将成为我市又一项惠及最多数老百姓的福祉工程——
一
虽然地处江北,南通城所多的却是江南气息。无论是烟雨迷蒙的清晨,或是雾霭笼罩的黄昏,这座城市总是那么的婀娜多姿、风情万种——而这绰约的风姿都来自它与水的结缘。
在无数个春去秋来、寒暑交替中,古老的濠河缓缓地流淌了千余年,它与被环抱其间的南通构成的是一幅“城在水中坐,人在画中游”的旖旎风光。
从遥远的唐古拉出发,穿越层峦叠嶂、关山万里,滚滚长江一路高歌奔腾至此,即将由此汇入浩瀚的大海。
南通,这座位于三水交汇处的城市因水而兴、因水而盛。千百年来,因为有了这一湾清水的滋养,南通人世代相传、生生不息;也正因为有了这一湾清水的滋养,南通城才有了今天这般的气韵生动、钟灵毓秀。
早在新石器晚期,海安青墩的南通先民们便傍水而居,在那片被水环绕的高地上,他们创造了南通最早的文明;到了汉唐时期,在长江入海口的那座叫做“胡逗洲”的小岛上,南通的先民煮盐、捕鱼为生,水依然是他们须臾不可或缺的生命之源;后周年间,已与陆地接壤的南通开始建城,除了濠河作为护城河的存在之外,城中所多的是纵横交错的水巷,而城外的三百里运盐河则将产自南通东部沿海地区“甲乎天下”的吴盐源源不断地运往长江、运河沿线的乡村、市镇。
1895年,中国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先生在通扬运河边创办了大生纱厂——南通的现代化进程由此开启。以此为发轫,后来,张謇又在濠河两岸创造了中国历史上的无数个“第一”——第一家博物馆、第一所师范学校、第一家养老院、第一所戏剧学校、第一所职业学校等等。在那个国是日衰的苍茫末世,因为有了张謇的业绩,偏居一隅却能安居乐业的南通老百姓是幸福的,这也为南通日后能够赢得“中国近代第一城”,以及“纺织之乡”、“建筑之乡”、“教育之乡”、“体育之乡”、“文博之乡”和“长寿之乡”的美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说到“长寿之乡”,南通现有百岁老人700多名,这在经济发达的平原地区是十分罕见的。而有关部门调查的结果显示,除了良好的生活起居习惯、平和的心态之外,南通人的长寿秘诀还在于宜人的生态环境,这当中良好的水环境又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于水环境的治理,南通人可谓不遗余力。
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由于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的直排,濠河水质逐渐恶化。至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南通的这条母亲河已经成为一池散发着恶臭的污水。为此,政府着手治理:对排污口进行截流,对沿河工厂实施搬迁,对周边地块进行绿化。30年来,近百亿的投入让濠河重又焕发生机,今年,濠河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5A级景区,它已成为来南通的外地人的必游之地。
而对于饮用水的水质,南通人更是精益求精。上世纪八十年代,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南通内河水质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为此,政府果断决策上马狼山水厂——这是国内第一家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和国外技术建造的全自动化水厂。狼山水厂源水取自品质优良的长江深层水,1990年10月,当水厂投产时,其出厂水竟达到了直接饮用的标准。在此后的很多年里,当全国许多城市陷入“水荒”,或为饮用水水质的不过关而忧心忡忡时,南通人却可以高枕无忧——这不能不说是南通人的福分了。
二
然而,近年来,南通经济社会的跨越发展,却也带来了负面的影响——和全国很多城市一样,南通也陷入了水质性缺水的困境。
继续保证广大老百姓能够用上优质、安全的饮用水再次成为政府的题中之意。
由于濒临黄海,长期以来,南通东部地区的自来水源水氯化物和杂质含量都较高,这使这一地区成为某些疾病的高发区。
在南通的内陆地区,大部分老百姓饮用的则是由内河水和地下水制成的自来水——由于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和工业污染的日趋加重,这些源水的水质极不稳定,而且地下水的大量开采带来的是地表沉陷的严重后果。
可是,与此同时,大量流经南通的长江优质淡水资源却在得不到任何有效利用的情况下兀自汇入大海。
事实上,这些年来,我市部分濒临长江的县(市)也在长江边建起了水厂。但是,根据国家相关规定,自来水厂取水口的上下游3公里范围内均为水源保护区,不得兴建工业项目——这对宝贵的长江岸线资源来说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浪费。而且这些水厂普遍规模较小,生产成本较高,从而造成了水价的居高不下,这对许多农村居民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负担。
为此,2001年,我市在苏中地区率先提出了引江区域供水的思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南通市自来水公司总经理顾宇人说,这是破解南通一切供水难题的“不二法门”。
按照“制供分开,各自建网,分段计价,属地管理”的原则,市政府对全市区域供水和农村饮水安全工作作出的部署是:在南通220公里的长江岸线上,设置6座水厂,通过7条供水管线,以扇状布局,将以长江水作为源水的优质自来水输送到全市8000平方公里土地上的家家户户。
为此,南通新建的主干输水管线的总长将达到400多公里、次干管线将达到1000多公里、进村入户管线将达到近万公里。
从2004年始,市政府每年都把区域供水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2009年,在市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上,18位人大代表共同提出的“关于加快实现全市城乡居民普遍饮用长江水的议案”被列为大会1号议案。由此,我市城乡区域供水工程的推进力度开始提速,实现区域供水全覆盖总目标的时间由原计划的2020年提前到今年。
据顾宇人介绍,在此过程中,他们承担的是水厂项目和主干输水管线的建设任务。
到目前为止,全市已建成通如线、通汇线、如海线、通吕线及通洋线5条主干输水管线,总长323公里。今年则重点推进通久线和如海复线的建设,力争年内完工。
作为我市实施区域供水的主力水厂,最终日产可达80万立方米的崇海水厂于去年11月开工兴建。这座占地330亩的大型水厂主要供水范围为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通州区及海门市、如东县和启东市。这一项目将广泛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布局追求科学合理,其流程顺畅,自动化程度高,能充分体现低碳、节能环保、节约水资源的时代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