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析水泥产品质量及质量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相应的对策\措施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析水泥产品质量及质量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相应的对策\措施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水泥作为建筑工程用基础材料,其质量好坏关系到工程整体质量。本文通过分析我国水泥行业在生产、产品使用及质量监管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影响我国水泥产品质量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提高我国水泥产品质量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水泥质量管理 问题与措施

中图分类号:TQ172文献标识码: A

一、水泥行业产品质量及质量管理状况

1、水泥行业产品质量特点

1)大多数企业产品质量都能达到国家标准规定的要求

水泥是由熟料、缓凝剂(石膏)和混合材一起研磨而成的胶凝材料,根据我国通用硅酸盐水泥标准,水泥品种主要由混合材的种类及掺量来决定。

由于我国水泥产品国家标准对品种、强度等级划分较细,因此各类型的企业可根据自身的生产水平和市场需要生产不同品种、等级的产品,大多数企业的产品都能达到国家标准规定的要求。因此,历年的国家监督抽查合格率始终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现行适用的、符合国情的水泥产品国家标准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2)大型国有企业的产品质量明显好于中小型企业的产品

大型旋窑水泥企业的产品质量不仅达到国家标准的要求,而且多数企业为适应市场、抢占市场,其产品质量远高于国家标准甚至达到优等品的要求。为了控制产品质量,目前企业的作法是,除执行国家的水泥标准外,还制定了企业的质量控制规范。据调查:大型新型干法水泥企业无论从生产工艺、技术力量到检验手段都明显强于其他企业。

2、水泥行业质量管理状况

1)水泥认证

我国从1988年2月开始对水泥产品质量认证,1995年开始对水泥企业实施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二十多年来,水泥认证在促进产品质量的提高、产品结构的调整、标准的贯彻实施,以及引导消费、服务政府、企业、社会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水泥认证模式有产品认证和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我国的产品认证制度分为“自愿性认证”及“强制性认证”两种,水泥产品认证为“自愿性认证”。质量管理体系认证采用的认证模式为初始工厂完整质量体系审核十获证后部分质量体系的监督审核。

2)水泥行业质量监督管理情况

目前,我国已形成了国家、省、市三级水泥产品质量监督网。根据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对质量工作的要求和行业质量管理法规的规定,各级企业和相应级别的水泥质检机构之间有一套产品质量对比验证检验制度,产品的对比检验结果作为各级行业主管部门的质量管理工作依据,并纳入企业质量考核统计,这是质量管理的重要措施。为加强对水泥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自1985年起,多次安排国家监督抽查。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安排的国家监督抽查,对提高全行业的质量意识,起到了非常重要、积极的作用。

3)质量政策法规情况

水泥产品是一种涉及国计民生,国家财产、人民生命安全的特殊产品,国家历来都十分重视水泥产品质量,采取了一系列的技术、标准和管理措施,对水泥生产企业进行严格管理,来保证建筑工程质量。

在总结我国水泥生产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水泥企业质量管理规程》、《水泥企业化验室基本条件》、《水泥企业产品质量对比验证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法规,目的就是将最终产品质量把关变成产品生产过程把关,即从原材料进厂、生料、熟料、出磨水泥和出厂水泥采取层层把关,对化验室条件、人员素质以及检验结果比对均进行统一规范。

4)水泥标准体系

水泥是最重要的建筑材料之一,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物资,其标准化工作也越来越受到社会重视。水泥标准关系到水泥生产、使用、监督等各环节,通过建立完善的标准体系,不仅可以规范水泥的标准化工作、规范水泥生产和使用,同时也可以促进水泥行业的技术进步和可持续性发展。

二、具体对策

1、要加快推进水泥工业技术结构调整,进一步加大淘汰落后水泥工艺的力度。

2、水泥企业用于质量管理的软硬件普遍投入不足,要制定相应政策规定企业每年提取质量管理的投入费用,并对是否专款专用进行检查。应对水泥厂影响产品质量的相关技术装备、质量控制和监测设施做出具体规定:对质量控制投入不完善的新型干法生产线应要求其尽快追加投资、进行必要的技术改造,完善质量控制设施和管理手段。

3、制定水泥企业行业准入条件,优化和提高行业整体水平。逐步提高生产许可证发放办法中关于生产质量检测控制设施和实物质量水平的标准。除提高行业准入门槛外,新建水泥厂核准中要把产品质量控制设施和装置的配置作为必要条款,对产品质量控制设施和装置投入不足的企业,不予核发生产许可证。

4、行业主管部门应尽快组织修订并行业管理规程。为适应新的形式需要,需对“水

泥企业质量管理规程”等质量管理办法进行修改和完善,同时明确界定水泥企业质量管理的主管部门,规范化验室制度,强化企业化验室对质量管理的重要作用。

5、规范混凝土外加剂生产。应加强混凝土外加剂生产和质量的管理,实施强制性认证和红黄牌制度;要求混凝土外加剂企业和水泥企业在产品的质量控制中充分考虑水泥和外加剂相容性的间题。

6、要求企业科学、合理、安全地利用废弃物。建议未被允许在水泥和混凝土中应用的工业废渣应经过技术鉴定、相关部门审批、建立标准后才能使用,并在行业检查、生产许可证审批、质量认证中将该项列为重点审查项目。对于掺加混合材,除已做过工作的可掺加外,为发展循环经济、增进废弃物综合利利用、节能减排,没有做过工作和研究的,在对其中的成分进行无害性试验和检测、研究其对水泥混凝土性能的影响、提供可靠足够的数据并经过专家鉴定和工业性试验后,准许其利用,但应由政府部门审批批准,有关部门要加强监管。

7、改革水泥质量监管体制。分离和调整质检行业的职能和利益关系,明确技术监督部门执法和监管的职能,不能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重视发挥并确立行业协会在水泥质量监管中的重要作用。

8、建立健全水泥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体系,加强对监督抽查不合格品的后处理。

9、建议国家认证监管部门加强对认证机构入门、运作的监管,提高认证机构认证的质量和有效性。

10、建议建立混凝土产品质量检测体系。混凝土产品质量直接关系到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性,但目前我国没有建立有效的监管制度和产品质量检测体系,混凝土产品质量成为建设工程安全的重大隐患。

结语:

产品质量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中最基础的要素,反映着一个国家的综合竞争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也证明,产品质量对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贡献和作用越来越明显。建材行业作为我国制造业的重要领域,虽然近年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从总体来看,行业的生产力水平发展不均衡,企业的生产技术、产品质量和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存在着诸多方面的间题。特别是水泥作为建筑工程用基础材料,其质量好坏关系到国计民生。不断提高我国水泥的产品质量,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对提高我国建设工程质量和建设节约型社会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阮传祥.加强工程建设水泥质量管理的几点措施[J].福建建材,2005

[2]阎培渝.关于优质水泥的思考[J].水泥.20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