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全球经济走势与展望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全球经济走势与展望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2010年,世界经济进入金融危机爆发后的第三个年头。虽然复苏仍在延续,但“发达国家增长乏力、全球经济双轨复苏”渐成主基调。美国经济复苏步履维艰、欧元区债务危机持续蔓延、新兴经济体拉响通胀警报等等,这些都清晰地表明世界经济仍处于危机后的深度调整之中,经济复苏的“幼苗”将不断面临成长的考验,而未来各国经济结构调整也可能加大全球经济博弈的复杂性。

一、增长“前高后低”,世界经济“双轨复苏”

(一)经济增长“前高后低”

纵观2010年,世界经济呈现“前高后低”走势,上半年世界经济折年率增长5%以上。下半年,受短期利好因素逐渐消失、财政巩固计划对增长的抑制效应逐步显现以及债务危机等不确定性上升的综合影响,全球经济未能延续上半年超预期反弹的势头,复苏动能有所减弱。IMF在10月公布的《全球经济展望》中预测2010年全球经济有望实现4.8%的年度增长,鉴于上半年全球经济增长率高达5.25%,下半年全球经济增长水平将较上半年显著回落。

发达国家GDP环比增长呈“逐季放缓”之势。第三季度,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成员国总体GDP环比增速为0.6%,比第一季度回落0.2个百分点;美国环比折年率增长2.5%,回落1.2个百分点;日本环比增长0.9%,回落0.7个百分点。欧元区第三季度GDP环比增长0.4%,与第一季度持平,但比第二季度放缓0.6个百分点;英国增长0.8%,比第一季度加快0.4个百分点,但比第二季度放缓0.4个百分点。

主要发展中经济体GDP同比增速大多回落。第三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9.6%,比第一季度放缓2.3个百分点;巴西同比增速预计为5.8%,放缓3.2个百分点;韩国、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和马来西亚GDP同比分别增长4.5%、5.8%、9.8%和5.3%,分别放缓2.7、1.2、3.8和4.8个百分点。此外,印度和印度尼西亚第三季度GDP同比分别增长8.9%和5.8%,比第一季度小幅加快0.3个和0.1个百分点。

(二)复苏差异性不断加大

在全球经济复苏动能下降,复苏渐进性与曲折性进一步显现的背景下,全球经济复苏差异性也进一步扩大,逐渐走向分化:

第一,新兴市场复苏动力强于发达市场。2010年期间,代表全球GDP三分之一的新兴经济体,推动了三分之二的全球经济增长。据IMF预测,新兴经济体2010年增长率将达到7.1%,创下金融危机以来的新高。相比之下,发达经济体2010年增长速度为2.7%。与上世纪70年代以来3次世界性危机之后的复苏相比,发达经济体本次复苏势头尤显缓慢。

第二,新兴市场复苏稳健性强于发达市场。从近来公布的经济指标看,部分发达市场下半年的复苏动能大幅弱于上半年,而新兴市场经济的复苏动能并未出现明显下降。

第三,全球经济增速分化也表现在发达市场内部和新兴市场体内部。中国、印度、印尼和巴西等国增速明显快于其他发展中国家。在发达经济体内部,澳大利亚、加拿大、瑞典等中等规模发达经济体增速快于美欧日等主要经济体;而在欧盟内部,复苏也极不平衡,预计德国2010年经济增长率将达到3.4%,而欧元区部分国家2010年仍将为负增长或零增长。

(三)国际间政策协调问题凸显

发达国家与新兴发展中国家冷热不均。通货紧缩对发达国家短期经济的风险更大,通货膨胀则是新兴经济国家的当务之急,因此国际间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变得越发困难。

为刺激疲弱的经济实现增长,三大经济体陆续采取了传统的和非传统的扩张性货币政策。传统货币政策方面。2010年以来,美国和欧元区分别将政策利率维持在0―0.25%以及1%的历史最低水平不变,而日本则在10月5日将政策利率从0.1%降至0―0.1%;非传统货币政策方面,三大经济体货币政策继续扩大流动性,美国和日本重启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欧元区扩大流动性,发达国家普遍进入“量化宽松时代”。

为管理通胀及通胀预期,主要新兴经济体已经开始收紧货币政策,以“量化紧缩”对抗“量化宽松”。截至目前,印度2010年经过7次加息,已累计将回购利率上调1.75个百分点,达到6.5%。巴西央行从2010年4月起已累计加息200个基点,目前基准利率已高达10.75%,中国也连续6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并在四季度让加息的“靴子”落地,然而政策的分道扬镳将造成与发达经济体的利率差异扩大,导致新兴经济体更多的跨境资本流入,本币升值压力增加,给宏观决策带来新的纷扰和两难。

二、周期性与结构性问题交织增大了全球经济的复杂性

纵观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变化,美国货币政策“外部性”问题、发达国家债务风险、新兴市场通胀趋势等,都对全球金融市场和宏观经济运行产生重大影响。目前看来,这些因素在短期内难以消弭,对未来全球经济影响依旧难料。

(一)严重依赖政策刺激凸显全球内生增长动力严重不足

金融危机时期,各国出台规模空前的救援措施,据联合国统计,全球应对金融危机而采取的政府担保的金融业救援行动的资金估计为20万亿美元左右,相当于世界GDP的30%。为应对经济衰退,2008―2010年期间全球财政刺激措施总规模达2.6万亿美元,约占全球GDP的4.3%,然而,对经济的刺激作用是短暂的,这些政策性的外生因素并没有转换成持续的、自主增长的内生动力,全球实体经济的复苏之路依旧曲折和艰难。尽管全球范围内将有“二次政策刺激”来对冲“二次衰退风险”,但真正走出危机将一个漫长的过程,反映经济自主增长动力的个人消费及企业投资尽管略有恢复,然而依然薄弱,一旦刺激性政策效应减弱,经济增长很可能再次放缓。

(二)债务问题和财政状况恶化是发达国家的普遍难题

欧盟的金融救助以及严厉的财政紧缩计划并未延缓希腊债务危机向欧洲其他国家蔓延的脚步,欧元区的债务问题显示出“扩散性”特征。希腊、爱尔兰不会是倒下的两个壮士,西班牙、葡萄牙……欧债危机很可能再现“多米诺骨牌”效应,甚至拖垮欧元区核心国家的经济。

更为严峻的是,当前债务问题和财政状况恶化在发达国家同样具有“普遍性”,并成为二战后发达经济体政府负债率上升最快、波及范围最广的一次。IMF的数据显示,西方发达国家中鲜有达标者:美、英、德、法、日5国2010年预算赤字分别达到GDP的11.0%、11.4%、5.7%、8.2%、9.8%;而5国截至2009年年底的公债余额占GDP比例分别为83.2%、68.2%、72.5%、77.4%、217.7%,财政赤字水平较危机前都大幅提高,负债水平普遍比危机前的2007年提高了15―20%。

美国债务问题更需高度警惕。美国财政部12月21日在年度财政报告中表示,美国政府2010财年赤字为13.5万亿美元,高于2009财年的11.5万亿美元和2008财年的10.2万亿美元。随着美国8580亿美元减税计划的实施,还将不断加大联邦赤字水平,预计2011财年预算赤字可能再破万亿。而美国债务余额突破14万亿美元,占全球债务余额的24%左右。近期国际信用评级公司穆迪已经发出警告,有可能下调美国长期债务评级。

(三)全球通胀趋势的整体上行将对复苏形成负向冲击

美联储重启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加大了美元的贬值压力,致使全球流动性进一步泛滥。以M2口径衡量,2000年,发达国家M2为4.5万亿美元,2008年升至9万亿美元,而今发达国家M2已升至10万亿美元,全球流动性甚至超过危机前的水平,粮价、油价、金价等大宗商品价格均大幅上涨,输入性通胀压力达到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的高点。联合国粮农组织指出,该组织的农产品价格基准指数大幅上涨,创下名义新高,超过了2007―2008年粮食危机时的水平。在大宗商品价格大涨的推动下,去年12月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环比增幅创下自2009年6月以来的新高。与此同时,欧元区通胀年率也升至2008年10月以来的最高水平,未来无论是新兴经济体还是发大国经济体都难免受到通胀的威胁,如果这样的话,世界经济很可能出现“滞涨”的风险。

(四)房价深陷低迷,发达国家房地产市场仍处于大底部区域

发达国家房地产市场投资崩溃,房价未来五年将处低位。发达国家过去十年的房地产周期与历史上的经济周期明显不同,因为房地产周期变动被银行的信贷强化了。宽松的货币条件和不受约束的金融创新使家庭融资变得更加容易,进而放大了家庭的投资杠杆。去杠杆化使本轮房地产衰退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史无前例”,家庭去杠杆化的过程比公司或金融机构的去杠杆化过程缓慢得多,因为家庭资产负债表中的房地产价值占绝对比重,而出售房屋比出售股票和债券更加困难。因此,房地产市场复苏比由公司资产负债表相关问题触发的衰退复苏更加艰难。美国房地产咨询公司Zillow预计,2010年美国住房价值预计将会缩水1.7万亿美元以上,超出2009年的下滑1.05万亿美元,这将使美国房产总价值比2006年6月的高峰值时总共减少了9万亿美元。全美地产经济协会(NAR)报告称,考虑到美国正面临的止赎、就业不振和债务去杠杆化等诸多不利因素,10-15%的下跌似乎是一个合理的预期,美国房地产市场很可能面临长期停滞。

(五)发达国家结构性失业问题难解,就业复苏严重滞后于经济复苏

发达国家高失业率问题制约经济复苏。目前欧元区失业率维持在10%左右,日本也高于5%,美国失业率更是连续18个月处于9%以上,是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时期。此次经济衰退与金融危机相伴,房地产市场大幅下挫,加上大量结构性失业的存在,使得就业复苏明显滞后于二战以来的历次经济周期。失业率居高不下,不仅会影响到当期居民可支配收入,还会通过预期收入因素降低消费倾向,使得占发达国家总需求70%左右的居民消费支出增长缓慢,全球经济复苏的就业创造能力较危机前显著下降,进而限制了内需的恢复力度。

(六)全球经济再平衡过程中不可避免会经历阵痛风险

全球经济正步入一个增速放缓、调整转型、竞争加剧的新时期。由于各国也着眼于长期结构调整,全球失衡格局正在发生着积极变化,而全球经济增长模式的再平衡已经开始稳步推进。在此背景下,以美国为首的发达经济体通过降低过度消费来提升储蓄率,并大力推动本国出口发展,力图改变高负债下的消费主导型增长模式。此外,虽然亚洲新兴市场经济体已开始着手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但很难在短期内完成经济增长模式由出口导向型向内需主导型的转变,出口贸易可能会由于经济转型而出现动力不足的现象,从而经历外需停滞不前而内需尚未培育成熟的转型镇痛,据IMF预测,预计在后危机时代贸易盈余对亚洲新兴市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维持在低位,亚洲新兴市场经济增长将可能会面临全球经济再平衡趋势进一步强化的重大考验。

三、2011年:短期复苏力度下降,长期复苏趋势不改

展望2011年,世界经济形势依旧极为复杂:全球经济货币宽松、政府透支、结构失衡、美元走势、大宗商品价格、通胀压力、资本流动等多种因素交织,这将使未来全球经济面临更为复杂的形势,特别是美国严重依赖政策刺激、欧洲债务危机积弊太久、日本陷入本币升值和通缩的恶性循环,这决定了发达经济体增长低迷,发展中经济体增长较快的“南高北低”双轨复苏格局今年还将延续。伴随着经济增长引擎渐次从政策刺激、库存变化转向消费和贸易内生驱动,全球经济在增速小幅回落后有望实现增长质量和可持续性的进一步提升。

总体看来,2011年全球经济仍将曲线向上,但增长速度国际预测机构存在差异。IMF10月份的《全球经济展望》预计,全球经济仍将曲线向上,经济总规模继续扩大,从2010年的62.3万亿美元增加到64.7万亿美元。按照购买力平价法GDP加权,2011年世界经济将增长4.2%,比2010年回落0.6个百分点,发达市场和新兴市场经济分别增长2.2%和6.4%和4%。其中,中国经济增速2010、2011年将达10.5%和9.6%;据联合国12月1日预测,按照汇率法GDP加权,2011年世界经济将增长3.1%,比2010年回落0.5个百分点;英国共识公司11月份预测,2011年世界经济增长3.1%,比2010年回落0.7个百分点。■

(张茉楠,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