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马克·扎克伯格:从“代码猴子”到“脸谱凯撒”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尽管美国金牌编剧艾伦·索金在电影《社交网络》中把马克·扎克伯格塑造成一个“混蛋”,尽管热衷于在开心网种菜抢车位的中国屌丝青年喜欢把Facebook念成“非死不可”,马克·扎克伯格依然坚挺地成为这个新时代的超级偶像。有人把他称为互联网世界的“凯撒大帝”,可不是么?他缔造的Facebook(脸谱)社交帝国居民已逾10亿。他是硅谷创业梦的成功“继承者”,激励着无数后来者心怀憧憬走向梦想之路。
把社交玩大了
喜欢穿着帽衫牛仔裤出现在公众场合的马克·扎克伯格,是典型的极客(geek)style。据说这个牙科医生和心理学家的儿子,自从10岁获得一台电脑之后,就成为不折不扣的电脑迷。高中时,他设计出一款备受欢迎的MP3播放机,许多公司包括微软都盯上了他,愿意给这个天才小屁孩提供高薪工作。不过,他拒绝了。他去了哈佛大学,虽然主修心理学,但仍然痴迷电脑,常常废寝忘食地埋头编写软件。刚入学不久,他就编写过一款“课程搭配”软件,用以帮助学生根据其他人的选课来确定自己的课程表。通过课程就把人与人联系起来——这也许可以视为后来Facebook诞生的滥觞。而他做这一切的目的,仅仅是出于好玩。有朋友记得他当年编写“课程搭配”期间常穿着一件“代码猴子”的T恤,这确实是他的生动写照。
从小就鄙视一切权威的扎克伯格,在学校时就因为著名的黑客事件而载入“哈佛史册”。当时他为了编写一款旨在标记出校园内最炙手可热人物的Facemash程序,非法入侵哈佛本科生宿舍的“花名册”而遭到校方“留校察看”的惩处。黑客事件之后,他并没有因此而消停。接着又和舍友建立了一个为哈佛同学提供互相联系平台的网站,这就是日后著名的Facebook。Facebook在2004年2月推出,很快就横扫整个哈佛校园。早期的Facebook有一些重要的限制和排他性。比如没有哈佛大学地址邮箱就不能注册,而且登陆者必须使用真实姓名。用户身份的真实有效使Facebook和此前互联网上流行的MySpace和Friendster有着根本的区别。在接受《哈佛深红报》采访时他表示,“建立这个网站就是为了使每个用户在让朋友加入自己的圈子时可以感觉更棒。”2004年年底,Facebook的注册人数已突破一百万,并且很快就突破哈佛围墙,哥伦比亚、斯坦福、耶鲁、康奈尔等大学也成为扎克伯克的服务对象。为了专心运营Facebook,扎克伯格干脆从哈佛退学,成为继比尔·盖茨之后,哈佛又一位著名的辍学学生。《财富》杂志高级编辑大卫·柯克派特里克认为Facebook最终的成功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它在大学的起步。因为那里是人们社交网最密集的地方,通常也是人们一生中最精力充沛地结交朋友的地方。
开放和公平,比赚钱更重要
Facebook的出现,激活了网络社交需求的大市场。继美国的学校之后,很多其他国家的学校也被邀请加入进来。接着,在全球范围内有一个大学后缀电子邮箱的人(如.edu, .ac.uk等)都可
以注册,不久高中和公司的Facebook社交化网络也建立起来。2006年9月11日,Facebook对所有互联网用户开放,这虽然引起了很多原有用户的抗议,但社交全球化已经势不可挡。
Facebook成为互联网世界的新传奇。投资人纷至沓来,巴不得扎克伯格能看上他们的钱,而想收购Facebook的公司也个个出手阔绰。2006年,时任Yahoo公司CEO的特里·塞梅尔出价10亿美元收购Facebook,被扎克伯格拒绝。特里后来表示:“这辈子从没遇见一个人能够抵挡住10亿美元的诱惑。”
对扎克伯格而言,相比赚大钱,如何促进世界变得更为开放和公平显然更有趣,也更具有吸引力。他曾说,“我从来不想运营一个公司或者企业,我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用户的体验上,总想怎样能给他们带来革命性的便利。”在他的理念中,与其说是对互联网的开发应用,不如说是聚焦于对世界的改变。最初Facebook的建立就是因为他看不惯哈佛自己不愿意建立Facebook站点,通过创建Facebook他使个体有了成为权威的可能,Facebook所提供的服务加强了每个人的档案和行为的影响力,使原来的权威黯然失色。
然而,扎克伯格对Facebook帝国扩张的追求,并没有削弱其赚钱的潜力,这也是为何Facebook即便盈利模式尚未清晰就大受追捧的原因。如今Facebook的主要盈利模式为广告收入、第三方应用分成以及游戏分成。广告是其最主要的盈利来源,扎克伯格认为社交广告代表着未来,“最好的广告形式是通过朋友获得消息。Facebook有意为广告商提供创建社交广告的最佳工具。我们认为,广告中包含你所关心的对象的趣味内容越多,运营人员就越能给Facebook的用户带来更多增值体验。”微软显然也对此认同。2007年10月24日,微软宣布出资2.4亿美元收购Facebook 1.6%股权。按照这一价格计算,彼时Facebook的市值已高达150亿美元。对微软而言,此次交易更多地强调了在线广告的重要性。根据双方达成的协议,微软获得在Facebook海外市场投放旗帜广告的机会。
而越来越多用户通过移动终端使用Facebook,使其开始把盈利的重心转到移动广告业务。SICA财富管理公司的首席投资官杰夫·西萨就指出,建立移动业务盈利模式对Facebook的发展至关重要。“为确保长期增长,Facebook需要从移动用户那里取得更多的收入,因为移动用户的比重增长最快。为了达到移动业务的收入目标,Facebook必须提高移动用户的在线时间,以收取更高的广告费用。与此同时,Facebook还必须控制广告量,以免过多的广告疏远用户。”
依然面临挑战的“成功者”
2012年5月18日,Facebook正式上市。Facebook将其IPO的售股规模上调至大约4.21亿股。按照每股38美元计算,持有公司28.4%股份的创始人扎克伯格,身家达到近300亿美元。这一天,扎克伯格更新了他的Facebook页面,上面并没有提及上市的事情,而是重申了Facebook的使命是建立一个更开放的社交世界。2012年10月4日,扎克伯格在Facebook上公布了网站用户已达10亿的消息,并上传了Facebook首个品牌宣传视频广告。
虽然现年28岁的扎克伯格已经成为这个地球上最著名、最有钱的大人物之一,但他仍然面临严峻的挑战。Facebook上市后的表现比预期差很多,其盈利能力还是备受质疑;此外,Google和Twitter这两个不容小觑的对手像幽灵般萦绕不散。他曾感叹道:“创建一家像Facebook这样的公司,或是开发一款像Facebook这样的产品,需要决心和信念。所有值得做的事都是十分困难的。”不过,他还是像当初刚创业时那般怀抱激情和理想,“如果做的是你所爱的事,那么在逆境中你依然有力量。当你从事自己喜爱的工作时,专注于挑战要容易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