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早产儿感染128例临床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早产儿感染128例临床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作者单位:432400 湖北省应城市妇幼保健院

通讯作者:张爱新

【摘要】 目的 探讨早产儿感染性疾病的主要发病原因及临床特点,从而指导临床早期诊治。方法 对128例早产儿感染疾病的发病因素、临床表现及感染的病原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孕周越小、体重越低,感染性疾病的发病率越高,母亲分娩前、产时感染及医源性因素与感染性疾病的关系密切。结论 早产儿感染性疾病临床症状不典型,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早产儿感染对降低早产儿病死率,改善早产儿预后,减轻家庭负担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早产儿; 感染性疾病; 孕周; 体重; 发病因素; 临床特点

早产儿因器官功能发育不成熟,自身免疫系统发育极不完善,生活力低下易并发感染。早产儿感染性疾病仍是多发性疾病,临床缺乏特异性症状和体征。早期诊断困难,易误诊。处理不及时可导致败血症、休克和多器官功能不全。本文对128例早产儿感染性疾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早产儿感染性疾病的主要发病原因及临床特点,从而指导临床早期诊治。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07年2月~2009年12月在本院收住孕周

1.2 感染的诊断 早产儿感染性疾病诊断依据是症状、体征、血常规、血培养、脑脊液、胸片、尿便常规检查或体检有明确的感染灶。当临床出现以下情况提示感染:(1)体温>38.0 ℃或<35 ℃,或24 h内波动>1 ℃;(2)心率150次/min;(3)呼吸窘迫(呼吸增快>50次/min,伴青紫);(4)呼吸暂停发作,24 h内至少3次,每次持续20 s以上;(5)胃肠症状如呕吐、腹泻、腹胀;(6)肌张力低下,肢体活动减少;(7)皮肤颜色苍白,下臂前方或踝关节后方皮肤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3 s;(8)24 h内体重丢失或增加>10%等【sup】[1]【/sup】。

1.3 方法 对本院收治的128例诊断为感染性疾病的早产儿,将其发病因素与临床特点进行分析,选入变量因素如下。

1.3.1 感染发病因素 早产儿感染发病因素包括:(1)自身因素:孕周、体重、胎龄越小,出生体重越轻,发病率越高。(2)母亲因素:早破水、母孕期患感染性疾病、母产前患感染感染性疾病。(3)医源性因素:气管插管、机械通气、静脉留置针、各种监护仪的使用和广谱抗生素的广泛应用。

1.3.2 感染临床表现 表现为喂养困难,嗜睡。哭声低下、发热或体温不升、面色苍白或灰暗、体重不增、呕吐、腹胀、黄疸、呼吸异常、口唇肢端发绀、硬肿等。医院感染中,早产临床缺乏特异性改变,仅表现为肤色变暗、手足欠温、反应变差,伴有血氧饱和度下降或进乳较前减少,呼吸暂停等不易引起注意【sup】[2]【/sup】。

1.3.3 感染病原菌 病原菌抗感染的部位而异。全身感染在国内一直以葡萄球菌最常见,其次是大肠埃希菌。肺炎病原菌抗感染的时间及途径而异。产时感染与母亲产道菌群关系密切,产后国内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常见。尿路感染75%以上为大肠埃希菌引起,腹泻的病原菌以致病性大肠杆菌和产毒性大肠杆菌最常见【sup】[3]【/sup】。院内感染以产时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真菌感染多见。

2 结果

2.1 早产儿感染性疾病的基本发病情况 对206例早产儿感染性疾病128例,感染率为62.1%,男性占59.3%,女性占40.7%,以呼吸道感染为首位,占69.6%,感染灶不明确占19%,局部感染占8%,化脓性脑膜炎、败血症占2.3%,泌尿系感染最低,占0.4%~1.4%。

2.2 早产儿感染性疾病发病因素与临床特点分析

2.2.1 自身因素 对206例早产儿进行分析,其胎龄

2.2.2 母亲因素与医源性因素 母亲分娩前、产时患感染性疾病28例,感染性疾病发生21例,发生率75%;气管插管、静脉留置针、吸痰、各种监护仪及广谱抗生素应用120例,发生感染80例,发生率为66.7%,说明母亲分娩前、产时感染及医源性因素与感染性疾病关系密切。

2.2.3 发生率与感染部位有一定关系,在国内以呼吸道感染最常见,其次为败血症。其他有中枢感染、肠道感染、尿路感染等。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医疗护理水平的进步,早产低体重儿的成活率逐步提高,但感染仍是威胁早产儿预后及生存质量的主要问题之一。因此探讨早产儿感染的发病因素与临床特点,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对降低早产儿病死率,改善早产儿预后,减轻家庭负担有重要的意义。

未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侵入性操作,各种监测仪的使用及广谱抗生素的应用等多种环节均可致早产儿感染,孕周及体重越小,感染性疾病的发生率越高。分析其原因主要与早产儿成熟度有关。早产儿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补体含量低,不能产生、释放足够的中性粒细胞,IgG含量低,致敏的Tcell反应速度慢,局限感染的能力差,孕周、体重小、住院时间长易导致感染。

大量文献报道,母亲感染后多种渠道可致早产儿感染,如阴道、上行感染、经胎盘血行传播、产时吸入和生后接触、细菌性宫内感染、胎膜早破及肺炎、败血症等。本组资料显示,母亲产前、产时患感染性疾病与早产儿感染关系密切。经气管插管抢救12例,发生感染性疾病8例,6例为肺部感染,其原因除吸入感染外,抢救时无菌操作也应引起重视。

综上所述,早产儿感染性疾病的发生与胎龄、体重关系密切。感染后以精神反应差、体温波动、拒乳、腹胀为重要表现。各地区、医院地理环境及医疗条件不一,发病因素和临床表现会有差异,临床应对早产儿感染非特异性表现予以重视。

参 考 文 献

[1] 宋燕燕.超低出生体重儿临床诊治的几个问题.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10,17(1):1-3.

[2] 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37-342.

[3] 张秋月,米延,陈国萍.新生儿败血症社区感染与医院感染病原菌及耐药性比较分析.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08,23:273-275.

(收稿日期:2011-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