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以“四化”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以“四化”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贵州土地破碎分散、农业产业化发展仍处于“小、散、低”水平,而服务不足、农民素质不高、龙头企业不强三大因素尤为突出。要解决贵州的“三农”问题,只有靠创新机制体制,推进“服务社会化、手段信息化、行政规范化、政务公开化”,培育和建立起宽领域、广覆盖、多元化的,多种体制共生繁荣、优势互补的,真正意义上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以解放生产力、解决“技术力”、提高执行力、增强“服务力”。

大力推进服务社会化

农业支柱产业开发走生产规模化、布局集中化、产品品牌化、运作专业化、经营组织化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道路,就必需销产供相衔接、产学研相结合、贸工农相匹配、政企农相联手的,涵盖产前产中产后的社会化服务。

最大限度地整合各方力量。所有涉农的行政事业单位、科研院校、龙头企业、农村合作组织及其它社会力量都应该被吸引在相关的专业“产业链”和“工作链”上,在其最具优势的环节上发挥作用,形成最大合力。作为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既不能停留在抱怨体制障碍、在一些影响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无所作为,也不能“闭门造车”,搞“小而全”、“大而全”。要突破体制束缚,“跳出部门抓农业发展”,引导和集聚各方力量共同合作,由“包打天下”向“领打天下”转变。我省不少地区抓住烟水配套工程需要轮作的机遇,主动对接,茬口有机组合,“借‘基’生蛋”,作出了很好的示范。

最大限度地整合涉农资金。中央早就提出各类涉农资金可“统一规划、统筹安排、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相对集中、重点使用、各记其功”。省财政厅“以支农资金整合促进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以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带动支农资金整合”思路的提出,更使这一原则的落实具有了可操作性。实践证明,用项目和产业争取资金和主动整合资金,是可行的。在茶产业发展中,省农业厅即以3000万专项资金为引导,整合了省直有关部门、7个市(州、地)、56个县(市、区、特区)及中央财政共约3.11亿元资金专项用于茶产业发展。

大力培育“龙头”和“抓手”。龙头企业、合作经营组织和农村经纪人可以在引领产业发展、领军技术进步、引导培训农民等方面发挥政府部门难以发挥的作用,也可以作为“二传手”,有效地放大部门的服务。如贵阳市开阳县2002年引进台农公司良种猪场项目,引导了全县范围的“养猪技术革命”,养猪规模和技术水平上了一个大的台阶。因此,各级农业部门应当将引进及培育龙头企业、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和培育农村经纪人队伍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大力配合地方党委政府招商引资。在龙头企业培育问题上,要更加注重小企业和农村经纪人的发展。

积极探索农业服务外包的有效形式。政府职能服务外包是美国小企业服务社会化的一大特点。SBA扶持服务小企业、培训企业家、培训老百姓就业创业的项目,多数采取外包的形式。国务院也提出“采取委托、招标等形式,引导农民专业技术协会等社会力量承担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项目”。我省农业项目服务外包中,国家信用制度和体系缺失、信用信息不对称,我们难以掌握、也没有逐步建立起较规范、较系统的相关企业的信用信息数据库,企业弄虚作假、失信成本太低。因此当前,我们应先从重点企业着手采集和整理信用信息,逐步建立全省农业系统统一的涉农企业及服务机构征信系统数据库,并在系统内先实行信息共享。同时,建立相关信用监督和惩戒制度,对不守诚信甚至违法乱纪的企业坚决列入“黑名单”,以严厉惩戒倒逼诚信的建立。

大力推进服务手段信息化

加强农业信息化的软件建设。近年来,贵州有线无线信息网络硬件建设已具一定水平,“远程教育”等信息化工程已取得一定成效。在这两大状态并存的情况下,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三农”服务、提高服务水平,毫无疑问是一个穷省实现“四两拨千斤”最为费省效宏的有效途径,理当摆在相当重要的位置。贵州农业信息化的“短板”和突破口是软件建设。涉农网站有十来个,打开后大多是领导、部门活动信息、各类简报文件等。服务对象需要的、具体的、实用的、个性化的服务项目极少。因此,应当将贵州农业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重点由硬件建设转移到软件建设上来,认真研究梳理现有硬软件现状、“短板”及其“填平补齐”的措施,以有效提高信息化服务水平。

创新和完善信息化服务机制。农民收入和文化水平不高及单家独户劳作的生产方式,决定了必须为他们提供简单明了、适时实用、操作性强的农科知识及其他信息,这是贵州农村信息化的生命力之所在。

当前,一要抓紧“造车”。围绕支柱产业,花相当的人力、资金和时间抓紧开发相关软件和编辑适应信息化传递方式的技术、市场及其他相关信息。同时推上农业信息网、贵州信息港等大众通道,实行信息资源共享。二要建设队伍。建设多层次、多专业、多成分、大批量、广覆盖的信息化专业技术和法规政策服务人才队伍,专门从事网站软件开发以及市场信息、专业技术、经营管理和法规政策等电子信息资料的研究、收集、整理和信息化服务。以“用钱养事”的思路,在条件允许和自愿的前提下启用相关退休专家以及开发利用在职技术人员的业余时间。三要加强宣传和培训。各种提供服务的信息化渠道都要广而告之,同时要加强农民、基层农技人员和农村干部信息技术培训(可先培养一大批农村信息化带头人)。四要打造平台。痛下决心盘活存量、因地制宜,打造或改造几个真正对农户和企业有用的网站及融互联网、手机、电视台、广播电台等于一体的综合立体平台,多形式、多渠道提供信息化服务。

大力推进管理规范化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农业行政管理方式已经从单纯的运用行政手段,转变为运用法律的、经济的和行政的综合手段,农业行政执法已成为农业行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省在全国较早推出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和开设集中受理行政许可的政务大厅两项改革,向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但由于长期以来农业部门定位于抓生产、开展技术推广等,农业行政执法和农业行政许可工作长期不甚规范。改革已进入“深水区”,非进即退,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候。

一方面,要深化改革,以人民群众满意、发展环境优化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完善和提高政务大厅的功能,实行完全集中行政许可;进一步深化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改革,真正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要赔偿、违法要追究。同时,大力推进电子审批,扩大网上办公范围,实行电子监察;减少行政执法层次,适当下移执法重心;腾出大量人手来抓发展、抓示范、抓培训、抓信息、抓服务;建设“法治部门、责任部门、服务部门、效率部门”。

另一方面,以规范行政行为、规范服务行为、规范政策行为、规范办事行为为目标,加强制度建设。围绕“权、钱、物、人”关键部位,建立健全用制度管人、管事、用权的行风建设长效机制和相关制度,并全面公开,接受群众监督,以防止不廉洁行为。

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化

实行有效公开。实践一再告诉我们:“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在系统内监督力量有限、无法实施全面监督的情况下,自觉接受系统外,尤其是社会和服务对象的监督就显得尤为必要和紧迫。而这种监督必须以政务公开和信息对称为前提。因此,必须以“公开”为条件,把社会和群众监督作为重要力量,弥补系统内监督力量和手段有限的“短板”;必须以“公开”为手段,倒逼规范、倒逼依据、倒逼公平,消除“暗箱操作”,打造“阳光政务”,让群众明白,还干部清白,提高部门公信力。

创新公开方式。广东省德庆县利用电视、网络、手机、固定电话等大众媒体和工具,建立了全县统一的“农村党风廉政建设信息公开平台”,通过114台查询系统、西江明珠网和手机短信系统,对全县各行政村村务财务、涉农收费、惠农政策、政务办事流程、农村重大事项、农资市场、农业科普、财政专项资金使用、治理商业贿赂、干部选拔任免等信息统一进行公开,并编印了《信息公开平台操作手册》2万多份送发村民。据笔者实际考察,贵州硬件是现成的,电话、手机、电视在城乡居民中拥有率较高,城乡居民上互联网的人也越来越多,这套系统我们学得起,也用得成。(作者系省农业厅党组成员、纪检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