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第五单元检测题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第五单元检测题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及其运用(1~7题,20分)

1.将下面的词语写在田字格内,要求书写规范、工整、美观。(4分)

2.下列词语中加着画线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2分)

A.恶劣(lüè)斫痕(zhuó)

窒息(zhì)砭骨(biān)

B.毋宁(wù)无垠(yín)

厄运(è) 吞噬(shì)

C.泅水(qiú)踉跄(qiàn)

余暇(xiá)梦寐以求(mèi)

D.耸立(sǒn) 盘盂(yú)

阴霾(mái) 锲而不舍(qì)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力不从心 一帆风顺 无精打彩 动人心魄

B.彻夜不眠 永垂不朽 刚毅不屈 永不停息

C.声情并茂 生机勃勃 异想天开 英雄倍出

D.异口同声 始终不渝 坚忍不拔 不可思议

4.用恰当的成语概括画线部分的文字内容。(4分)

(1)这是他们失去的可爱的亲人睡梦中都想着寻找能实现的计划。()

(2)但上帝却不可想象,不可理解地把船送到海岸附近。( )

(3)从他讲得很乱、没有条理的话里,他们终于明白,这个苦命人已经疯了。()

(4)其他队员都撤回到8100米的营地,养足精神,积蓄力量,以便在需要的时候为突击顶峰的队员提供各种支援。()

5.下列对课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荒岛余生》一文主要写鲁滨孙遭遇海难后身陷荒岛之初那种绝望而又尽力寻找希望的矛盾心理。

B.《伟大的悲剧》一文主要写英国斯科特探险队经历艰险即将到达南极点时,却悲哀地发现竞争对手挪威人阿蒙森已捷足先登了,他只好垂头丧气地踏上归路。

C.《登上地球之巅》着重叙写英国登山队员们克服了艰难险阻,终于从珠穆朗玛峰北侧的山脚登上的全过程。

D.《真正的英雄》一文作者在演讲中有着双重的身份,一是作为全国人民的总统,一是普通人民的一员。

6.仿照例句,再仿写两个句子。(2分)

例句:爱心是春风,它可以播撒盎然的生机;爱心是甘霖,它可以滋润久旱的心田。

仿句(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仿句(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下面是某同学在电话中给小明说的一段话,请按要求对加序号的句子进行修改。(4分)

小明,①你马上立即给我校文学社刊写篇稿子吧!同时,还要请你在班上发动同学积极投稿。来稿文体不限,提倡创新,②以不少于600字左右为宜。③文章写好后务必交到校刊编辑部,也可以直接交给我。

(1)第①句处用语重复,应删去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1分)

(2)第②句自相矛盾,应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3)第③句用语不得体的一个词语是____________,应改为____________。(2分)

第二部分 阅读理解 (8~25题,5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17分)

夸 父 逐 日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两 小 儿 辩 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8.《夸父逐日》《两小儿辩日》分别选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4分)

(1)夸父与日逐走。()

(2)及其日中如探汤。()

(3)及日中则如盘盂。()

(4)孰为汝多知乎?()

10.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夸父逐日》是我国最早的神话之一。你还知道哪些神话故事?请写出三个。(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两小儿辩日》的结局,表现了孔子的治学态度。请你用《论语》中的话来解释,这种态度就是:________。(2分)

13.《两小儿辩日》中,两小儿的“辩斗”对你有什么启发?(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后面的问题。(17分)

徒 步 走 西 藏

余纯顺

①下午4时左右,已走出40华里地,距当夜的食宿点――鸳鸯坝尚有10余里地时,我已明显地感觉到大气中供氧不足了。不久,在我翻越一个山冈时,我的呼吸突然急促起来,心脏也感觉像有尖针在刺着,左胸像压了一大块铅似的又闷又胀,难受极了。

②我唯有捂住胸口,并将嘴巴张大,朝着那空旷的山谷拼命地呼气,吸气,呼气,吸气……而那吸进的气总不够我用。最后,就连我的那已征战了三年、跋涉过半个中国的双腿,也僵直在那山冈的陡坡上,再也无力向前挪动一步了……

③就像马上要死过去的我,赶紧放下背囊,挣扎到一块大石旁,全身瘫痪在了地上。我的眼前,是一片巨大的昏暗……

④这种极难受的感觉,一直持续了约一刻钟,渐渐地,我缓过气来了,心脏部位的难受也松弛了些,我开始清醒地意识到,自己在地狱的门前溜达了一番后,又很幸运地被赶了出来。

⑤待喘气差不多平缓后,我查看了一下海拔表――指针停在了海拔3600米上。这是我徒步行走全中国后,截至当时为止所到达的最高高度。我意识到:我已进入挺进川藏路途中与我的身体适应情况相对应的艰险地段了。刚才的那种难受不是平白无故的,我将面临能否顺利挺进“川藏”,以及生与死的严峻考验。这只是一个信号:海拔3600米处尚且如此,以后不断要面临的海拔4000米、5000米乃至6000米的高度将如何过去?

⑥我找到水壶,喝了几口。然后,将剩下的全部倒掉,以便尽可能减轻些负重。

⑦其实,我这个人是万不能断水的。即便居家时也是如此。多年来,每晚看书写作至午夜,便能喝掉一大暖壶水。在前三年的旅行中,无论在北方还是南方,草地或是山岭,我首先会想到的就是水,只有在我实在不堪重负时,才会舍弃这一生命之源的。

⑧当然,这也是要看具体情况的,这次是考虑到,至当夜的食宿点还剩一个多小时的路程,太阳也已垂到山后,山岭间的温度甚低,对水的需求相对小些了。而我那背囊里的资料、笔记和相机等,是万不能减去的,尽管已重达30余斤。

⑨就在那时,有三个背负行李的藏族人也从山冈下走来,他们先前就紧随我后面走了好长一段路,刚才我遇到的麻烦,他们在盘山路上看得十分清楚。这三个藏民走到我的身边时,停住了脚步。三人的脸上同时露出了非常友善和关切的神态。他们将背负的东西放了下来。

⑩向来害怕连累别人、硬汉作风贯彻一生的我,估计他们马上要开口说什么了,就抢先开口道:“没什么事,你们走吧!我只是想休息一会儿。”看得出,他们还想说些什么。我便将脸转向另一边……他们都有着一张十分生动的、只有这块高原上的藏民族劳动者才特有的脸谱。他们走出很远后,还不时回过头看看我……

{11}终于,我一步一步缓缓地走上了那个山冈。尽管海拔又提高了些,呼吸仍感觉不畅,但情况不再变得更糟。

14.在距鸳鸯坝有10余里地时,“我”出现了怎样的反应?是什么原因造成的?(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第⑦段中说“我这个人是万不能断水的”,那他又为什么把剩下的水全部倒掉了呢?(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第⑩段中“估计他们马上要开口说什么了”,这三个藏民想说什么呢?(请根据上下文发挥自己的想象写出他们要说的话。)(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没什么事,你们走吧!我只是想休息一会儿。”这句话体现了“我”什么样的想法?(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如何理解第⑩段中画线的句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从全文可以看出“我”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后面的问题。(16分)

老妪

梁晓声

①那是一个卖茶蛋的老妪。在12月的一个冷天,在北京龙庆峡附近,儿子须作一篇“游记”,我带他到那儿“体验生活”。

②卖茶蛋的都是乡村女孩儿和年轻妇女。就那么一个老妪,跻身她们中间,并不起劲儿地招徕(lái)。偶尔发出一声叫卖,嗓音是沙哑的,所以她的生意就冷清。茶蛋都是现煮的。老妪锅里的蛋未见得比别人锅里的小。我不太能明白男人们为什么连买茶蛋都要物色女主人。

③老妪似乎自甘冷清,低着头,拨弄煮锅里的蛋。时时抬头,目光睃(suō)向眼前行人,仿佛也只不过因为不能总低着头。目光里绝无半点儿乞意。

④我出于一时的不平,一时的体恤,一时的怜悯,向她买了几个茶蛋。活在好人边上的人,大抵内心会发生这种一时的小善良,并且总克制不了这一种自我表现的冲动。表现了,自信自己仍立足在好人边上,便获得了一种。

⑤老妪应找我两毛钱。我则扯着儿子转身便走,佯装没有算清小账。

⑥儿子边走边说:“爸,她少找咱们两毛钱。”

⑦我说:“知道。但是咱们不要了。大冷的天,她卖一个茶蛋挣不了几个钱,怪不易的……”

⑧于是我向儿子讲,什么叫同情心,人为什么应有同情心,以及同情心是怎样一种美德……

⑨两个多小时后,我和儿子从公园出来,被人叫住――竟是那个老妪。袖着手,缩着瘦颈,身子冷得佝偻着。

⑩“这个人。”她说,“你刚才买我的茶蛋,我还没找你钱,一转眼,你不见了……”

{11}老妪一只手从袖筒里抽出,干枯的一只老手,递给我两毛钱,皱巴巴的两毛钱……

{12}儿子仰着脸看我。

{13}我不得不接了钱。我不知自己当时对她说了句什么……

{14}而公园的守门人对我说:“人家老太太,为了你这两毛钱,站我旁边等了那么半天!”我和儿子又经过卖茶蛋的摊位时,见一老叟,守着他那煮锅。如老妪一样,低着头,摆弄煮锅里的蛋。偶尔发一声叫卖,嗓音同样是沙哑的。目光偶向眼前行人一睃,也不过是任意的一睃,绝无半点儿乞意。比起别人,生意依旧冷清……

{15}人心的尊贵,一旦近乎本能的,我们也就只有为之肃然了。我觉得我的类同施舍的行径,于那老妪,实在是很猥琐的……

20.文中画线的句子是对人物的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作者接了老妪找回的两角钱后,为什么说“我不知自己当时对她说了句什么”?(4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公园的守门人所说的话有什么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文章第{14}段老叟的出现说明了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从文中可以看出老妪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如何理解结尾一段的含义?(3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 写作(50分)

26.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生活是美好的,仔细观察生活,认真体验生活,精彩无处不在。它使人感动,给人启发,让人久久不能忘怀。

请以“精彩__________”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

要求:①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如“精彩一幕”“精彩瞬间”“精彩人生”“精彩一角”等),再下笔作文。

②不要写成诗歌。

(答案在本期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