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永远的鞠萍姐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永远的鞠萍姐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鞠萍,1985年毕业于北京第一幼儿师范学校,成为中央电视台青少部节目主持人。入行20年来,她以甜美的形象、活泼的主持风格赢得了观众们的喜爱。观众们一直亲切地称她“鞠萍姐姐”,她也因此成为中央电视台惟一一位3次获得全国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金话筒”金奖的主持人。

有人说,是敬业精神造就了中央电视台第一位少儿节目主持人――鞠萍姐姐。那么,她是怎样走进中央电视台演播室呢?鞠萍说:是兴趣。

鞠萍小的时候,电视还不普及,但是人们经常看免费电影。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放映的电影是样板戏――《红灯记》、《智取威虎山》等。那些样板戏,鞠萍不知道看了多少遍。戏中的唱腔,她烂熟于心。也就是从那时起,鞠萍萌生了当歌唱家、舞蹈家的想法。

1976年,鞠萍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少年广播合唱团录取。爱好音乐的她在那里一呆就是8年。8年中,鞠萍亲身感受了合唱团老师的“神气劲儿”,萌发了当音乐老师的想法。由于买不起钢琴,她就把“琴键”画在家里的写字台上,练习弹琴。后来,她竟然能够充当合唱团的替补伴奏老师。正是这段经历,使成绩优秀的鞠萍“背叛”了爸爸妈妈对她“上高中、考大学”的期望。初中毕业时,她报考了北京第一幼儿师范学校。

回忆起在北京第一幼儿师范学校的日子,鞠萍坦言:“北京第一幼儿师范学校教的东西都是我喜欢的,我学起来很轻松,成绩也很优秀。”经过几年的刻苦学习,鞠萍吹拉弹唱的技艺得到了提高,同时,她也掌握了和孩子们打交道的专业知识。

1985年,中央电视台公开招聘少儿节目主持人,鞠萍报名参加了招聘会。凭借着良好的个人素质,她从众多的报名者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央电视台青少部的专职主持人。

在鞠萍看来,机遇总是垂青那些有准备的人。因此,对于很多事情,她都以积极的心态面对。

上初中时,鞠萍曾被分配去做一件大家都不愿意做的“麻烦”活儿――办墙报。对于这种活儿,别人能推就推,可鞠萍总是认真地把活儿做完。别人笑她傻时,她的干劲儿就更足了。“没关系,干就干,我还得到了锻炼呢。”她想。回想起这段往事,鞠萍深有感触地说:“如果没有当时一点一滴的积累和锻炼,那么当主持人时面对的好多事情,我不一定会处理得那么得心应手。”

成为中央电视台“七巧板”节目的主持人后,鞠萍精心准备每一期节目,有时为了制作节目,她甚至通宵达旦地工作。不仅如此,在拍摄节目时,她还想尽办法与拍摄现场的小观众们沟通,调动他们的情绪。“我教他们唱歌、跳舞,与他们一起做游戏,就是想让他们的童年更加快乐……”鞠萍说。

鞠萍非常重视全国各地小观众的来信。到现在为止,她已经收到几十万封观众的来信。为了不“伤害”任何一个观众,她每天都要抽出时间,写20多封回信。她说:“都是几岁的孩子,让我怎么选择呢?不理谁,谁都会不高兴的!”

正是对少儿节目主持工作的热爱和执著,让鞠萍真正赢得了全国小观众的喜爱,观众们亲切地称她“鞠萍姐姐”。

鞠萍曾经烫过一次头发,但一个小朋友来信说烫发的她不像姐姐了,她就再也没有烫过头发。许多生产儿童用品的厂家想以高薪聘请她做广告,她都毫不犹豫地谢绝了,因为她更看重“鞠萍姐姐”这个形象在孩子们心中的地位。

当问及“现在名气这么大,为什么不转做‘更火’的栏目,以求获得更大的影响力”时,鞠萍平静地说:“人要脚踏实地,不能这山望着那山高。”

鞠萍是一个非常俭朴的人,她经常买布料,自己缝制衣服。她穿衣的理念是――只要是能穿的、适合自己的,不论新旧,只求穿着舒服。她说,人在物质上的追求是没有穷尽的,只要自己认为好就可以,不一定要跟别人去学、跟别人去攀比。

俭朴的生活习惯是鞠萍小时候养成的。那时候,她家的经济条件一般,她常常穿妈妈的衣服。“那时,我常穿一条肥大的裤子,里面缅着三层边,我长高一截,妈妈就放下一层。”鞠萍笑着说。从小学一年级到小学三年级,鞠萍始终在穿那条裤子。当三层边都放完还短一截时,妈妈买来一块儿新布,将它接在了裤腿下边,这使得刚刚接上的那一块显得十分醒目。看着鞠萍穿着接了又接的裤子,妈妈心里很不是滋味,可鞠萍却说,这条裤子最好看,因为它多了一个新“花边”。

鞠萍有一个可爱的儿子,但她从不娇惯他。她总是要求儿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为了培养儿子的节俭习惯,她要求儿子将用过的作业本收集起来,留做字条或草稿纸用。鞠萍对儿子“抠门儿”,对“别人家的孩子”却很“大方”――每次参加希望工程的演出,她都捐助失学儿童,至今已捐助百余名失学儿童。不仅如此,举办“鞠萍中外儿童歌曲演唱会”获得的上万元收入,她都毫不保留地捐给了中国少年儿童电视奖励基金会……

如今,鞠萍已淡出荧屏,做起了幕后工作。但在全国电视观众的心中,她依然是“鞠萍姐姐”。她用“心”打造的姐姐形象,不仅温暖着中国几亿少年儿童的心,也“温暖”着他们每一个人的童年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