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要使知识“活起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要使知识“活起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生学到的知识不能“活起来”。即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不会运用所学的东西,不能把获得的知识变成掌握知识的手段,变成思维的工具。要做到使知识“活起来”,教师首先要改变对学生的评价标准,使学生的知识“活”起来而不是“倒出来”。其次,在教学活动中要努力使字词成为学生创作的工具。使学生积极思考问题,运用积累的知识获取新的知识。

关键词:活起来 评价标准 创作 思考 获取

教育教学工作中,时常听到我们的教师谈论:年级越高,学习困难的学生越多,掉队的学生也越多。这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生学到的知识不能“活起来”。用苏霍姆林斯基的话说,就是“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变成了不能移动的重物,把知识储备、积累了起来,却不能进入周转。”即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不会运用所学的东西,不能把获得的知识变成掌握知识的手段,变成思维的工具。可如何使知识“活起来”呢?笔者总结出以下几点:

一、教师要改变对学生的评价标准,使学生的知识“活”起来而不是“倒出来”

苏霍姆林斯基总结出了教学实践中的这样一种惯例:“教师要求学生掌握知识,就是为了能够正确地回答老师所提出的问题,或者能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这种观点迫使教师片面的评价学生的脑力劳动和他们的能力:谁能把知识保存在记忆里,一旦老师提出要求,能说出问题的答案,能把他们储藏的知识“倒出来”,谁就被认为是有知识、有能力的好学生。”

在这样一种评价体系下,久而久之,学生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回答老师的提问,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答一份满意的考卷。为了这样的学习目的,我们的学生又是怎样学习的呢?

一部分学习认真的学生,课堂上会把老师讲授的内容全面地记在书上或笔记本上,课后还会认真地背诵课堂上的笔记,以便能准确地回答老师的提问,完成作业。考试时,对于记忆性的知识失分甚少,可对于理解性题目却得分甚少。另一部分学生,课堂上听课不认真,又懒于做笔记,结果课堂上就回答不出老师的提问,不会写作业,时间长了,就不想写作业、不积极写作业,他们逐渐就成了老师眼中的差生。可还有一部分学生,课堂上虽然懒于做笔记,但是却能专心听讲,随着老师讲课的内容积极思考,回到问题。课后稍加复习,作业、考试都能得心应手。

我们来分析这三种学生:第一种学生就是把知识“倒”出来了,即把储藏在记忆里的知识搬出来了,是为考试而学习的学生。时间长了,他们会和第二种学生一样,觉得掌握知识是一种毫无乐趣的事,学习的目的是为知识而知识。那么在学习中,他们每过一年,就会觉得学习变得越来越艰难。第三种就是我们要倡导的,使知识“活起来”,会学习的学生。

二、如何做到使知识“活起来”呢

这是一个涉及教学活动的问题,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1、努力使字词成为学生创作的工具。有经验的语文老师一定发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的方法,不应当是背诵好词佳句、优秀段落、诗词、课文,而是借助字词、句子来进行思考,说话,认识事物、现象和周围世界,进行生动地创作。做到这一点,我们就要做到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了解词语、句子的含义,建议学生自己讲述他们所看到和所感受到的东西。比如,在一年级下册的第一课,要求学生认识“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柳绿花红、莺歌燕舞、冰雪融化、泉水丁冬、百花齐放、百鸟争鸣”这些描写春天的词语。学生很快就把词语背熟了。我问学生“你们喜欢春天吗?说出你喜欢的原因。”学生的回答是各种各样,有的说:“因为春天有很多花开了。”有的说:“因为春天暖和,我们可以穿薄一点的衣服了。”我还有的说:“春天可以放风筝……”我看学生回答地很积极,就抓住这一机会,继续提问:“那你听到春天的声音了吗?你在哪儿听到的呀?”学生说“我在我们老家的小河边听到了泉水丁冬的声音,因为冰雪融化了,泉水丁丁冬冬地流着。”另一个学生还补充道:“我觉得泉水好像在唱歌呢!”“我还听到燕子叫了,她在我家房檐下叽叽喳喳地叫着,好像在说,我回来了,我要做窝了。”我又接着问道:“那你们看到春天的颜色了吗?”可以想象:“万物复苏、柳绿花红、百花齐放、万物复苏”的景象就很容易的被学生理解再现了。在后来的教学中,只要是说到春天,学生都能形象具体地进行描写、讲述。追其原因就是课堂中我为学生打开了一条通往周围世界的窗口,我的词语、我的思想在学生的意识里发生了转换,学生在学习思考,把所学的词和自己的生活结合起来了,进行了生动地创作。

可以试想,我的词语如果不能打动学生,学生的眼睛里没有点燃起求知的火花,那这节课的效果会是怎样的呢?我们平时的教学中,也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学生把该记的词语记住了,甚至积累本上密密麻麻地记录了好多的好词佳句,可课堂上对老师的提问却不闻不问,目光呆滞,作文时三言两语,无话可说。这正是因为学生只是背诵、接受了别人的思想,而没有创造自己的思想,不会用词语把自己的思想表达出来,他们对词语缺乏领会力,当然就不会运用了。

2、在教学活动中使学生积极思考问题,运用积累的知识获取新的知识。要做到这一点,教师首先就要做到使学生面前出现疑问,因为“疑问本身就是一种激发求知愿望的刺激物。”细心的教师一定注意到,当我们的课堂上出现了那种我“发现了不懂的地方”,“我发现了问题”时,学生是多么的骄傲、激动。当出现了“不懂的地方已很清楚的时候”,学生们的眼睛是怎样的闪闪发光。其实在课堂中我们很多老师已经注意到了这一点,比如:在课堂中,我们总是会问学生,你们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你们发现什么问题了吗?你们还有什么问题吗?这就是使学生面前出现疑问,这种现象我的课堂上经常出现。

在教授四年级的一篇课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时,我把课题出示后,就直接问学生“关于题目你们有什么问题吗?”学生立刻争着抢着提问:“老师,‘崛起’是什么意思呀?”“老师,‘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什么意思呀?”我看到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并没有直接回答他们的问题,只是说:“老师也说不清这是什么意思,你们谁会呀?”有几个同学就骄傲地举起了手,一个同学大声答道:“‘崛起’有两种解释:一种是山峰等突起、高起的意思,另一种是兴起的意思。题目的意思就是为了中华的兴起而学习。”我又问道:“你说的太好了,你是怎么知道的呀?”这个学生回答说,他在家查字典了。我趁机鼓励同学们要向这位同学学习借助查字典解决问题的习惯。

不可否认查字典是一种学习的方法,更是一种运用所学知识获取知识的表现。当同学们理解了课题的意思后,我又趁机告诉同学,这是总理在十二岁时,一次课堂上的回答。在我和同学一起交流了对的了解后,我又问同学“你们还有什么疑问吗?”同学们就提出了诸如:“为什么要说这句话?”“在什么情况下说的?”等问题。我就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自己去读课文了。当同学们带着疑问这种刺激物去读书时,读书自然就认真了许多,课堂效果就不言而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