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按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7例临床观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按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7例临床观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辽宁省丹东凤城市马氏按摩院 (118100)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按摩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骨外科常见症,也是按摩疗法的适应症。我从2001年1月~2006年1月,3年间对67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应用按摩法治疗,收到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1 病例来源

本文病例大多数病史较长,67例中约有50例由各大医院确诊后,转到我科就医的。

2 椎间盘的构造

椎间盘是由软骨板、纤维环、髓核三部分构成。软骨板是椎间盘与上下椎体紧密相连的两片玻璃样软骨。纤维环是构成椎间周围部分,是一种坚韧的纤维软骨组织和上下两片软骨板紧密相连接。髓核位于椎间盘的中心,稍偏后一点是一种有水份的半胶体物质。由以上三个部分组成的椎间盘是具有弹性的组织,接受体重的压力时,可以避免脊椎之间的摩擦,还可以保证躯体的前后、左右屈曲,防止脊柱强直。

3 发病机理

腰椎间盘突出症,又称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症。本病是由于腰部椎间盘中的纤维环发生破裂,盘内的髓核从裂口突出,压迫神经根或脊髓,引起腰痛和坐骨神经痛的一种常见疾病。腰椎4~5之间的椎间盘纤维环造成破裂最多。腰5骶椎1之间的椎间盘纤维环造成破裂较少,腰椎3~4之间的椎间盘纤维环造成破裂较为罕见。

4 病因

椎间盘组织发育不良及退行性改变,是本病发生的主要因素。腰部扭伤,如弯腰,举重,弯腰时突然起立,挑担扭挫,跌落撞击,或腰部轻伤积累,甚至打一个喷嚏等,都可能为发生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的诱因,部分患者可能无外伤史。

5 症状

本病主要症状为腰部疼痛,坐骨神经痛,活动受限,尤以前俯、后仰时为甚。髓核向椎管外突出,神经根受压,疼痛沿一侧坐骨神经向下放散,髓核向椎管内突出,脊髓受压,疼痛沿两侧坐骨神经向下放散。临床多见于一侧神经根受压。咳嗽、打喷嚏,大便用力时常使疼痛加剧,卧床休息时可减轻。腰疼常时轻时重。如病程较久,常在小腿后外侧、足背、足根或足掌出现麻木。腰脊柱发生侧弯,多数突向患侧,少数突向健侧,腰脊柱生理前突减少或消失,甚至腰向后弓。患者在走路时常喜欢把患侧足根抬起,以减轻疼痛。

6 诊断依据及检查

6.1 直腿抬高试验低于800,并有阳性反应。

6.2 用双拇指同时分别在腰椎棘突两侧,从上到下反复仔细的检查触摸,以检查腰椎是否侧弯,腰脊柱生理前突是否减少或消失,腰椎脊突有无偏歪,腰椎间隙是否变窄。

6.3 压痛点,按压患处的脊突间隙或脊椎间隙旁开2cm处有明显的压疼反应。压痛沿坐骨神经向下放射至小腿后外侧、足背、足趾。穴位:环跳、殷门、阳陵泉、丘墟等穴,也有压痛反应。

6.4 一般都有腰腿窜痛的自觉症状,有电灼样、针刺样疼痛。

6.5 麻木区域测定 第四腰神经根受累,在小腿前方,足(足母)趾出现麻木,有感觉迟钝反应。第五腰神经根受累,在小腿外侧,足2、3、4趾出现麻木,有感觉迟钝反应。第一骶神经根受累,在小腿后侧,足小趾出现麻木,有感觉迟钝反应(第四腰神经根受累在3~4腰旁有压痛,第五腰神经根受累在腰椎5、骶椎1旁有压疼)。麻木区的测定,对腰椎间盘突出的定位有其一定重要意义。

6.6 (足母)趾背伸力减弱或消失。

6.7 膝腱、跟腱反射异常,初期反应亢进,晚期反应减弱或消失。

6.8 脊柱功能障碍,出现不同程度的前屈,后仰、侧活动障碍。

7 治疗

①患者俯卧,医者站于患者侧方,用手掌或手根回旋揉下背部,腰骶部5~6次,时间约3~4分钟。②用肘尖或拇指压下背部、腰骶部,以患侧腰部为重点,再用拇指揉点三焦俞、肾俞、大肠俞和腰椎间盘的突出部位,反复施术,时间约8~9分钟,以腰椎间盘突出部位为重点。③用手根或双拇指揉患侧臀部及大腿后侧3~5次,用拇指点次、环跳、上环跳、巨、承扶、委中,多指拿大腿后侧,外侧和腓肠肌,拇指揉点承山,时间约5分钟。④患者健侧卧位,医者站于患者后方,用肘尖或拇指点压梨状肌部位、臀上皮神经部位,时间约1~2分钟。⑤患者仰卧,医者站于患侧,用多指进行揉拿大腿和小腿,以外侧为重点,用拇指点足三里,阳陵泉穴,然后做直腿抬高和两腿屈跨动法,时间约2分钟。

以上这些操作手法,是我的常规治疗方法,在对67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治疗过程中,我针对患者病情、体征、体质的不同,加用或交替运用腰引伸法、腰扭法、三扳法、踩法等。

操作方法:

腰引伸法:患者侧卧位,患腿在上,医者站于患者后背,一手拇指放在腰部间盘突出处,另一手握住患者小腿,前屈后伸10~20次,前屈时,尽力使膝部靠近胸腹部,再屈伸数遍后,用一巧劲向后方伸拉小腿,在此动作同时,按在腰部的拇指用力向前推按。

扭腰法:患者健侧卧位,屈曲上腿,下腿伸直,医者站于患者背后,一手握住患者肩前部,另一手握住患者髂前上棘部,两手向相反方向斜扳,可听到患者腰部有响声,然后用同法施术于外侧。此法对滑膜、嵌顿、腰肌痉挛疗效较好。

三扳法:患者俯卧位,医者站于患侧位,用一手拇指按压偏歪的棘突或椎间盘突出部位,向健侧下方用力,同时用另一手扳起健侧下肢(手握于膝部以上)。向患侧上方扳抬4次,最后1次要运用巧劲。然后用同法施术于对侧,但按压在腰部的拇指要变为向下方用力。扳肩,医者站于患侧位,一手拇指按压患侧腰部,向健侧下方用力,同时另一手握住健侧肩峰部向患侧上方扳抬3~5次。此法可使错位的腰椎骨复位,或整复腰椎侧弯,及对突出的髓核还纳,也有较好的效果。

踩法:患者俯卧于踩床上,医者用前臂或两手攀于踩床上方的踩架上,分别用两足的足根、足根外侧,拇指在患者的腰骶部、下背部、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进行轻、重、轻的施术,揉、点法等,此法对体质较好的,腰肌僵直和需要刺激的患者,有较好的疗效。

8 疗效分析

8.1 疗效制定标准痊愈:自觉症状完全消失,脊柱畸形消失,脊柱功能活动无障碍,直腿抬高试验80~90。,无阳性反应。恢复原职工作,或全日工作;显效:自觉症状基本消失,脊柱功能无明显障碍,直腿抬高70~800。,见阴性或弱阳性反应,恢复轻工作或半日工作;有效:自觉症状减轻,脊柱功能活动比原来有进步,直腿抬高比原来提高10~20。以上,见弱阳性反应,恢复半日工作。

8.2 治疗效果

8.2.1 近期疗效,根据上述制定疗效标准,治疗的效果见表1。

痊愈数加显效数为满意数,满意率达92.3%。从表1来看应用按摩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

是比较显著的。

8.2.2 病程与疗效关系表。

从表2来看,病程在半年以内者的痊愈率较高,这说明突出的髓核或破裂的纤维环组织与周围的组织,尚无粘连,或粘连程度较轻,所以比较容易治疗。

8.2.3 年龄与疗效的关系表

从表3来看,20岁以下者,疗效不够满意,这是因为20岁以下者椎间盘组织发育没有完全成熟,造成突出后也不易完全恢复,40岁以上的疗效也较差.这是因为40岁以上者的椎间盘组织已经发生退行性改变,纤维环已经变硬、变脆、不易修复有关。

8.2.4 疗程统计67例中,治疗次数最少的为4次,最多者90次,平均按摩治疗次数为32次。

8.3 一般分析①本病与性别的关系:男53例,占79.1%;女14例,占20.9%;男女之比为3.7:1。从比例来看,患本病多数是男性,这可能是男性引发本病的机会较多。②本病与外伤的关系:67例中因外伤患本病的有55例,占82.2%,其余12例发病原因不明。外伤指:扭、闪腰部、跌、打、撞、击、负重、挑担等,使腰部遭受损伤。由此可见,患者多见于体力劳动者,但在临床治疗中,有时也遇到因为轻微扭、闪腰部而患本病的。③复发率:在67例中复发5例,占7.4%,这说明用按摩法治疗本病的疗效是比较巩固的。复发5例中,多数也是因外伤所致,有的则因过早参加体力劳动,搬抬重物,直腿弯腰取物,因此易使腰部软组织损伤,至使本病复发。复发次数各不相等,有些只复发1次,有些复发3~4次。

对预防本病复发的几点建议:①本病治疗后,应长年坚持腰背肌锻炼。在锻炼初期,要逐渐增加活动量和锻炼时间,每次15分钟为宜。②重体力劳动者,患本病治愈后,最好巩固2~3周,再恢复原职工作。③要尽量避免外伤的发生,要注意劳逸结合,要防止风、寒、湿之侵。

9 病例介绍

衷某某,男,41岁,自述3个月前因扛重物不慎将腰部扭伤,疼痛剧烈,不能上班。检查:腰椎生理前突消失,4~5腰椎旁有压痛点,压痛放射小腿外侧,直腿抬高试验右腿30。,左腿600。,见阳性反应。(足母)指背伸力减弱,小腿胫前肌萎缩,躯干后仰0。,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经按摩治疗24次,症状消失,直腿抬高试验达900,无阳性反应,恢复工作,经2003年随访,一直很好,无后遗症。

张某某,男56岁,半月前,早晨起床穿衣时,突然感觉腰痛和右腿放射痛,腰部和小腿外伤疼痛越来越剧烈,行走困难,咳嗽、打喷嚏和大便用力时疼痛加重。来门诊治疗时,是在护理人员搀扶下慢慢地走进诊室的。检查:躯干前屈40。,后仰两侧屈均受限,直腿抬高试验:右腿15。,左腿60。,(足母)趾背伸力减弱,4~5腰椎旁有明显的压痛点,疼痛沿着坐骨走行放射至小腿外侧、足背、腰肌痉挛。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经按摩1次后,疼痛减轻很多,没有人搀扶自己就走出了诊室,经按摩治疗4次,自觉症状消失,直腿抬高试验,两腿均达80。,已获愈。

史某某,男,48岁,干部,2005年3月29日就诊。自述腰腿疼痛剧烈,行走困难,已8个多月,因扛重物扭伤所致。检查:躯干后仰0。,站立时躯干向右前方倾斜,直腿抬高试验,左35。,右60。,(足母)趾背伸力减弱,膝反射减弱,跟腱反射消失,腰椎生理前突消失,自第12胸椎~第5腰椎向左侧弯横指,指压腰骶椎间左侧有明显压痛,呈放射至小腿后侧和足小趾处,环跳、承山穴也有压痛,脊椎间隙变窄,仰卧挺腹试验,屈颈试验均见阳性。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用常规疗法和间隔用踩法、腰引伸法、背闪疗法治疗。连续治疗40余次,诸症及临床体征全部消失,获得痊愈。

10 临床体会

通过临床实践,我体会到应用按摩手法治疗本病,要取得较显著疗效,必须贯彻中西医结合的原则,必须以中、西医理论去指导临床实践,尤其是,要熟练地掌握祖国医学的经络学说、辨证论学说和人体解剖学,病理诊断学。患本病后,腰部软组织损伤,气血瘀结,瘀闭经络,气血流通不畅。不通则痛,轻者麻木沉重,重者疼痛难忍,行走不便,甚至卧床不起。从患病部位来看,本病多累及督脉、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胃经。因而病痛的部位多见于腰背部、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以及足背部等。

按摩手法不但能够疏通经络,活血散瘀,而且还可以根据按摩手法的力学作用,促使突出的髓核整复还纳,破裂的纤维环修复愈合。例如,腰扭法可使上下两椎体前后旋转动,能整复错位的腰椎骨,解除滑膜嵌顿和腰肌痉挛。腰引伸法可将后纵韧带拉紧,促使突出的髓核还纳。

在腰背部及下肢施术,揉、按、拿法等,能松解突出物及周围组织的粘连,消除神经根因受突出物之刺激所造成的炎症,使局部血液循环得到修复。临床实践使我体会到,突出的髓核被还纳,破裂的纤维环被修复,愈合,一般是需要经过多次按摩治疗,才能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