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模仿还是临摹?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模仿还是临摹?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模仿是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的必经之路,就像“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再创造”,对模仿者本身的发展是非常有益的。本文论证了什么是模仿、模仿教学的意义以及儿童是否可以模仿教学

【关键词】儿童绘画;模仿;临摹;艺术家作品

随80后的一代开始陆续建立自己的家庭同时,人们对教育的广度以及深度的认识都有所提升,而日益激烈的竞争压力,也使越来越多的家长和老师开始选择让孩子接受艺术教育,如美术教育。这说明,艺术教育已经开始得到了公众的认可,学习成绩不在作为评价孩子唯一标准,一个孩子的出众往往多才多艺才叫出众。另一方面,也有很多学生由于文化课成绩差,被迫将学习艺术当做上大学的一条通道。于是便也产生了一些负面结果:良莠不齐的美术培训班遍地开花。本来家长送孩子去学习艺术的初衷本是让他们陶冶情操,学习绘画的知识,而很多培训班教师却为了盲目让孩子提高绘画技能,显示其“优良的教学成果”,草率的教其临摹一些简笔画或随便拣一些市面上粗制滥造的书让其临摹,亦或单纯效仿某一种绘画方法。更有不少家长急于迅速看到孩子“较好的绘画效果”而不考虑班级的优劣,盲目报班,不但限制孩子的想象力,还使孩子失去了学习艺术的快乐,这是学习艺术的大忌。

那么,什么是模仿?什么是临摹?儿童是否能学习模仿艺术家的画?

模仿是个人在学习任何事物的一个必然过程,儿童可以进行模仿教学。在模仿的过程中有利于拓展儿童的思维能力,儿童与部分艺术家的作品具有相似之处。

从心理学角度来讲,模仿,是没有外在压力条件下,个体受他人的影响仿照他人,使自己的行为与他人相同或相似的现象。它是个体自觉或不自觉地重复他人的行为的过程。是社会学习的重要形式之一。尤其在儿童方面,儿童的动作、语言、技能以及行为习惯、品质等的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模仿。模仿的社会刺激是非控制性的。榜样是模仿的条件,但模仿是自愿产生的,模仿者的举止近似于其所模仿的榜样。它可以分为有意模仿与无意模仿两大类。有意模仿是模仿者有目的、主动的模仿;而无意模仿并非绝对的无意识,只是意识程度相对比较低。模仿的作用在于:⑴它是学习的基础;⑵具有社会适应作用;⑶可以促进群体形成。

那什么是临摹呢?临摹,就是按照原作仿制书法和绘画作品的过程。临,是照着原作写或画;摹,是用薄纸(绢)蒙在原作上面写或画。广义的临摹,所仿制的不一定是原作,也可能是碑、帖等。临摹分两方面,侧重临摹的过程是为学习技法。侧重临摹的结果则是为保存、修复、展览、出售而取得复制品,。

通过以上定义,可以概括为:模仿是个体学习他人的一种的学习方法,侧重于对被模仿者的创造性的理解和感悟,而临摹是个体复制他人的一种研究方法,更侧重于对技法的研究。

以下是儿童模仿艺术家绘画作品的两个年龄阶段儿童的学习状态的分类

幼儿以及学前阶段的儿童,虽然有一定的感官能力,但其认知系统还很不完善,当他看到一幅他认为比较好看的画的时候,会想到用自我尝试来体验思考过程以及完成作品的,这时,无意识模仿的比例就偏重一些;而到了小学以及中学阶段的儿童时期,他们会有意识的去模仿,有时还会增加自己的一些符号性的元素以及自己的成长经历所带给他们的感触,那么有意识模仿的比例就相对较重了,为了能够完善画面,他会在学习过程中增加更多的临摹成分,使作品与原作更加“像”。

因此,模仿在任何年龄段都是必然的,而临摹只是在一定情况下,由于需要才能够进行临摹学习,它从属于模仿。

上文提到,模仿是学习的必然,它是我们每个人学习的一种过程,那么,如果被模仿的作品质量高,就会大大提高模仿者的眼界和水平,反之,就会对模仿者造成不不良的后果。那么,哪种作品的质量较高呢?那么,儿童是否具有接受艺术作品的能力呢?如果进行模仿教学,儿童是否能够理解得到呢?本文将逐一探讨

儿童具备初步接受艺术作品的能力

每一幅优秀作品都是艺术家深思熟虑的精华,无论从形式,构成,以及画面关系上,都是艺术家精心构思而成,是具有很大感染力的;其次,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将其经历、感受与他的自身的知识相结合,创作出艺术作品主体,而欣赏和审美客体在欣赏和审美的过程中与艺术作品主体进行感官交流,从而形成艺术作品的最终完成。可以说,任何艺术的形成,都是靠艺术作品这一“符号”来完成的,任何艺术作品都是一个符号或者说是符号的组合,儿童所看到的艺术作品在他的大脑中最初都是以符号形式的存在而记忆的。根据皮亚杰的研究,儿童的符号是从幼儿出生的第二年,即感知――运动阶段的结束期(十八个月到两周岁)。最早表现为幼儿的“延迟模仿”的行为模式。如,当一个小孩看到一位同伴发脾气顿脚,在这个同伴离去后几小时,他也模仿这种样子来逗自己笑,这种延迟模仿构成表象的开端,而模仿的的动作也就成为符号运用的开端了;真正形成符号功能,是从两到五岁这个阶段发展起来的,出现在心理表象和言语表现出现以后①。由此不难看出,儿童在五岁左右就或多或少的具备接受艺术作品的条件,只是他表现得不那么明显,因此,当儿童接触艺术家的画的时候,一些符号元素就会与儿童自己本身的符号信息对应起来,这种符号记忆一旦存在,就储存在他的头脑中,当碰到合适的思想触碰,会不自觉的表现出来。

隐喻和想象力

在4~5岁的智力发展过程中,儿童对于已经生存的环境早已有了一些经验和感知的对象,但这时候刚刚开始发展的语言库存量少之又少,以致只能借用已经掌握的现成名称来命名陌生事物,这就产生了隐喻思维。隐喻,就是通过类比和联想,用已知来替换未知。可现实问题是,儿童确实常常分辨不清两种事物的区别,而且,越是年幼的孩子,越是如此。例如,一个三岁的孩子把卷曲的土豆片叫做“牛仔帽”,两岁的孩子因患结膜炎,把眼睫上的分泌物叫做“眼睛的鼻屎”,这就是隐喻思维发展下的前逻辑。区别两种有某些相似的不同事物的能力,是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儿童的语言则伴随着这种能力的发展同时发展,然而,随语言的逐步发展,当越来越能理解别人隐喻中的真正含义时,他自己的隐喻能力反而衰退了,这就是为什么在儿童4、5岁时,他的想象力容易达到高峰期的部分主要原因。

前面说过,隐喻,就是在现有的经验中,通过类比和联想,用已知来替换未知,而要产生一个隐喻,就是要在异质不同的事物间,建立起相似性的联系。一个出色的艺术家在进行艺术创作时的思考就是要为主体创造一种精神性的同一过程中进行一种远距离的隐喻和大胆的想象力的跨越。瑞恰兹说:“当我们用突然地,惊人的方式把两个完全不同的东西放在一起时,最重要的东西是意识努力把这两者结合起来,正因为缺乏清晰陈述的中间环节,我们解读时就必须放进关系,这就是诗的力量之主要来源。”② 隐喻以他的距离向想象力提出了挑战,所以隐喻的距离跨度,也可以当做衡量想象力大胆程度的一个标尺。可以说,一个人的隐喻思维发展的越好,他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越丰富。因此,模仿艺术家作品并不是在盲目的模仿,只要教师抓住符号和隐喻这两个特征,创造性的模仿和临摹对学生的发展是非常有益的。

儿童绘画的刺激和绘画动机

当艺术大师的作品的符号和思想以及作品的形式以不自觉的方式注入到儿童的头脑中,投射为艺术符号的心理表象或意向元素在创造的当时,并不在主体的意识层面中,而是出于儿童的意识域以下,也就是潜意识中。因此,儿童在幼年时期接触或者模仿更优秀的作品,对其将来的发展会产生无意识的作用。这种早期的艺术教育,使儿童成长的文化结构的建构过程中,烙上最初优势作用的刻印,美术教育不仅仅是在培育艺术人才,更是对于美术文化的传播和健全人格的培养,但是一个人过去接触艺术的经历,会在他以后用何种方式来表达自己

的思想感情上,产生较大的影响:高尔基的外祖母给他们讲民间故事,鲁迅在私塾上偷读小说和野史,郭沫若在母亲的鼓励下背古典诗词……这种启蒙教育本身对于训练他们的艺术思维和确定其智能的定向发展都影响巨大,尽管他们都是潜在的。

现代艺术家的绘画与儿童绘画有相似性

19世纪末20世纪初,人们对根植于自然主义的西方艺术传统进行摒弃,虽然各个艺术家与他们所代表的运动并不一致,但是现代艺术家的绘画与儿童绘画有着惊人的相似性,这反映在他们对儿童艺术的兴趣以及熟悉程度上,人们期望回归到极为简单与直接的方式来体验世界,并用真实和清新的风格来表征世界,而这真挚和清新的风格则被认为是儿童艺术作品的象征。诸如马克・夏加尔、安德烈・德兰、瓦西里・康定斯基、胡安・米罗、之类的艺术家们,在一生中的不同时期内都明显的受到了儿童绘画风格的影响。③儿童艺术家在作品中体现出的情感重要性和强度具有相似性,他们不具有反思性,不关注艺术传统或习俗,不强调知觉与绘画表征之间关系的本质令人回想起成人艺术家的作品,除此,史学家发现,追溯艺术家的儿时作品,他们在风格、主题和精细程度上具有可见的连续性。④因此,当儿童看到这类艺术家的画时,他们虽然不能理解艺术家真实的用意,但是其中的童趣以及符号性元素是可以启发儿童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的。

结论:模仿不是临摹,模仿能够激发儿童的想象和创造能力,而临摹则过多的偏重技法的高度,过量临摹和在不适当的阶段对儿童进行临摹教学会限制孩子的思维,甚至因儿童的肢体发育不全,导致技法不成熟使儿童失去绘画的信心,不利于他们的创造力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文虎 《艺术思维和创作的发生》,学林出版社,1998年9月第1版。

[2](美)H・加登纳,兰金仁译:《艺术与人的发展》,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7月第1版。

[3]南希・雷・史密斯 等著,贾茜茜译:《美术教育学系列译丛――教孩子画画》,2008年8月第1版。

[4]林箐菁:《和孩子一起享受艺术》,时代文艺出版社,2003年10月第1版。

[5]黄梅:《德国美术教育》,湖南美术出版社,2000年6月第1版。

[6](美)克莱尔・格罗姆 著,石梦磊、俞涛、邹丹译,李审校 《心理学家看儿童艺术》,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1年1月第1版。

[7](美)阿瑟・艾夫兰 著,邢莉、常宁生译,滕守尧主编《西方艺术教育史》,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

[8](美)玛琳・加博林・德曼著,李蒙丝译《美术教育学系列译丛――小学阶段的美术教育》,湖南美术出版社,2009年5月第1版.

[9](美)芭芭拉・荷伯豪斯/李汉森 著,邓琪颖译,《儿童早期艺术创造性教育》,广西美术出版社,2009年12月第1版。

[10].王珂平、杨平、李中泽、黄水婴 著,滕守尧主编《美国艺术教育新台阶》,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

注释:

①杨文虎:《艺术思维和创作的发生》,学林出版社,1998年9月第1版,第105页。

②杨文虎:《艺术思维和创作的发生》,学林出版社,1998年9月第1版,第45页。

③(美)克莱尔・格罗姆 著,石梦磊、俞涛、邹丹译,李审校 《心理学家看儿童艺术》,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1年1月第1版,第231页。

④(美)克莱尔・格罗姆 著,石梦磊、俞涛、邹丹译,李审校 《心理学家看儿童艺术》,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1年1月第1版,第26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