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结合生活实际构建开放的课堂教学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结合生活实际构建开放的课堂教学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修订后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更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满足了学生的需求以及社会对学生能力方面的需要。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观;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倡导主动学习和教师的有效引导。在教学中可以结合教学实际,从学生的生活出发,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运用不同的教学策略,真正将课标理念贯彻于课堂教学中,体现在教学行为上。

关键词:课堂教学 生活实际 活动场景 开放的课堂

新课程标准告诉我们品德培养要回归生活。现在课程设置是把道德存在于人的整个生活中,把品德课与生活课、社会课进行综合,这样做就不会有脱离生活的道德。人们是为了社会生活而改善、提升社会的道德,培养、发展个体的品德,并不是为了道德而道德,同样,社会道德和个体品德的提高与发展也只有通过他们自己的生活才能完成。那么我们教育也要回归生活,重视关注儿童正在进行中的现实生活,才能使教育更有实效性、针对性。要达到以上目标,《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学过程中就要充分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构建开放的课堂教学

一、在孩子的生活环境中教学

“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实际的主题活动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是新课程所体现的最大特点之一,也是有别于以往思想品德课单纯的说教。道德是生活的道德,道德离不开生活,生活过程就是道德学习的过程,品德与生活追求的是从儿童的整体生活出发,在进行生活教育的同时自然地进行品德教育。如:教学人教版一年级《我很整洁》时,有个活动通过呈现一段录像:“跳绳时辫子散了;小男孩在地上玩,两手脏兮兮地就往身上擦,把自己衣服弄得太脏了,玩老鹰捉小鸡时衣服被拉得歪歪斜斜的……”真实的场景,会让孩子引起共鸣,也许在他们的头脑中也曾出现过类似的画面:“呀!这样好脏啊!我以前也常常这样,这样不太好。”有了这样的感同身受,接下来进行的“谁有好办法?”的教学活动中,学生的思维就能绽放出绚丽的火花,充分发表自己的解决方法。教学中教师联系了儿童的生活世界,让他们在真实的生活实际中感受、体验、领悟并得到各方面的拓展。这样让教学变得对儿童更有意义,教学中运用了与他们生活密切相关的画面,真人拍摄,使得学生不再抽象地认为这只是一些图片,而是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同样的情景在他们身上也发生过。这样的教学为学生营造的不是学习的情景而是生活的场景,容易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这教学的生活化正是我们要不懈追求的目标。

二、在学生生活活动中感悟

新课程标准重视教师角色的转变,倡导教师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结合实际培养儿童的品德与习惯,保护儿童的好奇心,引发儿童探索的欲望,让他们能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身心健康地成长。但小学生的活动范围有限,许多道德认识模糊,这就要求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精心设计课前、课中、课后的活动环节。如教学人教版一年级《我很整洁》时,可以通过设计以活动主题、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的方式来安排,要充分考虑到活动性这一原则。可以通过安排三个活动内容,其一“会说话的镜子”这一环节让学生初步体会仪表整洁在与人交往中的重要性,产生愿做干净、整洁孩子的愿望。在教学中,利用教材中“红花给谁戴”这张图片,创设一个课间游戏的情景,将生活中不整洁孩子的代表以卡通形象展现在学生面前。再以“帮他们找原因”的活动,唤醒学生已有生活经验,激起学生参与的热情。他们沉浸于情景中,积极主动地帮“不整洁”的孩子找原因想对策,从而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我们的课程就是要强调活动性,在活动中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配合,对学生的教育也融入其中,做到自然而然,不露痕迹。

三、结合生活丰富课堂

品德与生活(社会)的教学内容要注重与其他学科教学内容的紧密结合,注重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的联系,要把静态的教学内容和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一)、创设情景 深刻体验

教学要尊重儿童的思维特点,遵循儿童的认知逻辑,循序渐进,层层深入。为孩子创设生活中熟悉的情景,从他们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出发,深入浅出,渐进式的深刻体验一定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如: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中《社会生活中的民主》是一节社会性较强的课,社会生活中的民主生活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个比较陌生的领域。在教学设计上要注重联系学生熟悉的社会生活,教学内容层层深入。教学时联系儿童身边的社会生活,创设“有关福州市区夏天调整公交车票价”的情景再现课堂。通过这一事件,引出“民主对话”这一基本概念,再结合具体事例体验民主对话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这既贴近真实生活,又让学生容易理解“民主对话”的含义。接着让学生情景再现“通报福州市夏天调整公交车票价的相关情况的新闻会”和模拟“五一长假是否恢复这一社会热门话题的听证会”。学生在两次社会情景体验活动中了解到教学内容更加鲜活,增强教育的时代性和感染力。经过前面的认知、体验做铺垫,再将学生引入到校园生活中,让学生亲身参与一次“民主对话”开展学校服务工作满意率的“民意调查”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提升了自己的民主能力,树立了民主意识。这样循序渐进,来增强教学的实效性。

(二)课内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

“课堂是学生生活的一个片段,是一个被师生所共同拥有的生活世界。”虽然生活的课堂应该是动态的、生成的,但单靠课堂的学习,远远不够。教学还要坚持开放性原则,因为学生在课堂中学到的知识只有回到真实的生活中才能得到强化和巩固。因此,课堂教学的结束既是一个结束,也是一个开始,它意味着学生新的实践行为的开始,意味着他们将迈上一个新台阶。如教学人教版四年级《食品包装袋上的学问》时,可以让学生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实际生活能力,了解食品包装袋上的学问,做个聪明的消费者,是孩子们必须具有的一项生活能力。为了让教学更好的回归生活,服务生活,教学中可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帮助学生走进生活,如:面对便宜的“三无产品”,快到保质期的买一送一的食品和刚出厂正常价的食品,我们应该怎样选择。这样既给了学生真实的问题,又能使学生学会处理类似问题的方法。从而培养了孩子们的创造性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本领,不断地丰富了学生的生活经验,使教学目标真正的落实到了实处。

(三)、充实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可以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包括社会生活中对儿童发展有意义的题材,把教学内容与本地区实际有机联系起来;同时关注社会新的发展和变化,及时丰富、充实教学内容,增进教学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如:教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的《浓浓乡土情》在活动天地中,让我们展示家乡的文化风采时,如果只讲书上的内容显然比较单调,可以让学生说说自己家乡的文化风采,之后教师可以结合图片展示全国各地的文化。例如丰富多彩的中国民间艺术工艺品:材质有陶瓷、泥塑、布艺、木头、灯彩、吊饰、木刻 、桦皮工艺、漆器工艺、 兽皮工艺、 砚石工艺、竹编工艺、漆器陶具、玉器工艺、大理石工艺、木雕、瓷器、风筝、剪纸、麦杆画、年画、铅笔屑画、唐卡、拓真画、银饰、纸编画、苏绣、鱼皮衣等;听一两段京剧和福建的闽剧;以及图片展示中国极具特色的、刺绣、灯笼、皮影、泥塑、面人、木偶、牙雕等等。这样不但丰富了教学内容,也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增长了见识。

(四)、拓展教学空间

课标中提到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应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为此,鼓励教师积极地开发和利用地方和本校的各种课程资源,以满足学生不同学习方式的需要。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获得经验,逐步提高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比如教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的《浓浓乡土情》中家乡的美味佳肴时,就可以让学生走进家庭,走进各色各样的餐馆,了解家乡的特色小吃、特色菜谱做一次社会调查。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又能提高认识社会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充分把课堂的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让他们了解自然,了解社会。让教学课堂拓展到社会中、自然界中。

新课程要求教师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 我们的任务不是讲解教科书,而是努力创造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引发学生探索的欲望,让他们能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敏感地捕捉有教育价值的课题,开展学生喜欢的活动,指导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参与中,生活才能得到充实,情感才能得到熏陶,品格才能得到发展,身心才能健康地成长。因此,我们的课堂教学要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构建开放的课堂。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小学品德与社会新 课 程 标 准 人民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