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20世纪西方文学中的中国元素的探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20世纪西方文学中的中国元素的探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西方文学对中国的描述在不同的时期具有不同的特征;当西方文化自我批判、自我改造时,中国的形象就呈现为肯定的一面,而当西方自我认同、自我陶醉时,中国的形象就表现为否定的一面。文章从乌托邦文学和后殖民主义理论视角分析《消失的地平线》中的“香格里拉”,并非是对中国的肯定与赞美,而是西方社会的避难所。

[关键词]乌托邦;后殖民;香格里拉

中图分类号:1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5-225-02

一、引言

自古以来,西方就对中国产生出极大的“热情”;一般西方人都是以文学作品的形式来传达他们对东方(特别是中国)的认识与理解。然而,西方人总是以自我体悟、自我需要来“解读”中国。这种“解读”实际上透露出西方人自身社会文化发展与反思所需要的一种对照与参考。借用英国当代著名汉学家雷蒙·道森所说的那样:“欧洲人对中国的观念在某些时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有趣的是,这些变化与其说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变迁,不如说更多地反映了欧洲知识史的进展……中国更恰如其分的象征是变色龙,而不是龙。”也就是说,西方将自我欲望投射到中国身上,变化的不是中国,而是对中国的欲望。文章借助乌托邦文学传统和后殖民主义理论,选取詹姆斯·希尔顿的《消失的地平线》为个案,通过对小说中“香格里拉”的分析与阐释,以反映特定时期西方人对自身所处社会的不满与希望,以及西方始终对中国进行的一种他者描述。

二、20世纪西方人的乌托邦——“香格里拉”

(一)乌托邦文学传统

“乌托邦文学”,一般认为指的是试图描绘人类社会最理想方式的纯理论作品。早在文艺复兴时期,就已经出现了许多乌托邦作品;到18世纪,传统样式的乌托邦文学消失了,乌托邦思想突出显现在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卢梭等人的社会理论和政治思想论著中;19世纪是古典乌托邦文学复兴的时代;到了20世纪,乌托邦小说才走向沉寂,取而代之的是反面乌托邦。纵观乌托邦文学的发展史,乌托邦文学与它所产生的社会、文化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阶级压迫异常沉重、社会思想激烈变革的时期,往往就是乌托邦文学蓬勃发展的时期。乌托邦文学通过描绘一种超越现存的未来社会图景,揭示了社会各方面的弊端与腐朽,并且充满信心地认为未来必定会成为一个充满正义、平等、富裕和幸福的理想王国。

(二)乌托邦文学下的“香格里拉?’

“香格里拉”,迪庆藏语意为“吉祥如意的地方”、“最接近天堂的地方”,它是藏民眼里美好与纯净的象征,它是藏民心目中的理想生活环境和至高至尚的境界。英国小说家詹姆斯·希尔顿1933年出版的长篇小说《消失的地平线》中所描绘的“香格里拉”,各种信仰和平共存,四处遍布着基督教堂、佛教寺庙、道观和儒教祠堂。人们奉行适度的原则,即使对待欢乐也不例外;香格里拉就是一个自然乐园——雪山、森林、草甸、湖泊、财富——那里富含金矿和纯净空气的荟萃地,是美丽、安然、闲逸、和谐等一切人类美好理想的归宿。

纵观小说的创作背景,1933年正处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不久、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来临的时期,当时的整个社会经济不景气,政治不稳定,人们对社会现状表示出强烈的不满。一些西方有识之士,在正视和反省自身文明缺陷的同时,将眼光情不自禁地投向东方和中国文明,希望在东方文化,尤其是中国哲学文化中找寻拯救欧洲文化危机的出路。《消失的地平线》中的“香格里拉”,犹如一场甘霖,抚慰了大多数西方人干涸的心灵。不同于以往西方作品中对中国的否定描写,《消失的地平线》从正面的视角介绍中国。“香格里拉”——一个纯净、平等、幸福安康的地方,广大的西方人重新认识了中国,他们开始向往中国这个世外桃源。整本小说充满了浓郁的中国风;香格里拉,就好像乌托邦一样神秘而美丽。

因此可以看出,作者希尔顿只是企图构筑一个安静祥和的乐土,借以超越残酷的现实,表达对战争的恐惧以及对社会的不满与希望。“香格里拉”代表的是与西方现实不一致的一种状态,它是对自身所处社会的一种谴责、批判和一套价值判断。正因如此,希尔顿创造了“香格里拉”——这一安置在中国,拥有着亭台楼阁、灯影琴声的仙境,它与西方山雨欲来风满楼的社会状况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三、“香格里拉”的后殖民主义理论解读

在后殖民的理论中,“他者”(me other)和“自我”(Self)是一对相对的概念,西方人将“自我”以外的非西方世界视为“他者”,“他者”的概念实际上潜含着西方中心的意识形态。宽泛地说,他者就是一个与主体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参照,通过选择和确立他者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更好地确定和认识自我。

每当西方人对现实感到失望或不满的时候,他们都会把期待的目光投向东方:“在欧洲的历史上,关于东方的幻想经常成为他们度过苦难的福音。”在西方文学中,中国形象在不同的时期总是被赋予不同的形象,但是这些形象都只是服务于西方的“他者”形象。因为任何一个民族、一种文化,都需要“他者”来帮助确立自身与完善对自身的定义与建构。塞义德就认为:“每一文化的发展和维护都需要一种与其相异质并且与其相竞争的另一个自我(AlterEgo)的存在。……每一时代和社会都重新创造自己的‘他者’。”因此,“香格里拉”所描述的也并非是一个现实的中国,而是西方人对中国所进行的一次文化假想和文化利用;它只是一个被西方人正面化去描述的“他者”形象。

首先,在香格里拉,最高喇嘛竟是西方人;而这位西方喇嘛在对于补充新成员的抉择上也颇有意思:“汉人更能适应些,但我们最希望得到的,很明显,是来自欧洲的日耳曼人和拉丁人,也许美国人的适应能力也较强。”最后选定了康威,一个具有西方救世者特点——平静、智慧、隐忍、勇敢的形象,来作为人类救赎地最后命运的承担者与责任人。大喇嘛甚至预言未来:“之后强权相互倾轧的时代,基督教的理想会体现出它的作用”。这些处处都体现着欧洲中心主义的思想,表达了西方的一种优越意识。

其次,小说的作者詹姆斯·希尔顿从没有到过中国。他的创作灵感,是源自于美籍奥地利探险家约瑟夫·洛克在中国滇西北地区长期的考察探险活动,并在美国著名的《国家地理杂志》上发表了大量的纪实散文和精美照片。作者对于中国的这种描述,只是对自己所掌握的材料进行的一次过滤加工,并在加工的过程中融入自己对中国的想法与想象;而这些想法,不可避免地会带有一些后殖民的色彩。小说中虽然涉及到了具有代表性的中国事物如饮茶习惯、瓷器等,表面上看是美化推崇中国,实际上更多的象征都是在突出西方文化。例如,高雅气派的图书馆里拥有不少大部头的英文、德文书籍;拥有的生活设施如中央供暖设备,现代化的抽水马桶更是西式的;对于音乐的爱好,他们也是偏向西洋乐。

“香格里拉”展现给西方的是一种非落后的、野蛮的、腐败的中国,那里山川纵横、魅力无穷、富饶丰腴,那里的人们温文尔雅、落落大方。然而,这是部分西方人东方主义的另一种表现,即将东方美化、神化、诗意化,对东方采取玩味、欣赏和赞美的态度。表面上看来是一部美化中国形象的小说题材,实质上却透漏着殖民主义征服扩张的潜在欲望。

四、结语

从乌托邦文学和后殖民主义理论的视角分析,我们可以得知:《消失的地平线》中的“香格里拉”,看似描述的是一个世外桃源,其实是西方人的自我反思的结果,是西方人欲望化后的“他者”形象,是为了逃避、批判当时社会的种种弊端。整部小说所创造的各种中国意象、中国情调与“中国风”,其意义的终点并非在于对东方的推崇与肯定,而是西方对于自我身份的构建和定义以及其对文明的自省。

参考文献:

[1]雷索·道森.中国变色龙[M].常绍民,明毅译.北京:时事出版社,1999.

[2]詹姆斯·希尔顿.消失的地平线[M].吴夏汀,朱红杰译.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

[3]爱德华·W·塞义德.东方学[M].王宇根译.三联书店,1999.

[4]周宁,永远的乌托邦——西方的中国形象[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

[5]葛桂录.“中国不是中国”:英国文学里的中国形象[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

[6]周宁.另一种东方主义:超越后殖民主义文化批判[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