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探生物课探究性教学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探生物课探究性教学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高中生物学课程改革应注意提高基本科学素养要求,一是要增进对科学知识的理解,构建更合理的知识体系:二是要增进对科学过程和方法的理解,重视模型方法在探究中的运用;三是要增进对科学,技术,社会三者关系的理解。突出科技意识增养和系统分析能力的发展。

生物教学旨在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显然生物科学素养不可能单纯地依靠知识的传承、讲授、灌输来形成,必须改变教学的策略和方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就是要变学生被动地听讲为动手、动脑的主动参与的活动。而科学探究活动,有利于知识的建构,有利于技能和能力的培养,有利于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的形成,特别是在探究活动中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培养实践能力,使提高全体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的目标落到实处,并为不同潜质的学生提供了选择和发展的空间及机遇,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引导学生在质疑,调查,实验,收集、分析和解读数据,推理、判断和反思等探究活动中,既能理解、掌握和应用知识,又发展了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倡导探究性学习,还将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富有个性化,对情感的体验、科学态度的养成、正确价值观的树立,也会有很大的帮助。课程标准中把科学探究列为内容标准的十大主题的第一主题,就是要求我们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予以贯彻。本教材列入了系列化的、分层次的、多侧面的探究性活动,是教材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具体内容和操作,当然可以根据地区、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所变化,但不能减少,只应拓展和丰富。说得直白一点,就是要守住一条线——确保探究性学习活动的数量和质量,是此次生物学课程改革中教学策略和方法改革成败所在。面对全体初中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三者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可分割,不可偏废。它既是课程和教材改革的理念,也是指导教学实施的基本理念。我们可以用它来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启迪我们无尽的教学智慧。

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情境中生动地实践、体验;教学应该是告诉与学生探究的结合,使学生尽可能去重新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体验和领悟、探究和发现、把握和发展,这样的课堂教学才能真正焕发出它生命的活力。

学生接受性学习可以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点,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了解、理解基本概念、定理等,重在培养基础性学习能力;而探究性学习则是老师放开手脚,让学生自主探索,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在自主探索中主动获取知识并使其实践能力得到提高,重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性学习能力。学生只有参与到教学活动中,通过对实际问题的思考和探讨,才能感悟知识,获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接受性学习是探究性学习的基础,探究性学习可以使接受性学习中学到的知识得到巩固。两者互相促进、互为补充。

当然,对生物教学来说,也不是所有的问题都值得探究,有些内容学生根本一无所知,当然就不能做相应的探讨,如生命起源、DNA的双螺旋结构、叶片结构等。要求学生对未知的知识都要经由探究而获得,不仅没有必要也不可能。探究性学习的另一个弊端是费时。因此教师要组织好探究的内容,寻找到探究的切入点,精心布置课堂情境,使学生能够有效地开展探究活动。根据初中生物的特点,组织探究性学习可以因内容而异,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一、联系日常生活,融入教学过程

生物学科的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尤其是初中生物学,较多内容是生活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比较、分析得出书本上的知识结论。例如:青蛙、鲫鱼的体色,青蛙的生活环境等,都是学生们日常生活积累的知识,课堂上老师通过引导,很容易使他们思考分析得出书本上的结论。

二、课堂上组织观察,分析得出结论

各个鱼鳍的作用大多数同学可能都不能详细地说出。因为没有专门观察过,更没有进行处理后仔细观察过。为此,课前我专门对几条鲫鱼进行了处理,分别剪去了它们不同的鳍,而后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观察,学生发现,没了尾鳍的拐弯不灵活,没了背鳍的特别容易倾斜……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学生就记住了各个鳍的作用。

三、制作模型,突破教学难点

生物教学中有些难点难就难在知识抽象性过强,不容易被学生感知,不容易利用原有的认知结构和生活经验产生学习上的迁移。例如肾单位的结构,可自制模型,用电线、吸耳球、乳胶管制作一个肾单位及血液循环模型,引导学生相互讨论,得出知识;静脉瓣的作用可以用横向开口的衣服口袋来演示,都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发挥媒体组合优势,增强显微效果

多媒体如果在课堂上恰当地运用将来事半功倍。优势之一在于它的显微放大效果。例如,在显微结构的观察中,学生老师各用各的显微镜,老师无法指导学生,这样教与学严重脱节,教师不能及时掌握情况,给予指导纠正,所以学生容易认错。把显微镜下的物象投到屏幕上,进一步放大,则可以使学生缩短认知过程,提高演示效果。再如,菜豆和玉米的种子较小,结构不易看清,利用实物投影仪,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而用它展示玉米种子剖面滴加碘液后的颜色变化,就更有说服力了。

生物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它研究的是活生生的生物,“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多媒体的另一优势还在于增强动态效果。如草履虫的运动方式及应激性过程,日常生活很难观察到,利用多媒体,能让学生亲眼看到丰富多彩的微观生物世界。

五、实验教学,组织学生大胆探究

在实验课的教学中,要充分发挥生物学实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功能,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探究性学习活动并不是全部的教学活动,教师应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学生的特点和教师自身的教学素养,采用多种多样的策略和方法,达到课程目标。一切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让学生能生动活泼地进行学习的教学策略和方法都应该提倡。启发和讨论是需要在探究性学习中体现的。要启发,教师就要说话;要讨论,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而且教师和组织、引导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不要一讲探究,教师就三缄其口,说不得,讲不得。更不要把探究式学习单一化、模式化。本来探究性学习具有模拟科学家是如何工作的特征,众所周知,科学家的探究活动,既有共同的规律,又充满了个性、睿智和灵感。此外,由于现代教学技术的发展,它的创造性应用,也将推动教学策略和方法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