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以因子与聚类分析法评判甘孜藏区和谐满意度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以因子与聚类分析法评判甘孜藏区和谐满意度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内容提要:本文以甘孜藏区和谐满意度为研究载体,结合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法,剖析了甘孜藏区和谐满意度水平,并针对甘孜藏区目前的和谐满意度水平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为甘孜藏区的和谐发展提供参考评判

关键词:甘孜藏区和谐满意度;因子分析法;聚类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C9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8)02-0031-04

1.有关对甘孜藏区和谐满意度进行统计分析的方法

党的十七大关于“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为四川省甘孜州藏区的和谐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以社会的和谐发展为指向,用“和谐指数”来反映社会的“和谐程度”,国内已有一些相关的前期研究,运用统计监测所确立的关于指标体系研究的论文也有许多,如:《对和谐社会统计监测问题的思考》(朱孔来2006)、《省域社会和谐程度定量化测度模型研究》(朝歌,陈晓芳2005)、《广州和谐社会指标体系的建立与实证研究》(胡学锋2006)等。同时,也有一些机构对它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如:国家统计局课题组《和谐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研究》(2005)。这表明,我国对社会和谐指标体系的研究已取得了不少的成果和进步,同时通过这些指标与分析思路,为我们对民族地区社会和谐满意度进行定量分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通过对相关指标的对比分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某一民族地区社会和谐满意度水平的高低。然而,目前国内理论界对大多数民族地区社会和谐满意度研究还基本上是空白。基于此,2007年12月,“从和谐发展角度透视甘孜州藏区资源开发”课题组对甘孜藏族自治州进行了调研,收集了祥实的统计资料。但要对甘孜藏区和谐满意度进行准确的统计分析是一件十分复杂的事情,它要求分析者不仅占有足够的、详细准确的统计资料,而且还能正确地使用统计分析工具。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法是对甘孜藏区和谐满意度评判进行定量分析的十分有用的工具,而因子分析对指标的选取要求较高。这就使得只能在大量的指标中,寻求具有因子分析意义的指标来完成对甘孜藏区社会和谐满意度评判分析。为了求得匹配性,本文在进行聚类分析法时采用了与因子分析法相同的统计指标口径。

2.甘孜藏区和谐满意度指标体系的确立

2.1 相关统计指标

在有关甘孜藏区和谐满意度指标体系的确立中,一般要遵循科学性、合理性、可比性、可操作性等原则。而本文在指标体系确立上遵循以下原则:在指标的可操作性的基础上,兼顾科学性、合理性、可比性的原则,并力求较完善、全面、真实地反映甘孜藏区和谐满意度现状。同时,也兼顾《甘孜统计年鉴(2006)》所能提供的统计指标,并以甘孜藏族自治州18个辖县为样本,选取能反映甘孜藏区和谐满意度的统计指标,建立相应的统计指标体系。具体指标如下:X1:人均GDP (元/人);X2:城镇居民平均每人可支配收入(元/人);X3:农牧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元/人);X4:平均每人占地方财政预算支出(元/人);X5:登记失业率(%);X6:三保覆盖率(%);X7:最低生活保障人数占总人数比率(%);X8:泥石流、地震灾害率(%);X9:雨雪霜冻率(%)。

2.2 问卷调查

将这九项评判指标的数据作为考察评判对象,利用马克威软件①对甘孜藏区和谐满意度评判进行因子与聚类分析。在以上指标体系的框架下,并参考相关文献,本课题组设计了《关于甘孜藏区社会和谐满意度的调查问卷》,每一个民族自治县发放问卷200份。其中问卷调查针对和谐满意度设计了约30道题,且问卷全部收回,每个题项采用7级李克量表(Liken Sale)测量得分。藏区和谐满意度测度是通过询问甘孜藏区18个民族自治县样本地区“对现状的满意”表达,李克量表的“1”表示“最差”或“不满”,“7”表示“最优”或“完全满意”。

本调查过程采用问卷调查并回收问卷进行,样本的家庭人口结构和收入水平的分布见表1。

2.3 调查数据信度分析及指标的测定与验证

本调查中,用SPSS 13.0分析软件对问卷数据进行分析处理。采用内在信度分析(Cronbach's а),检验甘孜藏区和谐满意度指标初量表的信度水平,得出Cronbath's а系数检验是0.804,按照同类文献中通常大于0.6的标准,说明题项的一致性较好,问卷设计较好,问卷调查的结果可信。

3.对甘孜藏区和谐满意度各类因子分析

3.1 因子分析的数据结果

根据所收集到的实际数据,结合因子分析的原理、步骤,运用社会经济统计马克威软件,提取初始主因子。根据表中列出的所有因子,按照特征值从大到小的次序排列,前三个因子累计贡献率达到82.7257%,已符合因子提取准则;另外,后六个因子的特征值都小于1,所以提取前3个因子进行因子分析,能较全面地反映所有信息。

在初始的因子载荷矩阵中,各因子所代表的含义不明显,所以要进行因子旋转。通过因子载荷矩阵②可以看出,第一主因子在人均GDP(X1)、城镇居民平均每人可支配收入(X2)、农牧民家庭人均纯收入(X3)、登记失业率(X5)这四个指标上的载荷较大,集中反映了经济发展与经济收入效应这两方面,因此,第一主因子可定义为财富积累因子Fac-A1;第二主因子在平均每人占地方财政预算支出(X4)、三保覆盖率(X6)、最低生活保障人数占总人数比率(X7)等三个指标上的载荷较大,反映了财富的公共支出,所以可将第二主因子定义为社会保障因子Fac-A2;第三个主因子在泥石流、地震灾害率(X8)、雨雪霜冻率(X9)上具有较高的载荷,反映了自然环境的现有状况,与人们的经济行为的间接作用有关,因此,可定义为环境灾害因子Fac-A3。

另外,根据因子分析中的共性方差表可以看出,经旋转提取公因子后,各变量中信息分别被提取的比例,如:人均GDP的信息量被提取了97.4%、城镇居民平均每人可支配收入的信息量被提取了80.4%等等。说明和谐满意度评判指标大部分信息都被上面所定义的公共因子所解释,损失的信息较少。

而根据旋转后各因子的方差贡献表(见表2)可以得知,因子A3的方差贡献最大、因子A2的方差贡献其次、因子A1的方差贡献最小。分析结果表明,因子A1(财富积累)是说明甘孜州和谐满意度评判的次次要方面,因为对于这些自然灾害频发地区,辛辛苦苦积累起来的财富,一夜之间可能消失殆尽;因子A2(社会保障)是说明甘孜州和谐满意度评判的次要方面,因为灾害过后重建工作能短时间内解决民生问题;因子A3(环境灾害因素)是说明甘孜州和谐满意度评判的主要方面,因为在藏民心目中风调雨顺即意味着满意;以上这三个因子共同说明了甘孜藏区和谐满意度的水平。

3.2 甘孜藏族自治州各辖县和谐满意度评判的因子得分以及综合排名

3.2.1 因子得分及各辖县和谐满意度的综合得分。

在运用马克威软件进行因子分析时,无法直接得到因子得分系数;而且,所输出的因子得分表现为第三因子与第二因子对应关系的坐标图,无法进行准确的数值识别,更无法直接判断第三因子的得分情况。因此,本研究引入了SPSS统计软件进行辅助分析。为了消除量纲的影响,在负指标化为正指标后,将数据进行了标准化处理,并将标准化后的数据作为SPSS③因子分析的原始数据。利用主成分法提取因子,用Kaiser④最大方差旋转法进行因子旋转,根据SPSS输出的因子得分系数将标准化后的指标值代入,可得到不同样本的三个因子得分。SPSS将根据因子得分函数自动计算各样本的Fac-A1、Fac-A2、Fac-A3这三个因子得分。结合这三个因子得分,本研究给出了各因子得分排名(见表3)。各因子从不同角度反映了甘孜州各辖县的社会和谐满意度,因而应给予这些因子不同的权数。这里,以各因子旋转后的方差贡献(见表2)占总方差的比重作为权数,各因子得分为变量组成一个综合评判函数,可得到甘孜州各辖县的综合得分及综合排名结果(如表3所示)。

3.2.2 对各因子分析结论的评判。

结合甘孜藏族自治州各辖县的因子与综合得分,对甘孜州和谐满意度的分析评判如下:

(1)关于因子得分。从第一主成分财富积累因子来看,九龙、泸定、康定、甘孜排在了前4位,这与该四县作为全州经济实力最强的县域经济实体相符合,得分最高的九龙比得分其次的泸定高出了0.4个得分;理塘、石渠排在了最后2位,且得分低于-1,说明经济发展水平较差,九龙比得分最低的石渠高出了1.1分,反映了二者经济实力有较大的差距。在第二主成分社会保障因子中,康定得分最高,也是18个县中得分唯一超过1的县,说明该地区社会保障水平远远领先于其他县,也反映了甘孜州在社会保障水平整体偏低,其中,石渠、雅江、德格社会保障水平欠佳,得分都低于-1。从反映泥石流、地震、雨雪霜冻灾害的第三主成分环境灾害因子来看,得分普遍较低(最低的为-1.93,比第一、二因子最高得分约低3个得分),并且差距较大,只有4个县得分大于零,说明甘孜藏区整体自然灾害发生率很高,自然灾害因素是制约甘孜藏区社会和谐满意度进一步提高的瓶颈。

(2)从甘孜藏区各辖县本身来看,社会和谐满意度内部因素发展不协调。如:雅江县虽然在财富收入因子上得分较高,但在社会保障与抗自然灾害因子上得分较低;巴塘县虽然在社会保障因子排名第五,然而在抗自然灾害因子上却排到了16位;道孚县在抗自然灾害因子得分最高,但在财富收入和社会保障因子上的得分排名17。在18个城县中,康定、甘孜、九龙县的3个主因子得分为正数外,其余15个城县的3个因子得分至少有1个主因子得分为负,进一步说明了社会和谐满意度内部因素发展的不协调性,其中,道孚、色达、乡城、白玉、德格等8个县的3个主因子得分都为负数,应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

(3)从综合得分来看,甘孜州各辖县的得分水平差距较大,反映了整体社会和谐满意度水平不协调。九龙县虽然综合排名第一,缩小了与其他城县与它的整体和谐满意度水平的差距,说明财富收入因子在九龙县社会和谐满意度评判中起了决定作用;稻城县虽然在第一主成分与第二主成分因子上得分排名第四、五,但在第三主成分因子上得分为负数,综合得分排名为3;石渠县综合得分占18位,其在所有3项因子上的得分为负,且排名最后。这些都说明综合得分从三个主因子方面较为全面地反映了各辖县的社会和谐满意度水平,并说明甘孜藏区在经济、社会、自然、整体发展受自然条件约束起伏较大,社会和谐满意度水平较低。

4.关于甘孜藏区和谐满意度指标评判的聚类分析

由于因子分析并不能准确地刻画出各辖县社会和谐满意度水平的相似程度,因此需要用多元统计学中的聚类分析做进一步研究。聚类的方法有多种,而运用较多的是完全连接法,故本研究采用完全连接法,并用欧氏距离⑤来度量这18个省辖县之间的和谐满意度水平的相似性。根据18个辖县的3个主因子得分,利用马克威统计软件输出聚类谱系图,如图1所示。从该图的分类所示,可以将各辖县的和谐满意度水平进行以下分类(见表4):

注:序号1到18从上到下依次代表了表3中的辖县名,如:1代表九龙县、2代表康定县。

结合因子得分与聚类情况表可以看出第一类,在3个主因子得分上有一个高得分,表现为地区整体和谐度较高;第二类在3个主因子上的得分表现为正性,尽管泸定县在第二因子上的得分为负,但其值与0很接近,因此,系统将其与稻城、甘孜县聚在了一起,说明这三个城县和谐满意度在这三个因子上表现得较好;第三类,在抗自然灾害因子得分较接近0,说明这三个县在抵抗自然灾害方面进步较大;第四类,表现为抗自然灾害水平较差,社会保障水平较差,财富收入较差。第五类,集中反映在抗自然灾害水平最差、社会保障水平最差、财富收入最差。

5.结语

5.1 科学和谐地发展也是硬道理

“发展是硬道理”,科学和谐地发展也是硬道理。长期以来,甘孜藏区在“重开发、轻利益分配、轻环保”的指导思想下,片面地追求资源开发,没有处理好资源开发与本地民众利益的关系,由此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如环境自然灾害日益严重、人们靠天吃饭与抵抗自然灾害能力较差等问题突出。因此,各辖县在遵循科学和谐发展这一硬道理、努力调节资源开发与利益分配的同时,在经济建设中也要实现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统一,把和谐发展放在突出的位置,实现资源开发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5.2运用公共力量提升抗自然灾害能力

运用公共力量提升抗灾能力,就必须加强社会保障。社会保障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它涉及到政府的公共支出倾向、社会治安秩序、社会公平的调节机制、保险体制等等内容。因此,努力提升甘孜藏区政府的社会保障能力,是进一步提高社会和谐满意水平的关键因素之一,也是一件惠民工程。

5.3切实解决甘孜藏区“另类贫困――地方财政贫困”问题

甘孜藏区的经济发展尚处在较低的水平,贫穷的老百姓和贫穷的地方财政并存,没有形成资本原始积累。“官多扰民,政府穷更扰民”, 是贫穷的甘孜地方财政的写照;因为“官多扰民”应该只是个体或部门扰民,而“穷政府扰民”,则是政府整体扰民,并且可能利用制定政策的权力将扰民“法制化、规范化”,纠正起来尤其困难。解决措施只有“开源节流”、“中央财政转移支付”与“区域对口反哺”并举。

5.4柔性处理甘孜藏区因资源开发引发的“”

在甘孜藏区资源开发过程中,必须考虑资源开发所在地民众的利益诉求。这些因资源开发引发的利益纷争属于人民内部矛盾。少数民族群众信奉的往往是“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不闹不解决”;在利益表达、渠道沟通堵塞的情况下,他们可能就采取“不合作、耍赖、阳奉阴违、装痴卖傻、流言飞语”等,实施所谓“弱者的抵抗”。对此,我们应该柔性对待,切实解决其经济利益诉求。当然,对那些别有用心借资源开发破坏安定团结的民族分裂活动,则应坚决抵制与打击。

基金项目:西南民族大学研究生“创新型科研项目”―― “从和谐发展角度透视甘孜州藏区资源开发”,阶段性研究成果。

注 释:

①马克威软件:由上海天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独立研制的我国第一套大型数据挖掘和统计分析软件。

②因子载荷矩阵:因子分析时的因子载荷矩阵就是主成分分析特征向量矩阵乘以对应特征根开方值的对角阵。

③SPSS:即SPSS13.0 for Windows XP软件。

④Kaiser:Kaiser's Measure of Sampling Adequacy。

⑤欧氏距离:即两项间的差是每个变量值差的平方和再平方根,目的是计算其间的整体距离,即不相似性。

参考文献:

[1] 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统计局. 甘孜统计年鉴[M]. 康定: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统计局,2006.

[2] 朱孔来. 对和谐社会统计监测问题的思考[J]. 统计教育,2006,(3):7-10.

[3] 朝歌,陈晓芳. 省域社会和谐程度定量化测度模型研究[J]. 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4):9-12.

[4] 胡学锋. 广州和谐社会指标体系的建立与实证研究[J]. 广州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1):1-5.

[5] 庄万禄. 论民族地区的另类贫困――地方政府财政贫困问题[J].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7,(1):1.

[6] 庄万禄.四川民族地区水电工程移民政策研究[M] .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肖红波(1975-),男,西南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经济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是中国少数民族经济。

[收稿日期]2008-02-20(责任编辑:梅文)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