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问题及主要实施办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问题及主要实施办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目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已受到全国高校乃至整个社会的关注,同时也已成为心理学研究领域的一项重要课题。而我国各高校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却存在着诸多问题,并影响着学校的自身发展。文章主要从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入手,阐述了当前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况及问题,并分析研究了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及进行有效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主要实施办法。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现状问题;实施办法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不断加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从而不断加快,就业竞争的压力也不断加大,导致存在心理疾病的人也日益增多。当代大学生具有较高的智力、文化和自尊心,他们心怀着不同于其他一般青年的更高的抱负和追求,还将面临着更多的机遇与挑战,因此他们也承受着强大的心理压力及冲突。据资料显示,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明显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这说明大学生已是心理疾病的高危人群。近几年,全国各高校中越来越多的学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缺陷或心理异常的表现,其中一些人由于悲观、失落、沮丧、焦虑、抑郁、紧张、恐惧等各种消极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紊乱而导致了内心极度失调,有时甚至会发生精神分裂、行凶、自杀等突发意外事件。

事实上,高校大学生的心理疾病已成为高校里一种常见多发的隐形疾病。因此,加强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积极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是当代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涵义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是一个多因素、多层次的系统互动过程,具有自身独特的内涵意义。

(一)心理健康及其教育

1、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整个个体健康的重要层面,它同身体健康和社会适应共同构成了人们健康状态的重要表征。现在有种较为普遍的观点认为:心理健康是一种高效且令人满意的状态,在此状态下,人的生命具有活力和潜能并得以开发、得以自我实现。此观点在笔者看来是对人们心理健康的理想状态的描述。相对于生理健康而言,心理健康一般是指个体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能够保持一种内外相融的平衡与协调状态,并具有一种乐观、积极的心理状态。

《心理学大辞典》对于心理健康的解释为:“心理健康(mental health)也称‘心理卫生’,指个体的各种心理活动状态如一般适应能力、人格和健全状况等保持正常或良好水平,且自我内部如自我意识、自我控制、自我体验等以及自我与环境之间保持和谐一致的良好状态。”由此可见,心理健康是一种状态,即内外环境的协调。

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般意义上讲,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包含了三个层次:一是对心理疾病、心理缺陷方面的咨询、调节与辅助治疗;二是对于一般心理冲突及困惑的咨询和辅导;三是培养良好的心理素养,开发心理潜能,促进人们心理健康全面发展。

对于心理健康教育,我国学者吴汉德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教育者根据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成长的规律,遵循一定的心理健康要求,通过对大学生普及心理保健知识,传授心理保健技能的教育,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个性,增强其面对未来可能受到心理冲击的适应力,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的过程。”也有另一位学者陈家麟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是以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为主要依托,并结合高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根据大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包括自我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开发心理潜能,进而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

综合上述观点,笔者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以高校大学生为教育对象,教育者依据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运用相关心理的知识理论,通过心理咨询、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与课程等方法,帮助大学生及时解决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心理问题,开发心理潜能、健全人格发展,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活动。

二、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的不健全

虽然各高校都已设立了专门的学生心理咨询与辅导机构,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单凭几位专门的心理辅导老师或心理咨询师去完成,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单方面的工作,它必须与学校的其他部门一起完成,共同努力来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

另外,尽管很多高校心理健康的教育工作正在进行,但没有规范的评估机构对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监督与评价。因此,这项工作就可能变得有头无尾。

2、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设的不规范

大部分高校仅仅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辅助课程,部分学校还将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程视为可有可无的,这就导致许多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置身于心理健康教育之外,便失去了心理健康教育与发展的机会。

3、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制约着教育教学最终的成效。

在我国的大部分高校所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方式仅仅是采用心理咨询、心理测量与治疗。单纯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手段并不能解决现在高校学生的心理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难题。而在具体心理咨询的过程中,运用最多的是一对一的心理咨询方式,很少运用团体的心理辅导,也没能充分调动学生干部的活动积极性。对于宣传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动多以搞讲座、听报告等方式进行,缺少创新形式的注入,如心理咨询沙龙、心灵座谈会、心理剧、电影评析等。总之,现阶段高校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方式略为单一,导致整个教育教学很难产生明显成效。

4、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师资的匮乏。

目前,部分高校的专门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较少,主要是由担任思想教育工作的辅导员老师完成的。由于辅导员的专业限制,普遍缺乏系统的专业知识和心理咨询的案例实践经验,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往往无法遵循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及心理教育的规律,从而很难在根本上帮助问题学生解决心理上的难题。

三、加强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主要实施办法

1、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人们心理的发展往往是从幼稚到成熟,从依赖到独立,它需要经历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而青年学生时期是这一心理健康形成过程的关键时期。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转型期,处于此刻的大学生们面临着许多严峻的问题和新挑战,给他们的心理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因此,就要求他们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那么,良好的心理素质表现为:能够有效调动自己的内在潜能,对于生活中出现的各种挑战及所受的挫折等,能够做出正确的反应。只有心理的调节能力强,才能使大学生积极乐观地投入生活、学习及社会活动中。然而,一些独生子女大学生,由于在心理上缺乏系统的教育与训练,很难正确面对苦闷、烦恼、困惑等内心挑战,从而便容易产生积累心理压力。而这些积攒的压力不能得到适当渠道去宣泄或不能被正确的疏导,那么在一定情况的积累下就表现出各种心理问题,严重时甚至会出现心理危机。由此可见,大学生已成为社会的高压人群。如2010年1月12日,分别就读于上海两所大学的男女生由于情感问题双双跳河自尽。2012年7月,黑龙江某大学一名学生只因在大学英语六级考试中违纪作弊被抓,学校给予他取消学位的处理,使之无法接受最终选择在宿舍自杀身亡。2013年震惊全国各高校的复旦大学投毒案再次引起社会的反省。一名研究生林某只因心怀妒忌,就鬼使神差在宿舍饮水机投毒,导致另一名学生黄某中毒身亡。这一例例不愿回顾的高校自杀案件,充分说明高校学生的心理潜藏着各种不可估量的隐患。这一切无不在提醒着我们:重视并加强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刻不容缓的。

2、加强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实施办法

高校要以《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为指导,结合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与《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管理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通知》,认真联系实际,整体研究并建立健全的高校学生心理教育机构,合理规范课程与课时的设置及教师的配备,定期与其他高校交流合作,将“加强大学生性心理健康教育”的口号落实下来。具体实施办法如下:

(1)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建立符合有中国高校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目前,中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建立在国外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成果的基础上,着重发掘与继承我国的传统文化,并结合国情与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积极构建具有中国高校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一是加强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规律的研究,努力探索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二是加强对于高校学生心理测评相关的原理和实践的研究,并制定出符合中国高校学生心理发展特点测量系统与评价标准。三是加强信息的沟通,积极开展各高校间的学术研讨及交流,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2)高校应创造条件,建立健全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

高校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已被纳入学校常规的工作范畴,这是一项具有现实意义的明智之举。只要建立健全的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门机构,确保专门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具有足够的人员编制,还要讲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所需的经费纳入学校的教学工作经费预算,以确保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3)合理规范课程安排,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培养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都纳入学校的教学管理,将其作为学生在校期间的必修课,确保所有的在校学生都有机会接受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还有一些受条件限制的高校也应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设置为选修课程,开设一些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的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们提高心理的自我调适能力和心理素质。

为了实现开设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意义,按照“以专职教师为骨干和兼职教师为多数”的原则,构建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队伍。通过高校培养现有的师资力量,进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培训或邀请离退休的教师做课外思想辅导等途径,尽快改善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资源短缺的现状。

(4)通过各种途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不能局限于心理辅导及咨询,而要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指导作为主要渠道,从而形成课内与课外、教学与指导相结合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体系。通过多种途径实施教育的内容,帮助学生们了解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增强自身的心理调适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最终实现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

(5)重视并加快建立高校学生的心理危机预防及干预系统,提高对高危人群的心理干预与救助的及时性和有效性。要在大学生中建立起定期开展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机制,健全在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档案,经常进行普查筛选,对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要及时介入,防止自杀、凶杀、出走等恶性突发事件的发生。(作者单位:郑州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① 《心理学大辞典》林崇德、杨治良、黄希庭著,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第一版

② 《大学生心理健康》吴汉德著,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第一版

③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原理与操作》陈家麟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版,第28页

④ 胡启先,易法建等.当代大学生社会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7.

⑤ 窦先萍.加强大学生心理教育的若干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0,(4).

⑥ 樊富珉,李卓宝.重视和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育研究,1996

⑦ 潘晴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基本途径初探.南通师范学院学报,1999

⑧ 魏兆瑜.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效途径探索.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