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初中语文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初中语文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将心理健康教育渗入语文教育,必须确立初中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利用语文教材,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注重学生心理需求,开展润物细无声的心理教育,这样才能达到净化学生心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初中语文;心理健康教育;实施

语文课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课程,课程的主体是学生,教师是整个课程进行的导体。教师以其自身技能,创造性地向学生传递审美意趣。在师生的共同参与互动协调中,师生心灵的精华和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就在这一形式中得到充分的体现。语文教学以气氛烘托,使师生间获得灵魂的共鸣,在潜移默化的形成和发展中,使学生的各项能力得到提升。

一、充分利用语文教材,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我们要充分利用语文教材中的心理教育方面的知识。语文教育资料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资源。因此,我们在进行语文教育的过程中,要充分了解每位学生的真实情况,再加上心理教育适时疏导,通过循序渐进的教育方法,进行分类疏导。在所有的教材里面,我们仔细翻阅可以知道,有的教材是培养学生投身祖国建设,有的教材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有的教材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而一篇优美的文章是一面思想旗帜,同时也是一座人格丰碑。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语文教材中的心理教育素材,充分利用语文教材的丰富性、生动性、形象性,让学生感受语文魅力的同时,也净化他们的心灵,保持其身心健康。

二、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注重润物细无声的心理教育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极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所以创建一个和谐平等的学习环境,都会使学生身心放松、快乐学习、积极提问、活跃思维。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学生才会主动地参与到学习当中。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不同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适时引导,进行个性化教育,让每一位学生充满自信,使其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首先,教师本人要自信、乐观、积极,让学生从一言一行中感到教师的自信,这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自然而然把自信传染给学生,让学生树立起自信。其次,教师要以平等、公平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学生,把学生作为课堂主体,增强学生学习的原动力。针对班级中自卑怯懦的学生,应以尊重的态度对待他,充分鼓励他,使其自尊、自强、自信。最后,语文学科本身饱含着丰富的人文性、艺术性以及思想性,并且大多数课文是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当我们翻开语文教材,看到一篇篇文字优美的语言、一幅幅美丽的画面时,学生恍如进入一个绚烂多姿的美丽新世界,有些文章优美动人,有些文章清新优雅,而有些文章则淳朴自然,这不同风格的文章就像一颗颗闪光的珍珠,从不同的角度表现出不同的美的姿态,这些教材经过教师的精心巧妙安排,激发了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领悟到人世间的真善美,进而熏陶学生的道德情操,提升其思想境界,形成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氛围。

总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把育人作为语文教育的最终目的,把心理教育视为教学的过程,学生的心理才能有更好的发展。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走向,并进行及时的交流沟通,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语文教学中的语言美、人物美、意境美、情感美等,都是以不同的角度向学生展示一个五彩斑斓的美丽世界。在语文教学中,适时融入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增强其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梁玉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J].科学咨询,2012(03).

[2]叶琛.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J].课外阅读:中旬,2012(09).

(作者单位 湖南省隆回县麻塘山九年义务制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