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脑梗死患者颈动脉彩超检查的临床价值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颈动脉彩超检查的价值方法:收集经我院CT证实的脑梗死患者120例。经彩超检查颈动脉,观察内中膜厚度及有无斑块形成,斑块的部位、数目、大小、性质、管腔狭窄程度等。结果:120例脑梗死患者中,96例患者颈动脉出现不同程度的内中膜增厚(厚度≥1.0mm),82例患者可见斑块,斑块有单侧或双侧,单发或多发,性质有软斑、硬斑或复合斑块,斑块多发生于脑梗死病灶的同侧,少数发生在对侧。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并斑块形成与脑梗死有密切的相关性,彩超对颈动脉硬化斑块性质及位置的确定,为脑梗死的临床诊断及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资料,其方法灵活简便、无损害,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颈动脉彩超;脑梗死;动脉硬化;斑块
脑梗死是临床老年性疾病中的常见病、多发病,颈动脉粥样硬化并斑块形成与脑梗死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本文对我院120例经CT确诊的脑梗死患者的颈动脉彩超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脑梗死患者颈动脉彩超检查的价值。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我院神经内科收治并经CT确诊的脑梗死患者120例,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1]。其中男性80例,女性40例,年龄46~78岁。
1.2检查方法使用西门子PREMIER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7.5~10MHz。患者取仰卧位,充分暴露颈部,检查时头偏向对侧。探头置于颈部,从颈动脉起始段开始行纵向、横向进行扫查,依次观察颈总动脉、分叉部、颈内动脉及颈外动脉起始段,二维图像测量动脉内径,中内膜厚度,观察有无斑块,斑块的部位、大小及类型。彩色多普勒(CDFI)显示管腔内血流充盈情况,观察有无充盈缺损。脉冲多普勒(PW)观察血流频谱,测量狭窄处及前后血流速度。
1.3判断异常及标准①内中膜(IMT)以局部>0.9mm诊断为颈动脉粥样硬化。②内中膜(IMT)≥1.3mm判定为斑块形成。按其形态特点分为:A.扁平斑,内中膜增厚1.3~1.5mm,呈长条状均匀低回声;B.软斑,回声较低,似沙丘凸入管腔;C.硬斑,呈团块状强回声,后方可见声影;D.混合斑,呈强弱不等回声。③颈总、颈内、颈外动脉中任何部位有效腔明显减少,均视为管腔狭窄。程度判断标准,轻度:内径减少<50%;中度:内径减少50%~75%;重度:内径减少75%~90%[2]。
2结果
120例脑梗死患者中,96例诊断为颈动脉粥样硬化,占脑梗死患者的80%。82例诊断为颈动脉粥样硬化并斑块形成,占68.3%,仅有内-中膜增厚8例,占6.6%。
斑块位于颈动脉分叉处55例,颈内外动脉起始段21例,位于颈总动脉起始段及中段6例。斑块类型以扁平斑及混合性斑块较多,单纯性硬斑较少。
120例患者中检出颈动脉狭窄10例,其中,轻度狭窄7例,中度狭窄2例,重度狭窄1例,均为单侧狭窄。
在62例有高血压病史的患者中检出颈动脉粥样硬化45例,检出率为72.5%;22例糖尿病患者检出颈动脉病变16例,占72.7%。
3讨论
脑梗死是由于脑部血液供应障碍所引起的局部脑细胞坏死、软化,约占全部脑卒中的80%,最常见的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导致管腔狭窄和血栓形成[3]。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多危险因素(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肥胖、抽烟等)作用下缓慢发展的疾病。其病理改变是由于血管内皮的损伤、血小板聚集、脂质浸润沉淀于动脉内膜,引起中层平滑肌增生,内膜增厚发展形成粥样病灶。斑块的继发性病变可造成斑块内出血、破裂和血栓形成,若堵塞血管则引起梗死,若血栓脱落则成为脑梗死的重要栓子来源。其中软斑、混合斑属于不稳定性斑块,易破裂、出血和血栓形成,导致动脉血管闭塞,引起梗死发生。
超声检测颈动脉可预测脑动脉粥样硬化。在本组80例脑梗死患者中,颈动脉彩超检出动脉粥样硬化高达96例,占80%,其中形成粥样斑块形成82例,占68.3%,显示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有明显相关性。
本组资料显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高血压、糖尿病关系密切。96例脑梗死患者中,有高血压病史者62例,糖尿病病史者22例,颈动脉病变检出率分别是72.5%和72.7%。显示此类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发生比例高,同时也进一步佐证高血压、糖尿病是脑梗死重要危险因素。
通过对本组病例颈动脉彩超结果分析显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显著相关。彩超检查颈动脉病变直观、快捷、简便易行、可重复性强,对脑梗死诊治具有重要价值,尤其对高血压、糖尿病等高危人群的检测,能够早期预报和警示,便于及时采取治疗,以稳定斑块、延缓斑块进展、防止血栓形成,从而最大限度降低脑梗死的病死率。
参考文献:
[1]王新德.急性脑血管病诊断标准(第四届全国血管病修订方案)[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5,28(6):670.
[2]钱蕴秋.实用超声诊断手册[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706-707.
[3]王维治,罗祖明.神经病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30-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