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两种方法初步鉴定苗期茶树单株的适制性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两种方法初步鉴定苗期茶树单株的适制性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作者简介:潘璐璐(1988-),女,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茶树抗寒育种研究。

通讯作者:丁兆堂(1964-),男,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茶树遗传育种与茶树抗寒生理研究。

摘要:芽叶发酵性能是判断茶树品种适制性的一个重要方法。本研究以“黄山群体种”自然杂交后代102份茶树单株幼苗为材料,通过氯仿发酵试验测定各单株的发酵性能,同时测定生化成分含量,综合评价了各单株的适制性。结果表明:不同茶树单株芽叶发酵性能与生化成分含量存在较大差异。依据氯仿发酵性能得分预测有18份单株适制红茶,依据生化成分含量预测有8份单株适制红茶,而只有“0927”和“0942”为这两种方法共同筛选的适制红茶的单株。可见两种方法得出的结果有较大差异,氯仿发酵法不能作为单一的判断茶树单株适制性的依据。

关键词:茶树;适制性;氯仿;发酵

中图分类号:TS272.4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01-4942(2013)06-0020-05

茶树品种的适制性是反映良种与品质关系的重要指标[1]。茶叶品质虽受多种因素限制,但决定性因素为茶树品种[2]。不同茶树良种的种性特点以及生理生化特性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各品种的茶类适制性也不尽相同,如茶多酚含量高的适制红茶,酚氨比低的适制绿茶,叶形小的适制针形茶和扁茶,节间短、叶片厚的适制乌龙茶[3,4]。对茶树育种材料的品质进行间接鉴定的方法有:芽叶性状、生化成分测定和发酵性观察。据研究,鲜叶发酵性能与茶叶品质密切相关,利用氯仿熏蒸一、二片嫩叶能迅速鉴别发酵性能的优劣[5]。茶叶的发酵实质上是茶叶内含组分的氧化,氯仿试验利用饱和的氯仿蒸气破坏鲜叶的细胞活力,使分布在液泡中的多酚类物质与细胞质内的多酚氧化酶(PPO)接触而发生氧化,使鲜叶变色,变色越快且越红者,其发酵性能越强,预测越适制红茶[6]。

Samderson(1963) 提出了用氯仿鉴定红茶发酵性能的简易方法[7]。沈丹玉等[6]以茶鲜叶生化成分的差异预测其发酵性能并与红茶发酵效果进行相关性研究,发现鲜叶大部分生化成分之间具有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性,发酵性能得分与多种生化成分都呈极显著相关。目前关于茶树芽叶发酵性能的研究较少,且大多集中在以制成成品茶来评价其适制性,这不仅耗时且浪费种质材料。本研究利用氯仿发酵法检验不同茶树单株芽叶的发酵性能,预测其适制性,并通过测定各单株的生化成分判断其适制性,比较两种方法的结果,选出适制红茶的单株。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2012年春季从青岛农业大学茶叶研究所日照实验基地的“黄山群体种”杂交后代中选择长势良好、未受过冻害的102份单株,其中以浙农117、平阳特早、瑞雪为对照。

12 试验方法

121 发酵性能测试 采3片(相当于3次重复)待测品种顶芽第一叶,放入密闭的充满饱和氯仿蒸气的容器中(在培养皿中放入滤纸,在滤纸上滴5 ml氯仿,放入鲜叶,盖上盖)。1~2 h后观察叶色,根据变色程度给每个叶片打分,取3个叶片的平均值为最终结果。

122 茶树鲜叶生化成分测定 采用国家标准方法,水浸出物采用GB/T8305-2002法,茶多酚采用GB/T8313-2002法,游离氨基酸采用GB/T8314-2002法,咖啡碱采用GB/T8312-2002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单株发酵性能比较

发酵是红茶品质形成的特征性工序。通过对各个单株发酵性能进行评价,发现102份单株发酵性能得分从17到50分不尽相同(表1),得分在37及以上的单株有18份,包括0208、0703、0802、0702、0942、0202、0404、0803、0917、0926、0932、0106、0204、0711、0906、0914、0927、0928。

22 不同单株芽叶遇氯仿变色程度分析

在同样浓度的氯仿及同样的时间处理下,不同茶树单株的叶片变色快慢与颜色深浅都有较大差异,容易区分辨认。从图1可以看出,单株0802变色快,颜色深,适制红茶;单株0201变色慢,处理2 h仍能保持一定的绿色,适制绿茶;而单株0105的变化介于0802和0201之间。

A、 B、C分别为根据发酵性能预测适制红茶、红绿兼制、适制绿茶的单株芽叶;1、2、3、4分别是处理时间为0、05、1、2 h的样品。

23 不同单株发酵性能聚类分析

根据单株发酵性能得分,采用类平均法聚类,可以将102份单株分为三大类(图2)。第一类共18个单株,发酵性能得分在37~50之间;第二类共48个单株,发酵性能得分在27~33之间;第三类共36个单株,发酵性能得分在23~27之间。第一类群单株的发酵性能相对最强,预测该类材料适制红茶;第二类发酵性能一般,可以兼制红茶和绿茶;第三类发酵性能不好,适制绿茶。

24 不同单株芽叶生化成分的比较

大量研究表明,鲜叶生化成分与茶叶发酵性能有密切关系,并肯定了生化成分可以作为发酵性能的预测指标之一。酚氨比值是研究品种适制性的重要指数,酚氨比低的(15)一般适制红茶,居中的为红绿茶兼制型。若用酚氨比较大的茶树品种加工成绿茶,往往滋味苦涩,用酚氨比较小的茶树品种加工成红茶,则滋味淡薄[8]。

从表2可以看出,酚氨比低于8的单株有17份;高于15的单株有8份,分别为0927、0933、0101、0512、0942、0405、0920,平阳特早;其余77份介于两者之间,可能为红绿茶兼制的资源。

3 结论与讨论

本试验通过氯仿发酵试验筛选出适制红茶的单株18个,发酵性能得分在37分及以上,具有遇氯仿气体变色快及变色深的特点;适制绿茶的单株36个;红绿茶兼制的单株48个。

在茶叶生化成分中,茶多酚、氨基酸对茶叶品质影响较大,其含量和比值在一定程度上决定茶类的适制性[9]。本试验依据酚氨比筛选出8份单株适制红茶,其中0927和0942的发酵性能得分在37以上。

综上所述,氯仿发酵法与测定生化成分所得出的结果有较大差异,仅0927和0942为两种方法共同筛选出的适制红茶的单株,其他单株则没有得到一致的结果。这可能是因为目前化学鉴定法仍然处于试验阶段,单一应用氯仿测定的鲜叶发酵性能或根据化学成分含量的多少来确定鲜叶的适制性都是不可靠的,有待实际应用的进一步验证。参 考 文 献:

[1] 罗 凡,王 云, 杜 晓 不同茶树品种的条形名茶适制性研究[J] 西南农业学报,2007,20(6):1277-1282

[2] 王 云,李春华,谭和平,等 茶树品种与针形茶的适制性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1993,1:4-7

[3] 娄 娜 川西茶区4个主栽茶树品种生理生化特性的研究[D]雅安:四川农业大学,2011

[4] 黄建琴,丁 勇 茶树良种名优绿茶适制性的研究[J] 茶业通报,1999,1:26-27

[5] 江昌俊 茶树育种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93-95

[6] 沈丹玉,尹军峰,许勇泉,等 不同品种鲜叶生化成分对红茶发酵效果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9):9120-9125

[7] 褚世林 茶树良种早期鉴定研究综述[J] 茶叶通讯,1985,3:4-8

[8] 张泽岑 对茶树早期鉴定品质指标和酚氨比的一点看法[J] 茶叶通讯,1991,3:22-25

[9] 陈岱卉,叶乃兴,邹长如 茶叶品种的适制性与茶叶品质[J] 福建茶叶,2008,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