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主题阅读:动物的境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主题阅读:动物的境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主题导读】

在北京濒临动物中心的墓地通告牌上有这样一段文字:“当地球上最后一只老虎在林中孤独地寻找配偶,当最后一只没有留下后代的雄鹰从天空坠向大地,当鳄鱼的最后一声哀鸣不再在沼泽上空回荡……人类,就等于看到了自己的结局!”这并非危言耸听,由于生态环境的恶化和人类的捕杀,今天物种灭绝的速度,已大大超过了物种在自然进化过程中死亡的速度。人类不是地球的主宰,不能为了眼前的蝇头小利去破坏环境,去戕害生物。世上万物皆为友,人类应当与万物和谐相处。

闫 斌

它是鸡,一只普普通通的鸡。

它渴望人所施舍的一点点谷粒,却又惧怕人的残忍和残暴。

它眼睁睁地看着同类被人一把抓住双脚,提起来挂在自行车车把上,在颠簸许久之后,被掐着脖颈揪起来,一刀下去,身首异处。它感到恐惧,于是它躲在院子阴冷的角落里瑟瑟发抖。它紧闭着双眼,不愿看人世的血腥杀戮。

也许它是个相信进步、相信和平与文明的鸡,面对人所施予的暴力,显现出无与伦比的震惊,震惊之后是一种惜世怜人的感慨。

也许它是个宿命论者。在还算平静的时间里一本正经地做着自己,而灵魂,却在既定的道路上颤抖。作为一个现实主义的奉行者,它并不想丢失自己而变成冰冷的了无生机的雕塑,它依然留恋一只鸡的生活,待人宰割,并为了一点点人所施与的秕谷而欢欣不已。

它在人堆砌的近似废墟的窝里安家,在划定的界线里蝇营狗苟地生活。如果抛给它一点残羹冷炙,它就兴高采烈地跑来抢食;如果被人遗忘,也没有什么怨言,于是日复一日优哉游哉地在垃圾堆上刨食。

它在清早练嗓门时险些被人砸过去的扫帚击中,从此以后只敢低声下气地发出一丝呜咽。

它被人活生生地揪去几根尾毛做毽子,以至于从此之后再不敢炫耀自己那还算绚丽的尖尾巴。

它把对未来的希望小心翼翼、艰难地封藏进粉白的蛋壳,却被人微笑着拿去做成汤面上漂着的黄白相间的絮状物。它只是伤感地叫几声,然后步履蹒跚地跑到墙角里蹲着看人离去。它在蛋被拿走之后的夜晚咕咕地哀鸣几声,第二天却又端坐在草窝上,咯咯地唤人来取走它即将生出的希望。

没有什么原因,人很轻易地就把自身的意愿情感强加到脆弱无助的鸡身上。

如果说“宁为鸡头,不为牛后”还显出几分尊贵,那“闻鸡起舞”就算是勤奋了;“鸡犬不宁”的“鸡”显然代表了宁静的人间生活,而“鸡鸭鱼肉”,更是富足与高贵的象征;“鸡鸣狗盗”用来代指行不义之事的梁上君子、市井小人,“小肚鸡肠”乃是为“心胸狭隘”者造像。其他的诸如“鸡零狗碎”、“鸡毛蒜皮”之类,更是司空见惯。

人类把鸡放在供桌上,放在菜盘里,放在或者赞美或者批评或者咒骂的言语中,作为人嬉笑怒骂的工具或者牺牲品。

它离开自己穷酸的小窝,跑到人的脚边,为了人嘴中咀嚼着的香甜食粮而乞讨。可怜巴巴的眼睛里写着艰辛与渴望,咕咕咕地哀鸣。人瞟了它一眼,以不屑与鄙夷的神色,歪歪嘴,一句“该死的聒噪货”,于是一脚飞过去。而鸡,诚惶诚恐地逃回窝里,在冰冷的角落里抖得像筛糠,它的眼睛一闪一闪,带着不为人理解的哀伤。 摘自《哲思》

【简评】

作者把现实中普通的鸡作为描写对象,采用夹叙夹议的手法精妙地描述了“鸡”的生存状态,但并没有把目光局限在对鸡的形神刻画和具体事件的叙述上,而是把笔触由具体延伸到抽象,通过对一些带“鸡”字的成语的引用、阐发,拓展了文章的内容,生发出一些富有哲理的思考,由实悟虚,在冷静的旁观中,领悟出一些卑微的生命忍辱偷生、任人宰割的悲哀而黯淡的命运,引人深思。

邂逅一只鸟

程应峰

清早起床,拉开门扉,赫然看见窗台上站着一只小小鸟。乍一看去像是黑色,又似乎带些墨绿。细脚伶仃地立着,眼睛一动不动地看着一只脚在门槛内一只脚在门槛外的我。我之所以一只脚停在门外,是因为一发现这可爱的东西,便立即停住了正要迈进去的另一只脚。我怕惊着了它,怕吓跑了它。好在,这鸟儿似乎毫不惧怕,丹凤小眼还满不在乎地看着我,好像在说:“来呀,来呀,你能把我怎么样?”

鸟儿啊鸟儿,我可不想把你怎么样,你在我这里多停留一会儿,我求之不得,如果你想留下来,我会尽量给你最大的空间。鸟儿啁啾了一声,似乎在应答:我怎么可能在这里留下来?你房子再大岂有我的天地大?我飞出去就能看到蓝天白云,有什么比得过?我岂能为了一方斗室或一瓢美食放弃更好更多的东西?

是啊,我知道留不住你,只因为太喜欢,所以才想多处一会儿。有天有地的生命才是自由的生命,你飞吧,飞得远远的,高高的,好好享受这广袤天地的辽阔和美丽。但你既然来了,说明你知道人间还有友善,知道我是多么温存地喜爱着你及你的同类,有这么美丽的邂逅和温馨的一刻也就足够了。当我看着鸟儿出神的时候,鸟儿“扑棱”一下,飞了出去,那样的飞翔谁说不是灵动美丽的风景?

我终于彻底推开玻璃门,迈动另一只脚,站在了阳台上。只见刚刚飞出去的鸟儿,歇在露台上横拉着却有些松弛的晾衣绳上,晃晃荡荡乐在其中,也许是难得享受这种荡秋千的乐趣,它快活得叫个不停,在它的召唤下,断断续续又飞来几只小鸟,兴致勃勃地站在绳子上。

就在这时,楼下人家的阳台上传来一声鸟儿的鸣叫,那是关在鸟笼里的鸟儿,叫声中带着特有的悲切、焦躁和忧伤。我想,它一定仰望着蓝天,向往笼外那些鸟儿的自由。飞鸟的快乐,让鸟笼里的鸟儿更为痛苦,只听见它在笼子里挣扎着,发出一声声尖锐的鸣叫――悲切、哀伤而绝望。晾衣绳上荡秋千的鸟儿似乎受到了感染,停下了晃荡,停下了自由快乐的歌唱,随即“扑棱”一声,飞得果断,飞得决然,飞得很高很远,陡然消失了身影。

我明白,它们为什么飞得这么快这么突然,因为鸟笼里那只鸟儿的哀叫让它们恐惧,它们惧怕意外地被人禁锢,所以才毅然决然地飞离而去,飞向广阔的天空和大地,飞到自己的世界和家园。虽然在自由的天空里有觅食的辛苦和搏击风雨的艰辛,但这一切与禁锢的痛苦比起来,真的不算什么。

那一刻,我了悟:就常人而言,总是让自己喜欢的东西,受到约束和禁锢。殊不知,真心喜欢一样东西,就要顺其意愿,还其本真,就像鸟儿需要的不是鸟笼,而是蓝天白云一样。 摘自《新作文》

【简评】

文章先是用对话的口吻表现作者对阳台上小鸟的喜爱,表现了这只小鸟自由自在的快活,又写笼中鸟遭到禁锢的痛苦,对比强烈。在前面叙述的基础上,文章结尾阐发作者自己对人生的见解,水到渠成。

文章所写之事可说是非常小,简直是微不足道,但作者却能由此展开想象,因小见大,阐述了自己对人生的一番见解,而且主题深刻,这很不简单。

袋 狼

申赋渔

最后一只袋狼被关押在澳大利亚的霍巴特动物园。1948年一个炎热的夏日,这只名叫“本杰明”的袋狼,拖着一条瘸腿,在白花花的太阳底下,走来走去,可是没有一片树阴。饲养员无影无踪,或许他认为,动物们应该能够忍受这样的煎熬。事实上,世界上无数的动物,就是这样在动物园的铁栅栏内默默忍受的。衰弱的“本杰明”终于倒了下来,太阳烤干了它身上最后一滴水。

地球上最后一只袋狼,就这样,被太阳活活晒死了。

人们在后来才意识到,这是一种多么神奇美丽的动物:袋狼的头、牙长得和狼一样,身上有着像老虎一样的条纹。它可以像鬣狗一样用四条腿奔跑,也能像袋鼠那样用后腿跳跃而行。自然,它的肚子上还有一个育儿袋。小袋狼必须在妈妈的袋子里待上三个月。

袋狼和土著人一直在与世隔绝的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岛上享受着自己的和平和悠闲。土著人过着相当原始的生活,用石头、贝壳制作工具,以野果、袋鼠、草根为食,漂泊不定,却自由自在。然而,随着英国人的到来,塔斯马尼亚永远失去了宁静。

1770年,英国人宣布这块土地为他们所有,并把这里变为监狱。1803年,英国开始向这个世外桃源运送最残酷的罪犯。

事实上,从接下来所发生的一切来看,最为残酷的,其实不是那些远途而来的罪犯,而是这里的总督乔治・阿瑟。

阿瑟总督对他所统管的殖民者们命令:活捉一名土著成人奖励5英镑,一个孩子奖励2英镑。

英国人到来之前,塔斯马尼亚岛上的土著人有6000―10000人,在阿瑟总督发出了屠杀令之后,1832年,塔斯马尼亚岛的土著人只剩下了不到200人。阿瑟先生仍不放手,他下令将他们全部赶到一个名叫弗林得斯的狭长小岛上,让他们在这片沼泽与荒原中自生自灭。

塔斯马尼亚岛的最后一个土著男子死于1869年。最后一个女子名叫特鲁格尼尼,她知道自己是他们民族的最后一人,她向常常来“探望”她的英国人恳求,在她死后,请不要解剖她的尸体。1876年,当她刚刚死去,英国人就迅速掏出了手术刀。解剖之后,英国人把她的骨骼陈列在澳大利亚的霍巴特博物馆。

袋狼的灭绝,与土著人的灭绝颇为相似。塔斯马尼亚岛上的新居民――是的,土著人已经灭绝,士兵和囚犯,还有移民的后代成为这里新的主人。他们宣布袋狼为“杀羊魔”。然后,像他们的父辈一样,用悬赏的方法,诱惑人们对袋狼大开杀戒。在袋狼灭绝之后,在野狗成为这里新的动物“霸主”之后,人们才恍然大悟,错怪了袋狼。野狗才是羊群真正的杀手。

然而,袋狼却已无法复生。澳洲最大的食肉动物的灭绝,导致食草动物泛滥失控,人们所重视的畜牧业一蹶不振,有人开始怀念袋狼。1966年,他们心情复杂地在塔斯马尼亚岛的西南部设立了一个袋狼保护区,保护着已经不存在的袋狼。

因为无法忘怀,在1999年,澳大利亚科学家宣布,他们要克隆一只袋狼。

负责克隆研究的科学家之一、澳大利亚博物馆馆长阿切尔说:“袋狼是澳洲的标志动物,却因澳洲人而灭绝,这让我们深有负罪感,我们必须卸掉这个愧疚的包袱。”

在科学家们苦苦寻觅克隆之法时,那个灭绝塔斯马尼亚土著人的起点――亚瑟港监狱,已经成为澳大利亚最富神秘色彩、接待游客最多的旅游景点。不过,人们到这里来,不是为了怀念曾经的土著人,而是为了感受监狱的恐怖。 摘自《杭州日报》

【简评】

由于人类的无知给动物带来了灭顶之灾,也给人类自身带来了灾难。随着袋狼的灭绝,导致食草动物泛滥失控,使畜牧业一蹶不振,文章的主题重大而具有现实性。由于人为的原因,一些动植物物种灭绝的速度加快,生物多样性日趋消失,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直接影响到了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袋狼的灭绝再一次给人类敲响了警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