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让学生在质疑中学会学习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让学生在质疑中学会学习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语文教师要更新观念,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质疑问难,要努力激发学生的质疑兴趣,点燃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教师要是时常培养学生的质疑习惯,激发其质疑热情,提高学生在阅读中的质疑能力,并让学生在质疑思辨中学会解疑以获得新知。

关键词:质疑; 解疑; 能力; 培养

一、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重要性

读书有疑,才能促进思考,加深理解。古语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一种契机,是劈开书本这块“坚木”的一个缝隙和一把力斧。如果沿着一个个疑问思考下去,就会深入理解书中的内容和精神实质。

对疑之处,如能主动地区解疑,可以培养多种能力。问题出现了,要善于分析,需要理解、联想、想象等多种能力一齐配合。有些问题还需要细致观察,甚至动手操作进行实验才能找到答案。这样,就培养了学生的理解力、联想力、想象力、观察力等多种能力。当问题得以解决后,还需用正确、流畅的语言把它表达出来,这样又培养了组织语言、运用语言和表达语言的能力。解疑不但可以培养人的多种能力,还可以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自信心。

二、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读熟是质疑的基础,勤思是质疑的保证。学生在读书中有质疑大体可以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学生盲目读书应对问题少而无价值。

笔者所教的班级53名学生,经过细读后,仅有6名学生能提出问题,占全班总人数的8%,且所提问题并无意义。如教学《安恩和奶牛》一文,有的学生问:“对牛弹琴是无效的,安恩是人,奶牛是动物,他们很难联系到一起啊!”有的学生把课后习题中问题原封不动搬来,还有的学生翻着眼皮盯着天花板想问题。总金额写学生不读书,不会读书,更不会思考,只为应付老师,因此,课堂上这部分学生自然是“听书”。

第二阶段:学生有热情,但质疑抓不住中心,漫无边际。

如何解决学生不会读书,不会质疑的问题呢?唯一的方法就是指导读书,把读书的“权利”还给学生。

第三阶段:学生精读善思、质疑集中,并较有成效。

宋代朱熹说:“看文字须入里面猛滚一番,要透彻,方能脱离。”她主张让学生“深入到文中,猛滚一番”,精读善思,方能读出趣味。把书读进去,质疑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四、在质疑中学会解疑。

在课堂上,学生有了疑问就要解决,要千方百计调动学生解疑的积极性。如果学生能逐渐地解决问题,就必然会有一种成功的喜悦,这样又会促进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1.教师要指导学生边度边思,边读边议,边读边讲(指导教师讲到点子上)方可以达到解疑之目的。

2.边读边思。就是一边读书一边思考的方法,即问书。教《孔乙己》一文,学生问:“书中三次写到人们的笑声,分别是为什么事而笑,笑的意思相同吗?”通过读书,学生自己解决。继续读书,体会作者的感情时,学生仿佛进入了角色,当读到“中秋过后,秋风一天凉比一天”时,平时很少发言的学生竟站起来告诉老师,她读懂了,她说:“笑声一种反衬,是人情冷漠的表现,写中秋后的凄冷的氛围,预示着孔乙己的悲惨命运。”教师道:“作者这样的安排,更能突出孔乙己生存的大环境,她的悲剧的必然性。”边读边思,解决了问题。

边读边议,就是一边读,一边议论的方法,即议书。仍是《孔乙己》一文,针对结尾“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这一说法矛盾吗?议论时学生有三种意见:(1)这是一个病句;(2)认为这一说法矛盾;(3)认为这一说法并不矛盾。经过议书,是同学们认识作者表达上的艺术性。

3.边读边讲。就是学生在读书、问书、议书的基础上的“讲书”。这个“讲书”是指教师的“导”。在关键的地方,学生实在读不懂的地方,教师要讲,要点拨。

总之,指导学生在读书中质疑,又在读书中解疑,的确是通过读书实践形成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最好途径。

五、培养学生质疑、解疑能力时注意的问题

1.了解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对学生质疑解疑能力的培养,首先,应了解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即了解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水平和学生在教师帮助下能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异。了解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才会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才能了解哪些问题不需要教师的指导,只要学生读一读,想一想就可以解决;哪些问题确实是关键所在,确实需教师的引导才能解决。这样才能为学生设计好解决问题的一级级台阶,帮助学生从现有的水平跃上学生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

2.要适时。适度地对学生进行鼓励。在阅读教学中,学生有了问题,就要对学生进行鼓励,即使学生在探索中提出错误的疑问,教师仍要予以热情的表扬和引导,保护学生质疑的积极性。保护学生质疑的积极性,并不是让学生漫无边际的发问,不管与文章关系密切与否,这时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让学生逐步感知哪些问题是与文章关系密切的。

正确处理好质疑、解疑的关系。在学习中,质疑的目的就是解开这些疑点,有所收获。因此,要根据学生质疑的内容的难易,分别确定解疑。对于比较容易的问题,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内帮助解答,或引导学生自己悟出正确答案。对已较难理解的、和文章中心有密切关系的文艺,在深入阅读阶段,教师应积极地照应、接触这些问题,稳妥地引导学生通过读、思、议来准确理解,真正做到“导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把自己置于和学生同等地位,一道探讨问题,相信学生的能力,在客厅上不放过、不忽视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更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______________

收稿日期:2011-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