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其实语文生而有趣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其实语文生而有趣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参加诗歌研讨班,听讲座,听出一个有趣的问题:李白为什么一辈子都不见王维?

问题反过来也成立:王维为什么一辈子也不去见见李白?

如果掰开了说,李白和杜甫关系很好,李白与贺知章关系很好,李白与孟浩然关系很好,孟浩然与王维关系很好,那么李白与王维关系怎么样?

李白与王维,不仅同生一个时代――开元天宝间,同侍一个老板――唐玄宗,较长时间里同处一个城市――长安,而且还混在同一个诗歌圈里。

如果盛唐诗歌界也有微信朋友圈,那么,李白给孟浩然的留言,王维总该点个赞吧?王维给孟浩然的评论,李白也该扮个笑脸吧。

但是,不!翻遍《全唐诗》,在这二人之间非但找不见哪怕一篇唱和酬赠之作,连其人生交集的一星半点蛛丝马迹也难窥寻。这两颗盛唐诗歌的璀璨之星,穷其一生,各行其道,从未交集,不但从不照面,而且彼此打心眼儿里瞧不起对方,以致在各自的作品中从不对那个人施以笔墨。

他们各自封杀对方,借以证明自己的趣味以及格调,从而给中国文学史留下了一桩意味深长又妙趣横生的公案。你看,李白奉诏入长安,可能根本就看不上那个六品侍御史小官王维,而品级不够高但门第观念足够强的王维也可能根本就看不上这个从碎叶城来的混混。他大把散钱,他娶老官僚的孙女,他耍酒疯,他给地方长官写信,他不把自己当人那样写诗,不就是为了不参加考试就想当官么?如果这也行,那我王维辛辛苦苦规规矩矩熬资历又算什么呢?

对一个学唐诗的学生来讲,就趣味而言,这可能算得上语文课里的第一有趣之事。但从小到大上语文课二十多年,从未见有老师提及这一问题。李白诗念了几箩筐,王维诗也背了两簸箕,李白生平了然于胸,王维生平也不陌生,但二人的关系却从未有人问起。但没人问不证明这不重要,从这两位非常人物的非常关系里,不但可以看出两人迥异的性格特征和美学趣味,而且能看出唐朝诗坛的氛围、风气和时代特征来。从这条缝隙里钻进去,浸淫沉潜,说不定就能从人迹罕至的海底挖出一个巨大的富矿来。

但没有语文老师启发我们去关注这一条缝隙并从中探寻一些什么。不仅仅中小学语文课堂,就是大学课堂以及更高一些的研究生课堂,也甚少有人关注这一问题。不信你翻遍知网寻找相关研究论文,竟也屈指可数。

如今的语文课堂一直在强调激发学生的兴趣,好让语文课变得有趣。但如果语文教师不着力去语文资源内部挖掘真正有趣味的东西,又怎能让“课”有趣起来呢?相反倒有学生说,无论多好的东西,一入课本便全然无味!一种使一切有趣之物变得无趣的语文教育,又怎能使 “语文课”有趣呢?又怎能让学生学得有趣呢?

其实老师们可能没有想过,其实语文本来就妙趣横生,但对语文趣味的发现不但需要慧眼,而且需要独入深山的勇气和上下求索的胆略,只有登得绝顶,下得深渊,方有可能求得真知妙趣携宝而归,方有可能将此真趣味布于学生,使之在会心一乐中兴趣大增,求知之欲暴涨。

语文趣味的枝叶,还得从语文本身的根系里长出来,而不能从语文之外去移植。如果不去探求语文资源里的真学问、真趣味,而一味把玩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教育方法乃至多媒体的救命稻草以求营建趣味课堂,那只能是缘木求鱼,沙上建塔。

愿语文老师能多问几个李白为什么不见王维,以及与此相类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