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幽默趣味 第46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幽默趣味 第46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点击:

《差不多先生传》,名为传记,实际上是一篇趣味盎然、含义深远的寓言。作者正是假托这位“差不多先生”,借助对其令人啼笑皆非的种种“差不多式”的荒谬故事及其悲剧结局的描述,辛辣地讽刺、批判了某些中国人的劣根性,即为人马马虎虎、苟且糊涂,处事敷衍塞责、圆滑随便,从而警醒人们凡事应该具有科学严谨、求真务实的精神,决不能再上演“差不多先生”的悲剧。

选文一

差不多先生传

胡 适

你知道中国最有名的人是谁?

提起此人,人人皆晓,处处闻名。他姓差,名不多,是各省各县各村人氏。你一定见过他,一定听过别人谈起他。差不多先生的名字天天挂在大家的口头,因为他是中国全国人的代表。

差不多先生的相貌和你和我都差不多。他有一双眼睛,但看得不很清楚;有两只耳朵,但听得不很分明;有鼻子和嘴,但他对于气味和口味都不很讲究。他的脑子也不小,但他的记性却不很分明,他的思想也不很细密。

他常常说:“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何必太精明呢?”

他小的时候,他妈叫他去买红糖,他买了白糖回来。他妈骂他,他摇摇头说:“红糖白糖不是差不多吗?”他在学堂的时候,先生问他:“直隶的西边是哪一省?”他说是陕西。先生说:“错了。是山西,不是陕西。”他说:“陕西同山西,不是差不多吗?”

后来他在一个钱铺做伙计,他也会写,也会算,只是总不精细。十字常常写成千字,千字常常写成十字。掌柜的生气了,常常骂他。他只是笑嘻嘻地赔小心道:“千字比十字只多一小撇,不是差不多吗?”

有一天,他为了一件要紧的事,要搭火车到上海去。他从从容容地走到火车站,迟到了两分钟。火车已开走了。他干瞪着眼,望着远远的火车上的煤烟,摇摇头说:“只好明天再走了,今天走同明天走,也还差不多。可是火车公司未免太认真了;八点三十分开,同八点三十二分开,不是差不多吗?”他一面说,一面慢慢地走回家,心里总是不明白为什么火车不肯等他两分钟。

有一天,他忽然得了急病,赶快叫家人去请东街的汪医生。那家人急急忙忙地跑去,一时寻不到东街的汪大夫,却把西街的牛医王大夫请来了。差不多先生病在床上,知道寻错了人,但病急了,身上痛苦,心里焦急,等不得了,心里想道:“好在王大夫同汪大夫也差不多,让他试试看罢。”于是这位牛医王大夫走近床前,用医牛的法子给差不多先生治病。不上一点钟,差不多先生就一命呜呼了。

差不多先生差不多要死的时候,一口气断断续续地说道:“活人同死人也差……差……差不多……凡事只要……差……差……不多……就……好了……何……何……必……太……太认真呢?”他说完这句格言,方才绝气了。

他死后,大家都很称赞差不多先生样样事情看得破,想得通;大家都说他一生不肯认真,不肯算账,不肯计较,真是一位有德行的人。于是,大家给他取个死后的法号,叫他做圆通大师。

他的名誉越传越远,越久越大。无数无数的人都是学他的榜样。于是人人都是成了差不多先生。――然而中国从此就成为一个懒人国了。

(选自《胡适选集》)

点击:

《一位高中生的忏悔》以新颖别致的艺术构思,凭借机智幽默的名句引用,表达了积极向上的思想,收到了一石多鸟的写作功效。本文短短1000余字,就引用名言警句五六十处,不仅引用得准确,恰当,而且还使读者识记了名句名篇。

选文二

一位高中生的忏悔

卓厚宝

我出身低微,本有“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相信“用珠宝装扮自己,不如用知识充实自己”;我相貌平平,原有“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的节操,无需“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我成绩本来骄人,以期“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可在网友“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的怂恿下,我为上网“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以致品学兼劣。正所谓“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在此做一忏悔,“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我为上网迟到,看到迟到被抓的难友们,我安慰道:“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上课时我不注意听讲,总是偷看无聊的小说。然而“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看小说的心情并不好受,有时干脆“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打起了盹儿,甚至打起了“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的呼噜。“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我被老师叫醒回答问题时“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回答不出不得不“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罚站在大庭广众之下。但在自习课上,我“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只要有我在,教室里“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只有班主任前来造访时,我才“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体育课、音乐课是我的最爱,我可以“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为了上网,我有时逃课。校门口虽然“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但“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我会爬墙而过。

我总嫌作业多,不想做,常发出“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感叹,有时被叫到办公室罚写作业。当老师返回检查时,已是“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不见了我的踪影。为此,我检讨书写了不少,虽懂得“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但是总是说到做不到。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有时真想放长假回家,每当月圆之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时,我总盼望着能“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做伴好还乡”。但真的有一天“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我回到了家时,却“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因为我染了黄发。

考试前夕,“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我却深谙“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的道理,准备起了打小抄。但“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考试时刚要开抄就被逮个正着。真可谓“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我只好向别人要答案,但“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只有遇到知音时,才能“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偕同作弊。公布成绩时,“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知耻而后勇,我认为“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但事后不久我又逃课如初。

当班干部以“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好言相劝时,我会说:“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当老师以“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教育我时,我会说:“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当班主任以“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教导我时,我“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甚至反驳道:“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说起谎话来“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总是头头是道。不仅不为自己羞愧,反而感觉受到了极大的委屈:“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涂了盗跖、颜渊?”

“是可忍,孰不可忍?”我被学校劝退了。“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奉劝我的学弟学妹们,不要重蹈我的覆辙,时刻牢记“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选自《中国教育文摘》2006年12月10日,有删改)

对比鉴赏

两篇文章在体裁上不同:《差不多先生传》虽名为“传记”,但实际上是通过假托的故事来反映主旨,达到其讽喻教化的目的,应该列为寓言,或称之为“传记体寓言”。而《一位高中生的忏悔》则是一篇生活随笔。下面让我们来品味这两篇文章的特色。

一、构思巧妙,手法新颖。《差不多先生传》以总分总的结构演绎人物的悲剧命运。文章一至三自然段,总写差不多先生的姓名、籍贯及特征;四至九自然段分别描述差不多先生从小到大的几件事情,依时间为序,事情的简繁轻重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后果与影响的程度也随之逐步加重;十至十一自然段以讽喻作结,寄托旨意,从人们对差不多先生的态度着墨,揭示国人大都像差不多先生一样,具有马虎随便、苟且敷衍的劣根性。而《一位高中生的忏悔》则以一名聪明而又顽劣的中学生的口吻,讲述“我”“超凡脱俗”的种种学习生活经历。文章以简介自我“品学兼劣”“忏悔痛惜”起笔,主体部分列举“我”的虽似常人又异乎常人的种种劣行,最后以“我被学校劝退”“奉劝学弟学妹们,不要重蹈我的覆辙”结束。构思巧妙,结构完整,主旨积极健康,颇有教育意义。

二、语言个性,形象鲜明。在《差不多先生传》中,作者围绕差不多先生“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何必太精明呢”这一口头禅做描述:无论是“红糖”与“白糖”的色彩之差,还是“山西”与“陕西”的地理之别,或是“活人”与“死人”的性质不同,差不多先生都因固守其“差不多”的准则而视为平常,不以为意。行文都紧紧抓住了人物个性,进而突出了其至死不悟、可嘲可笑,可怜可叹的悲剧性格。而《一位高中生的忏悔》则集中以名言引用来描述“我”的校园生活。不论是概述“我”的理想、表述“我”课上课下的恶作剧,还是写“我”上网逃课、罚写检讨、返乡感触,抑或是简介“我”考试作弊、办公室受训、被学校劝退等事,都是巧借名言的引用,来描摹事态、推动情节、刻画人物的。同时,“我”的语出惊人、生动俏皮、形象鲜明等个性特征也表现得十分明显。

三、诙谐幽默,讽喻深刻。《差不多先生传》一文写得平白晓畅、寓谐于庄,说差不多先生“人人皆晓,处处闻名”;称他“看得破,想得通”“是一位有德行的人”,并取法号为“圆通大师”,甚至还声名远播,“无数无数的人”学习效法而“人人成了差不多先生”“中国从此就成为一个懒人国了”。语言诙谐,言近旨远,充满讽喻意味。而《一位高中生的忏悔》则通过巧妙灵活地引用名言,依据其语境,赋予其新意。例如用“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来形容课上打呼噜,用“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来描述爬墙逃学,用“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来说明考试偕同作弊等,或大胆夸张、或大词小用、或曲意别解、或化庄为谐,均不乏幽默滑稽和极具讽喻特色,生动而深刻地表达了劝诫学生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