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创建优秀班集体的策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创建优秀班集体的策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班集体是学生赖以学习、生活和交往的主要环境,不仅能有效地促进学生个体社会化的进程,而且是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它既是教育的结果,又是教育的主体,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创建优秀班集体要掌握一定的操作策略,通过一定的操作规范可以普遍提高班主任的素质,加速班集体建设进程,提高班集体建设质量.使得更多的学生提高素质,获取成功。

一、加强班级民主,坚持“学生是主体的理念”,让“主体意识”贯穿整个班集体建设中

1.摸清班情,组建得力的班委会

要先掌握每个学生的个性、兴趣、爱好、学习、行为规范、人际关系等,接着制订一份原有班级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估表.向学生调查班级目标、人际关系、纪律、活动开展、个性发展等情况,通过总结、归纳,更具体地了解到班集体发展水平。然后按照民主性、自主性、个性发展原则,选择德才兼备的学生担任班干部,组成班委会,班干部得力与否,是否能形成坚强有力的核心,是一个班级好坏的最主要因素之一。

2.制定目标,形成合力

班集体建设应该充分发挥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意识”。制定目标在班集体建设中的作用十分重要,几十名学生聚集在一起,如果没有共同努力的目标,缺乏形成合力的动机,就无法形成团结友爱的集体。相反,在一个完成共同目标较好的先进班级中,每个学生都会深刻体验到个人和集体的关系,体验到集体的力量和协作精神,认识到个人在集体中的价值,感受到集体的荣誉感、自豪感和自己的责任,更能严格要求自己。笔者根据班级的具体情况,在全体学生积极参与的情况下,制定了班集体的总目标,即班集体建设总的奋斗方向与任务,然后制定班集体建设的近期目标及中期目标。每组班委会均制订各自的管理目标,每个学生也相应制订自己的近期、中期、总目标, 这些子目标的制订都要与班级总目标相一致。在总目标背景下完成各项子目标,这样每个学生都尽力完成自己的三级目标。各级目标的完成,必然推动总目标的实现,班主任、任课教师及全体学生为实现总目标而团结在一起,形成强大的向心力,这种合力必然推动优秀班集体的建设。

3.加强制度文化建设,落实学生自主管理

在建设班级制度文化上,把重点确立为“把班级还给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参与班级的管理活动,这对于培养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和提高自尊心、自信心,发挥学生的创造性、独立性以及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拟订班规,体现主体性。班规的制定应该有老师和学生共同参与,让老师和学生都认为应该并且能够遵守,师生双方既互相信任,又互相监督,这样才能使学生切实感受到自己主人翁的地位,才能真正把自己融入到集体中。期初,我利用班队、晨会课时间,让同学们讨论商量,制定出班规内容,主要包括学习、纪律、生活、劳动等各个方面。经过一学期的实践,笔者发现,学生都乐于遵守自己参与制定的班规,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形成自觉意识,还有助于达到自己管理自己的效果。这个过程其实也是一个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教育的过程。

(2)争激励,发挥积极性。卡耐基说:“使一个人发挥最大能力的方法是赞赏和鼓励。”在班级管理中引进竞争机制,开展常规、竞赛的评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挑战意识,从而开发潜能,提高心理素质,激发主观能动性,推动班级更好地向前发展。笔者在班级中开展“夺牌大行动”,只要学生认真完成作业,课堂上积极回答,劳动认真等,就可以得到一张牌。相反,未能做到的就扣一张,经过一段时间的考证,学生的竞争意识提高了许多。当然,除了激发学生个体的积极性,还应在班级中多搞些群体之间既有竞争又有合作的活动,笔者就曾开展课本剧表演、英语演讲等活动,来激发学生群体的积极性,让学生在班级生活中不断地受到自我激励和对比激励,最终实现现有水平的超越。

班级制度文化的建设带来了班级管理的有序与整洁,带来了室内的舒适与和谐,成为班级的物质文化,而它最终的目标就是让学生形成自主管理。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的:“只在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二、扎实班级物质文化,构建良好的“教学情境”

情境,简言之,就是氛围,是指笼罩在课堂上的特殊气氛和情调。新的教学理念认为教学是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它体现了一种新型的人际关系,是课堂上尽可能地满足学生基本需求的最有效保证,具体表现在学生们被一种情境所吸引,并且不知不觉地投入进去,在这个时候,个体才与集体完全融合在一起。扎实班级物质文化建设就是构建良好教室环境建设,使学生不知不觉地被班集体的一种良好的情景所吸引。在班级环境建设中,为进一步给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笔者开设了两个主题墙:心灵手巧和动动脑。心灵手巧充分展示学生自我的优秀作品;动动脑则是要学生开动脑筋,运用自己的知识能力,解决问题。这两面主题墙均给学生展示自我,提高自信的舞台。因此,班主任要下大力气抓好班级建设,优化人才发展的外部环境,创造最佳的教育空间,让人感受到这是一个学习、生活的幸福乐园。

三、实施“合作学习”,充分挖掘教育资源

如何优化课堂组织形式,是班集体建设者热心关注的问题。“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标准最重要的理念之一,对于促进学生之间的交往,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合作学习”的形式多种多样,本人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觉得以下形式具有推广价值。

(1)课题研究合作形式。这种形式就是我们平时常听到的研究性学习,它以课题为载体,“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学习方式。”在我国,有意识有指导有组织地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是始于20世纪最后几年,在此之前,人们探索出来的许多先进的教学理论和方法中,实质上也包含某种“研究”的因素。需要说明的一点是,我们平常很容易把“合作学习”与“研究性学习”等同起来,其实“合作学习”的外延要宽泛得多。

(2)问题讨论合作形式。它是以课文里某一个具体问题为载体,在教师的引导下,前后桌的同学一起通过感受品味、评价鉴赏去获取知识、感悟内蕴、提高能力的学习方式。这种教学组织形式应用最为广泛,操作也简便。一般地,前后四个同学组成一个小组,共同讨论问题,然后推举一名同学发言。当然也可以按成绩好坏分组,由好带差,共同进步。

(3)小组竞赛合作形式。实践证明,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经常性开展竞赛,不仅不会影响同学之间的感情,相反的,它能“极大地左右着学习者的学习目的、动机、态度等非智力因素的变化,同时对学习者个人或整个群体发生着心理上的影响,进而最终对学业成就起着潜移默化但又是巨大的作用”。竞赛的形式不拘一格,可以是学习小组之间的竞赛,也可以在班级自然组之间开展,还可以是班级男女同学之间的对抗。不管采用哪种形式,教师都要关注竞赛的“面”,避免少数几个同学之间竞赛。

实践证明,通过建设优秀班集体让学生成为班级的主人,学会管理自己,能够使同学们将各种道德规范内化为个人的道德理想和信念,全面贯彻落实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班主任自身素质,为学生将来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