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网络组织视角下的大企业集群社会责任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网络组织视角下的大企业集群社会责任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大企业集群在当今经济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对于大企业集群的社会责任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对大企业集群的定义、特征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大企业集群社会责任建设的必要性和策略。

关键词:大企业集群 社会责任 产业网络

中图分类号:F42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2)008-124-03

1 引言

目前,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走上了“集群化”的发展道路,尤其是一些大企业,东南沿海地区的诸多中小企业,通过集团化的发展方式推进“集群化”进程;在政府力量推动下,我国很多地区也形成了家电、汽车、石化等大企业集群。正是由于大企业集群在当今经济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对于大企业集群的社会责任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2 大企业集群的定义与特征

2.1 大企业集群的定义

目前关于“大企业集群”的界定还尚未达成统一的共识。本文认为从本质来看,大企业集群就是一个基于“大企业”而形成的区域性本地化的生产网络,所以从网络组织视角出发,本文给出“大企业集群”的定义如下:大企业集群是集中于某一特定区域内,特定产业以一个或几个大企业为核心,诸多进行具有分工合作关系的专业化生产和配套服务的中小企业以及相关的各种机构、组织等行为主体通过网络关系形成的产业共生群落的网络系统,包括企业节点之间以及企业与非企业节点之间的交易以及各种形式的协调,通过组织创新,使得集群网络中的大中小企业能够协同整合区域内的供应市场和消费市场。

很显然,大企业集群作为一种新的组织系统,包括各种不同的参与者,它们处于不同的产业链环节,在网络中的地位各不相同,得到的收益也各不相同,而且各个参与的实体之间并不一定彼此拥有所有权,通过这样的网络组织协调后形成的生产系统具有良好的制造能力与服务能力,为参与整个集群网络中的企业都提供了获取各种具有价值的网络资源从而提升集群网络中的企业绩效。

2.2 大企业集群的特征

(1)大企业集群具有鲜明的产业特征。以“大企业集群”为发展载体的产业往往具有“规模密集”、“信息密集”、“技术密集”以及“产业关联密集”等显著特征。以汽车产业为例,该产业的战略地位不仅体现在对一国国民经济的拉动之上,更体现为其所具有的高规模经济性、高新技术吸附性、高技术密集性以及强大的产业联动效应之上。汽车工业是最典型的规模经济行业,由于其在生产设备和技术开发上的巨额资本投入,必然要求制造企业有足够的规模才能实现生产效益;同时汽车行业也是对信息和技术要求非常高的产业,以F1比赛为例,法拉利、本田等大型车队每年的研发费用都在3亿美元以上,通用汽车的研发费用更是高达百亿美元,高新技术的开发需要大量资金的同时,也面临着结果不确定的风险;同时,汽车产业具有很强的产业拉动作用,它不仅对上游产业的需求有所拉动,比如提供原材料的钢铁、有色金属、橡胶、塑料、纺织、皮革和玻璃等产业,同时也促进了主要包括交通运输业、销售业、服务业和路桥建设业等下游产业的发展。

(2)大企业发展水平决定了产业集群整体的竞争力。作为产业集群中的“龙头”,大企业的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了影响了产业集群整体的竞争实力和优势,主要体现在“经济规模”、“技术”、“品牌”和“可持续发展”四个方面。从经济规模上看,大企业是整个集群经济价值创造的“拉动极”;从技术研发上看,大企业在技术创新能力和优势上具有压倒性的优势,同时也是技术创新和知识溢出的主要推动者从品牌上看,很多以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的集群,其形成主要是以有竞争优势的名牌大企业为诱因的。从可持续发展上看,大企业可以通过自身的“主导”地位,设立产业生态建设的壁垒,对上下游供应商和客户推行“链责任”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以推动整个产业集群生态网络的构建。

(3)大企业集群内具有显著的等级差异。从产业组织形态上看,大企业集群是一种以核心企业为协调中心的等级式的层级结构,是核心企业和配套企业之间基于该产品而建立的长期的交易关系,大企业为组织协调的核心,零部件加工企业围绕在其周围,正是这种组织结构决定了大企业集群内具有较为严格的“层级差异”,如图1所示。

3 大企业集群社会责任建设的必要性

(1)企业社会责任建设有关企业生死存亡。现代企业是创造社会财富的主要工具,世界上有161个国家的财政收入比不上沃尔玛公司的收入,全球最大的10个公司的销售总额,甚至超过了世界上最小的100个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总和。诚然,企业的飞速扩张和发展不仅扩充了社会财富,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但是这些发展也导致社会和企业共同面临着日益复杂的难题:大企业本身日渐成为“社会”,企业的规模越大,其与社会问题发生的关联就越多,引起的社会矛盾也就日益复杂和扩大。尤其是随着网络、手机等新媒体和现代化通讯工具的飞速发展,即时传播使得企业不得不暴露在日趋透明的社会舆论监督之下,任何一次危机都会导致企业,甚至是巨头企业一蹶不振。

(2)大企业成为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的中坚力量。大企业就一定要承担更多的企业社会责任吗·这个关于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规模之间关系的议题已经引起了学术界和实业界的普遍关注,其基本结论是:处于不同成长阶段的企业拥有不同的企业社会责任内涵的认知,而社会公众普遍对大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抱有更高的期望。这是由于“信心鸿沟”(confidence gap)所引致的,即社会公众预期中的企业行为与企业实际运行中表现出的行为之间的差异,由于大企业的社会影响力比较大,所以一旦遭遇诚信危机,就会引起公众的高度关注,从而使得“信心鸿沟”被数倍地放大。同时,相对于大企业而言,中小企业更倾向于一种非正式和主观化的企业社会责任的实践,我国很多中小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建设还处于朴素的自发阶段,意识普遍不强,没有上升到公司战略层面,也缺少相应的制度化的体系,所以,大企业是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的中流砥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