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语文课堂需要“南风”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语文课堂需要“南风”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用讲道、强化记诵的方式教学,只会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如果采用“南风”式教学,让学生沐浴“南风”, 如坐“南风”, 享受“南风”,借用“南风”,定能收到满意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语文课堂 ; “南风”

Abstract: by preaching, strengthen the recite teaching mode, can only make students feel dull as ditch water. If the "south wind" teaching, let students bath "south wind", such as sitting "south wind", enjoy the "south wind", borrow "south wind", will be able to receive a satisfactory teaching effect.

Keywords: Chinese classroom; "South wind"

法国作家拉封丹的一则寓言,讲的是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大发威力,猛吹猛刮,结果行人把大衣裹得更紧;南风徐徐吹拂,行人越走越热,结果把大衣脱下来。这种方法称为“南风效应”。想想我们的教学不也是如此吗?一味的用讲道、传授的方式教学,一味的用强化的方式进行记诵,只会使学生的“大衣裹得更紧”;采用和风细雨的“南风”式教学,就能轻易的让学生“脱掉大衣”,收到满意的教学效果。“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把课堂还给学生,发挥自主性,调动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望,激励创新意识”是新课程的理念。因此,教师的课堂教学也应有所改变,让“南风”吹进课堂。

一、建立民主的课堂,让学生沐浴“南风”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者只有处在民主、自由的环境下,他们的创造性才能真正的发挥出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人为本、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要放下架子,与学生达成心灵上的共鸣。陶行知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师生之间能彼此理解、依赖、合作,学生才会全身心投入学习,参与课堂学习的各个环节、并在其中发挥作用。教师要像兄长、朋友般,用微笑的表情,期待的眼神、亲切的话语,诚挚的态度等“和风细雨”的方式让学生沐浴在“南风”之中,这样的课堂,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畅所欲言地表达自己的心声,教与学变得轻松、和谐,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如坐“南风”

兴趣是非智力因素,当它转化为动机就会成为学习的动力,从而促使学生积极地去学习、去发现、寻找问题答案,品尝探究的艰辛和欢乐。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对教材进行适当的改造,注入生机和灵气。如教材《世说新语》两则,老师可用“聪明孩子上聪明树”的方式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或改变学习内容的呈现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用竞赛的方式、游戏的方式、辨论的方式、小品的方式等,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如教学《皇帝的新装》,为让同学把握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可让学生分角色演一演,并加入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进行扩展;课堂教学时,应围绕教学目标,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使他们“跳一跳,摘到桃”,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享受到学习的乐趣。如教学《走一步,再走一步》,分析“父亲”的做法是对还是错时,就可用辨论的方式。学生很投入,学得快乐,如坐“南风”。

三、尊重个性,让学生享受“南风”

新课程主张“以主动探索发现和解决问题方式掌握人类长期积累起来的关于自然和社会的系统知识,并在经验重组和交流活动中实现对自已认识的突破和创新,达到情感行为的升华。”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一旦被激活,他们就会主动积极地去学习,学生便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由于学生各自的知识结构和经验不同,对问题的理解各有不同,教师要肯定有个性的问题或答案,尊重个性思考,只要有道理,就不妄加否定,更不能粗暴的训斥和讽刺、嘲笑,而要用温柔和的暗示,给与积极的鼓励,期待的目光,那么就会产生“南风效应”达到预期的目的。如在学习《愚公移山》时,有学生说愚公是“弱智”。对这个看法,老师不能粗暴的训斥,而应巧妙的引导学生理解愚公此举的原因和愿望,让学生对此有正确的理解和认识:这种精神可嘉,但行为不值得提倡,如果用“弱智”来表达有些不妥。这样在课堂上,让学生享受“南风”,个性得到了张扬。

四、注重引导,让学生借用“南风”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握好“南风”,因为“南风”刮得过早,学生还没有充分的自主学习,会阻碍学生自主发现的机会;刮得过迟,学生会陷入无助的状态之中;刮得过多,会剥夺学生从教训中学习的机会;刮得过少,会让学生感到手足无措,无法进行主动学习。在课堂上教师要注意抓住学生认识上的最低点、思维的最高潮,在适宜的时候给予 “南风”,让学生在“苦想思”后,经“南风”一吹又“绝处逢生”。如教学《五柳先生传》,老师“南风”徐徐,引导学生分析五柳先生人物形象:

播放多媒体资料——读书,醉酒、写文章的画面,并配乐朗读其诗。认识了五柳先生后,你觉得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同学们当一回评委,给他打打分,好不好?你认为打多少分合适呢?请说出你给分的理由。学生热情高涨,纷纷亮分。学生开始查阅课文,思考,而后和同学交流意见,并且争论起来,又进一步探究课文,理解词句意义……学习氛围形成,接着教师“南风”:本文在写作上有一个最大特点就是用什么句式?学生很快发现是否定句,并且计算出有九个“不”字出现,教师 :对。正如钱钟书所说:“不”字为一篇眼目。同学们何不从这些“眼目”句上下手来发现出五柳先生真正的、完全的“庐山真面目”呢?这样给出的评分才最有说服力。在“南风”引导下学生进一步探究得出答案:1.不知何许人、不祥其姓字——实不愿说,非“不知”“不祥”,可见先生的淡泊宁静。2.不慕荣利、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忘怀得失,不追名逐利,可见先生的恬淡自足。3.不求甚解——志存高远,不舍本求末,可见先生的胸襟开阔。4.不能常得、不蔽风日——安然自若,不为境所困,可见先生的开朗乐观。5.不吝情去留——去留无意,不装模作样,可见先生的耿直率真。教师“南风”:请联系时代背景来理解这些“不”。学生探究后发现:正是因为世人有种种追名逐利、矫糅造作之事,作者言“不”,正突出了自己与世俗的格格不入,突出了他对高洁志趣和人格的坚持。教师“南风”:同学们再仔细品味文中描写先生的细节,看先生有什么性格特点:1.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可见先生专志乐学(好读书)。2.造饮辄尽,期在必醉——可见先生洒脱不羁(性嗜酒)。3.衔觞赋诗,以乐其志——可见先生高雅脱俗(常著文章)。最后学生概括出答案:五柳先生是虽处于贫困之中却安贫乐道、悠闲自适、品德高尚的隐士形象。这时再让学生给五柳先生打分,分数和一开始的就不一样了,因为在“南风”吹拂下,学生对陶渊明这一人物形象有了更全面、深刻的认识。

教育家陶行知的“四块糖果”故事是“南风效应”的经典例子,那徐徐南风,拂过学生心灵,留下一份温暖;拂过教育者心灵,留下一份启示:曲径能通幽,学海无涯“乐”作舟。课堂需要南风吹拂”,有了“南风”的课堂就充满了机和活力。让“南风”吹拂语文课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