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提升的措施探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提升的措施探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本文针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及当前高校毕业生的能力素质,从理顺大学生就业正确思想、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完善大学生的知识结构等方面给出了提高就业能力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现状;就业成功率;辅导;创业

每年的新年初始,企业面临新一轮的招聘,许多的应届毕业生乃至大三的学生也开始在寻求岗位路上前行。可是现实仍然是企业难招人、毕业生难找工作,两头难的问题始终困扰社会各界。就业成为当前国家最为关注的问题焦点之一。

一、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从2006到2012年,高校大学生毕业人数逐年快速增加, 2008年高校毕业生为559万。2011年就达到了660万,官方数据显示初次就业率为78%。2012年高校毕业生数量达到了680万。在“十二五”阶段,高职高校的毕业生以年均700万的人数处于高峰期。

就福建省情况而言,2012年全省高校毕业生创历史新高达23.6万人,加上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应届毕业生总数达40万人,占2012年全省新增就业人数的67%。虽然2012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形势良好,但是国内生产总值预期低于8%,经济和出口增速放缓。就福建省来说,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外向型企业多,就业形势严峻。

二、大学生就业成功率较低的分析

从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到,毕业生人数的剧增是造成就业紧张的主要因素。另外还有以下方面的原因:

(一)企业隐拒应届生

企业希望招进来的人员能按岗位的需求马上开展工作,减少培训时间,降低培训成本。因此企业在招聘过程中倾向于招聘具备一定的能力经验且能迅速投入岗位的工作人员,即使设立应届生岗位,也经常设置各种应届生难以达到的条件。

(二)毕业生知识与岗位匹配适应能力低

以IT业为例,全国每年需要10万名基础程序员。每年各类高校毕业于这部分专业的毕业生达到40万人,但是其中符合要求的不到4%。需要12~18个月的时间国内大学毕业生才能符合独立承当工作任务的要求,而发达国家的大学生2~3个月就可以适应岗位需求。知识陈旧和较慢适应能力,让企业对应届生望而却步。

(三)人才就业服务机构服务滞后

福建省内所属的政府和各行业人才市场较多,人才就业服务机构仅从事传统的就业报到证的接收、学生档案接收等初级手续的办理,而未提供市场就业需求分析,就业引导、行业薪资指导、就业服务等。粗糙的产品设计导致我国大学生就业仅占从业人数的5%,而发达国家可为学生提供一系列服务从而保证发达国家的大学生占从业人员的37%~40%。

(四)大学生缺乏目标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

高校大学生就业准备不足,缺乏目标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在择业中似“盲人骑瞎马”,求职成功率较低。

据兄弟单位的一份抽样调查,统计结果如下:

通过调查我们可以发现,60%以上的大学生缺乏明确的就业目标,缺乏自己的评估,缺乏对市场需求的了解。

(五)自我为中心、团队意识薄弱,难以适应企业群体工作方式

三、福建省提高大学生就业成功率的举措

大学毕业生成功就业的关键在于是否达到就业岗位的相应要求,具体而言包括知识、技能和态度三要素。其中知识包括自然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和思维科学知识。技能指的是科学思维技能、掌控自我技能、管理能力技能、沟通交流技能和实践操作技能等。态度由个人性格、品德和行为习惯等构成。这三要素一部分可以通过大学生在长期学习生活中积累,其余部分是则要通过针对性的培育引导来提高。

为了提高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使学生真正适应用人单位的需求,可以通过思想引导、就业辅导、参与实践、自主创业、掌握信息化平台使用等方式,从毕业生综合理论体系、专业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等方面采取措施。

下面结合福建省的实践来探讨提高大学生就业成功率的做法。

(一)成立就业指导专家团队辅导大学生顺利走向社会

1.树立就业的正确思想与原则

大学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应该客观认清就业形势,转变就业观念,务实地进行就业工作。要分析自身优劣,结合自身条件进行岗位选择。要选择市场上需求大的行业和岗位,增加就业成功可能。要选择自己有兴趣的职业,以更好发挥自身的能动性。

2.做好毕业生就业前的辅导工作

组织企业的人力资源部专家组成就业指导专家团队,不定期进入校园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政策的辅导。不定期在应届的毕业生当前形势调查分析公开性讲座,结合毕业生个体情况做具体剖析并提出就业建议。辅导院系成立就业辅导小组,一是指导学生制作简历,针对不同单位、不同职位撰写简历,根据职位的要求确定重点、取舍素材,突出优势、弥补不足,从而增加通过简历投石问路的成功率。二是辅导学生模拟面试沙盘及实战演练,把面试过程将经历的各项环节,如站姿、坐姿、自我介绍的重点、头脑风暴等对毕业生做事先的介绍与演示,从而减少面试中由于不熟悉导致的紧张感,使用得体的口头表达和肢体语言,提高面试的成功率。

(二)通过建立见习实训基地开展,让大学生在实习中提高就业能力

现在各级政府都在许多企业设立了大学生就业见习基地,引导大学生走出高校进入企业实习。通过就业见习,一方面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理论联系实践,通过具体工作的磨练培养人才,从而培养出适合企业使用的专业人才。另一方面,企业也喜欢使用有在本单位实习过的人员,从而促进大学生就业。即使没有被见习单位留用,大学生通过实习增加进入社会的适应性,提高个人在企业工作的综合能力,也会增加下个岗位的录用可能性。

(三)人才机构开展离校后未就业毕业生登记和推荐就业服务

组织专门人员对离校后未就业毕业生进行登记,并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推荐工作。征集见习岗位,组织未就业毕业生参加就业见习。开发档案未就业毕业生信息资源,建立数据库,为其提供就业指导、就业推荐服务。为服务期满未就业的支农、支教、支医和扶贫工作高校毕业生推荐就业。

(四)利用信息化的手段引导学生利用信息资源提高就业面

“十二五”期间,福建政府已构建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信息网络平台。在各级人才服务机构的信息网络平台提供毕业生政策、网上招聘、远程面试、指导咨询等服务功能。例如2011年福建省的省属人才机构就组织开展了“2011年春季IT人才网络招聘会活动方案”,首次让应届生线上线下互动,完成企业招聘。

各级人才服务机构应定期向大学生人才市场有效岗位需求信息,以便高校毕业生可以尽早地了解到真实、准确的就业信息,提高就业的成功率。同时,也为教育部门调整人才培养方向、优化专业设置提供决策依据。

(五)扶持引导大学生自主创业

国家目前大力倡导加强创业能力的培养,创建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让有扶持经验的相关多方加入,引导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以福建省为例,福建师范大学率先成立大学内的孵化基地,首批就引进了三家学生创业企业入校孵化。目前福建各大高校均在校园内开展校园“十大创业”项目评审,以扶持大学生创业为核心目标,以公益性为主要特征,有效整合各方资源,形成具备创业指导、创业培训和配套综合服务等各项功能于一体的大学生创业孵化平台。为大学生提供场地等支持,为对一些符合市场需求的创新孵化创业项目,引导组织产权项目交易。

总之,面对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激烈的就业竞争,大学生要调整好自己的就业心态和就业预期,正确认识自我,不断提高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高校也要以就业需求为导向,不断改进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发挥和完善政府和社会的就业指导服务职能。

通过全社会协同努力,为大学生就业提供全面有效的服务,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就能逐步得到有效解决。

(作者单位:中国海峡人才市场)

参考文献:

[1]尹蔚民.当前我国的就业形势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2012年3月8日.

[2]李印伟.试论班主任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及其充分发挥.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年15期.

[3]张秀萍,夏薇,韩经.发达国家高校毕业生就业机制及启示.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