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爱莲居珍藏名人信札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萧平 别署平之、戈父,室名爱莲居。1942年生于重庆,祖藉江苏扬州。1963年毕业于江苏省国画院。曾任书画鉴定之职于南京博物院十九年,1981年调江苏省国画院。现为江苏省国画院国家一级美术师,江苏省文化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兼东南大学,南京艺术学院、北京大学资源美术学院、南京农业大学、扬州大学教授,文化部艺术品评估委员会委员、江苏省美术馆鉴定顾问、南京博物院鉴定顾问、江苏省美学学会副会长、清代扬州画派研究会名誉会长、龚贤纪念馆名誉馆长、江苏省海外联谊会文化艺术委员会主任、江苏省政协书画室副主任、江苏省第七,八、九届政协委员。出版《萧平书画集》《笔墨春秋——萧平书画集》《墨缘——萧平书画集》《爱莲——萧平六十华诞画荷精品集》《萧平书法集》《中国水墨——萧平卷》《当代中国山水画坛十名家——萧平作品》《山水画传统技法解析》《人物画传统技法解析》《花鸟画传统技法解析》《龚贤研究》《倪云林研究》《娄东画派》《陈淳》《龚贤》《中国画》《鉴识傅抱石》等书画册和专著。参与编著《中华文物鉴赏》《珍宝鉴别指南》《六朝艺术》《国宝大典》等。
手札,即书信。是人们的一种通讯方式,是每一个有文字能力的人皆可为之的。然而,它又是一种简便的文学形式与书法形式,能够具备相当的史料或艺术价值。王羲之信笔两三行的便条,不是已经成了我们公认的国宝级的法帖了吗?
简便的形式,家常的内容(不外生活、工作、学问、交游),率性与自由便自然成了它的特质。因为如此,名人的手札成了研究其人品、学识不可或缺的珍贵而真实的资料;艺术家的手札,更可以在这小小的尺幅间,透露出艺术的天性与率真。
时代的变迁,生活节奏的加速,电子产品的普及,通讯的发达、便捷……人们由毛笔书写信札到硬笔书写,再到放弃书写。手札、书信成了行将消失的生活记忆,成了远离生活的文物艺术品。
笔者有感于斯,数十年来,在鉴藏实践中关注手札的收存,所得逾百,自明人到现代,已初成气候。此处所载,仅其中一少部分,多是近现代名家。中间有些是他们直接寄我的,记载着我与他们的一段段交往,那些已经过去多年的记忆,回想起来有着无尽的情味。那些载着各自性情特征的手笔,或古意盎然,或独标新格,或苍遒倔强,或朴质温厚……无一不是高雅隽逸的艺术珍品。公诸同好,以求共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