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巧抓地名赏读古诗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巧抓地名赏读古诗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地名入诗,在古诗词中实属常见。随便浅吟低唱,不难发现诗句中包含的地名。笔者尝试整理了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和《课标》必背古诗75首中,包含地名的古诗,发现地名入诗的现象还真不少。这些地名,有的与历史事件紧密相关,如“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有的抒发着思绪情怀,如“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有的则奠定诗歌的背景基调,如“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可见,古人将地名嵌入诗句中,不只是交代出一个地点,或描写兴衰变迁,或用来表情达意,或以此渲染情境。古诗中的地名,真不该被忽视。然而现实情况是,有些老师在古诗教学中,并不重视这些承载了许多意象、情感元素的地名,要么对其中的地名一带而过,视之为鸡肋;要么就是搬出一堆资料,把地名与地图建立一个关联,便认为足矣。这不仅是对地名入诗这一现象的忽视,更与巧抓地名这个赏读古诗的好方法“擦肩而过”。怎样才能在古诗学习中,引导学生紧扣诗句中的地名,读懂诗文、体会情感呢?

一、 联系背景,把诗歌读得更加厚重

地名入诗,绝不仅仅是为了给诗文定下个地理位置。在古诗中的地名,有不少与诗人所经历的历史背景紧密相连,带有深深的时代烙印。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被誉为“送别诗之绝唱”,诗文这样写道:“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朝雨初停,在渭城客舍旁的青青柳树下,诗人举杯为即将启程去安西都护府的友人饯行。要深切理解这临行劝酒中蕴含的深情,目光就要停留在“西出阳关”上。阳关处于河西走廊的西面,和玉门关相对,从汉代以来,一直是内地去往西域的通道。从军或出使阳关之外,在当时唐人心目中是令人向往的壮举。然而,阳关以西十分荒凉,朋友“西出阳关”,必然要经历长途跋涉的艰辛困苦,只身上路独闯荒漠,不免让人担心。临行前,这杯送行酒,既是诗人真挚友谊的感情琼浆,也象征着诗人对友人远行的惜别之情,更包含了前路珍重的殷殷祝福。“千言万语杯中酒”“劝君更尽一杯酒”,如若不知“西出阳关”的艰险,又怎能真正看懂王维的这首送别诗呢?

再看杜甫的《绝句》,这首诗写于春日的成都草堂。诗人眼见春意盎然,写下了这首有声有色的即兴小诗。“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一句中,上句写凭窗远眺西山雪岭,下一句写门前停泊东吴万里航船。如果不抓住句中“东吴”二字,学生心中自会有疑,终年不化的雪岭令人称奇,然而江上停泊的航船与之相提,岂不太过于平常?诗人为何要着意强调“东吴万里船”呢?有这些疑问很正常,倘若把“东吴”这一地名放入历史背景中,疑问自会消失。在教学这一片段时,我安排了以下教学环节:(1) 出示地图,找出成都和东吴所在位置,给学生以两地路程的直观认识;(2) 请学生汇报预习时,搜集的相关资料,了解杜甫创作这首诗时的时代背景;(3) 教师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适当补充“安史之乱”给当时社会带来的动荡,给人民带来的苦难。有了这些铺垫,学生再读这两句诗,知道了杜甫因“安史之乱”而远离家乡,漂泊多年,满腔乡愁;了解了东吴的地理位置,距离成都迢迢万里;也读懂了这“万里船”,能够在东吴与成都之间通行无阻,说明“安史之乱”快平定了,商业往来趋于正常;更体会到了多年战乱即将平定,诗人心里无比欢欣的情感。

二、 揣摩心理,把诗歌读得更加有情感

古诗是浓缩的精华,是精炼的艺术。读古诗时,不妨透过地名,揣摩一下诗人的内心世界,这对学生读懂古诗是大有裨益的。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他的“生平第一快诗”,诗文以强烈的“喜欲狂”之情,写出了诗人得知失地收复后的无比激动。在尾联更以四个地名相连,写出了诗人急切返乡的归心似箭:“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一句诗,寥寥十四个字,地名的快速转换,淋漓尽致地写出了诗人喜不自禁的心情。教学这一片段时,我着意引导学生紧扣地名,揣摩诗人的心理,从而帮助学生读懂诗人的内心,读出诗人的情感。

师:诗文的最后一句,你在读时有什么发现?

生:这句诗里居然有四个地名。

师:你带着大家圈画一下。

生:圈画出“巴峡”“巫峡”“襄阳”“洛阳”。

师:请自由读一读这句诗,重点关注这四个地名,说说你的感受?

生:我读的时候,感觉这四个地名一气呵成,这样充分表现出诗人的急切返乡之情。

生:我也是这样觉得,诗人从“巴峡”出发,终点是“洛阳”,他一句诗就写出了千里之外,这简直比李白的“千里江陵一日还”还要快啊!

生:我发现诗人的这四个地名不是随便写的。大家看,巴峡、巫峡、襄阳、洛阳,放在句子里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有节奏感,更容易表现诗人归乡的急切心情。

师:我同意你的观点,最后一句诗很工整,不仅地名对仗,大家还可以留意一下“即从”“便向”和“穿”“向”这两组词,它们把四个地名巧妙地串联起来,顿时,就让我们感觉“轻舟已过万重山”。(生读)

学生通过抓住四个地名,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感受他的心花怒放,从而产生了情感的共鸣。

李白的《峨眉山月歌》――诗亦有异曲同工之妙。诗中这样写道:“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诗人夜晚江上行舟,看着倒映在平羌江水中的月影,对友人的思念如江水绵绵不绝。“清溪”――“三峡”――“渝州”,三个地点的次第转换,不仅勾勒出诗人江上行旅图,也写尽了独自夜行的寂寞,和一路思友人而不得见的满腔惆怅啊!教学时,如果抓住这三个地名,引导学生体会李白在江上顺流而下独望月影,从清溪到三峡,再到渝州,这一路的孤独、这一路的思念,诗人的情感就能顺着诗文,流淌到学生的心里了。

三、 关注联系,把诗歌读得更为深刻

地名入诗,或许是诗人灵感所至、随手偶得,但若想让地名在诗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诗人必定斟酌再三,反复推敲,地名与全诗必定是融为一体,与前后词语联系紧密。我们若能抓住这内在的联系,必能助学生觅得读懂诗歌的妙法。

《题临安邸》这首诗,表现出诗人林升对南宋小朝廷不思收复失地的愤怒,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担忧。第二句诗这样写道:“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宋朝原来建都于汴梁(汴州),当时已为金人侵占,南宋小朝廷退守半壁江山,龟缩于杭州,却不思收复失地。纸醉金迷中,这些“游人”们简直把杭州当成了故都汴州,忘记了国仇家恨。诗人通过“杭州”与“汴州”的对照,不仅怀古,也在慨今:如果再这样大肆歌舞享乐,沉沦于奢侈糜烂的腐朽生活,那么,今日的杭州不久以后也要成为汴州啊!教学时,我指导学生比较“杭州”“汴州”,看二者之联系,体会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及其对统治者只求苟且偷安、对外屈膝投降的愤怒之情。

再看王安石的《泊船瓜洲》――诗:“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首诗中,出现了“京口”“瓜州”“钟山”三个地名。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抓地名之间的联系,把这首诗真正读懂。诗人北上进京,此刻站在瓜洲的渡口,放眼南望,看到了南边岸上的“京口”与“瓜洲”这么近,中间只隔一条江水。 舟行迅疾,顷刻就到。那么,他强调此二地之近,有何用意呢?由眼前景象,王安石不由想到家园所在的钟山,也只隔几座山了,也不远了。其实,一水长江,数重大山,瓜州至钟山,空间上的距离还是很远的,但诗人反以近写远,表达了对家乡的强烈依恋。“身未动,心已远”,大有急切返乡团聚之心啊!读懂这句,再看下句千古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便能深刻理解这淋漓尽致、喷薄而出的乡愁了。

地名入诗,是古代诗人心由境生的奇思、触景生情的妙笔,值得我们细细品味。读诗时,引导学生关注地名,会让他们的诗歌学习打开新的窗户,去感悟历史的沧桑变迁,去体会诗人的喜怒哀乐,去揣度诗人点睛之词的精妙运用。

(作者单位:南京市游府西街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