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海外修行觉知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海外修行觉知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小撮白领热衷出走海外,或短期修行,或长期隐居,不为贴上成功伪标签,只为自我的心灵成长。

希腊阿索斯,在2007年年底之 前,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还是个陌生的地方。

11月之后,2/3的小资都知晓了这个希腊东正教清修之地的存在,因为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的游记第一次在中国内地出版,名为《雨天炎天》,记录了1988年,村上春树在希腊及土耳其的旅程。他在阿索斯开始了一趟只允许男性上岛、条件艰苦的修行之旅。

很自然地,村上君把探访修道院的经历变成了“各大修道院吃喝住宿指南”,立刻令小资们欣然神往,仿佛再难吃的霉面包、再难爬的山路、再严苛的东正教规定都变得时髦起来。

“随着船在海面行进,油炸乌贼、泳装女郎、迈克尔・杰克逊、‘万宝路’广告等等迅速后撤变小,不觉之间消失了,一旦消失,就连那些东西是否存在这点都在我脑袋里变得大可怀疑。映入我眼帘的惟有坑坑洼洼的半岛海岸和岩壁。与此同时,海岸开始现出仿佛时间倒流回中世纪的庄严修道院――阿索斯!”

噢,天哪,这听上去多么布尔乔亚啊!

另类海外“镀金”

为什么要选择国外?有3个原因:一,离得远;二,语言不通,文化不熟,陌生感强;三,赶时髦。去国外修行要满足两个条件:语言要过关;独自在外的生存能力要过硬。

能做到这几点的,大多都已经有两把刷子,能在社会上混出个样子,如果他们要去海外修行,除了如小资对村上春树的追捧,还希望能给自己的人生履历多镀一层金,这层金子不是镀在学历上,而是镀在心态上。

“在去印度的时候就想过,肯定是要回来的。”国内著名的瑜伽会馆“悠季瑜伽”创始人尹岩对《新周刊》说。2003年春天,她在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突然决定放弃,一个人去印度学习瑜伽,追求心灵平衡,是国内近年兴起“海外隐居”的典型人物,只是尹岩的出走是短期的,她也从没想过要一直留在印度,“我从来没有想过就这么一走了之,只是想去寻找改善内在状态的方式,至于能不能找得到,用什么方式找到,在去之前我并不清楚,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我从来不是为了放弃而出走的。”尹岩回国以后,出版了一本心灵之旅的游记《菩提树下的阳光雨》,给很多生活及工作超负荷的白领、金领们提供了一条出路――去国外短期修行。休息够了,心理上充足电,再回来。

“其实要出走,有很多地方可以选择,为什么我没有选择去青海、,而是选择了印度,当时自己只想走得很远,把熟悉的社会、文明体系抛得远远的。每个人都可以选择自己想要的出走方式,最终的目的都是相同的。”尹岩说。她经常和悠季瑜伽的会员交流,很多会员和她很像:都很努力,在为生活和事业奋斗,个性都很完美主义,应该说,经济生活都相当有保障,是社会的活跃分子。但外在的所谓令人称道的一切,都是表象,处于这样一种地位和状态的人,都开始有了内视自我的趋势,从以前的向外付出,变成自我思考,为自己寻求更高的成长。“我觉得,现在的人从追寻成功变成了追寻自身成长,这是一种进步。”

海外修行并非有钱人的专利

只有达到某种生活标准的人,才有能力,也有想法要出国追寻心灵成长。尹岩觉得,这并非有钱人的专利,“只是普通人在做出这些举动,没有我们显得那样引人注目。”

没吃过西餐的就想无论如何也要和别人一样去吃一顿西餐,不会这么快想到还要给自己喂心灵鸡汤。“现在活跃在社会上的三代人,60年代的已经功成名就,70年代的都三十而立,80年代的有家庭的供养,总体来说物质上没有什么压力,因此人们就会开始思考:‘为什么不快乐?心里为什么还堵得慌?’想来想去还是觉得‘千好万好不如自己活得好’。社会上关于心灵成长的相关报道、书籍越来越多,社会思潮到了这一步了。”

除了像村上春树和尹岩那样,短期出走再回到世俗里来的,还有一类人,长期离开家乡,抛弃国内得到的种种光环,在国外过小老百姓生活。明星蝴蝶如此,作家张爱玲如此,近几年还有歌星杭天琪。这些人于去不复返,隐居起来,尹岩觉得要分两种看待:“一种是因为什么都达不到,愤世嫉俗而‘出家’,这不是真的放,而是拿不起来,这不是一种释然的态度,是性情使然;另外一种生存状态是什么都经历过了,觉知力和领悟力都很高,我觉得他们出世是一种很好的选择,是入世而出世。”

尹岩曾经在居住于法国时,看到一本《亚洲大趋势》的书,觉得不能错过世界的发展,毅然决定回到中国重新开始事业。这种离开漩涡中心的滋味让许多出国太久的人觉得不怎么好受。即使出国修行,也只是短期的,有时甚至是高调的,如同尹岩说的,“外在的东西放下来是还可以拿起来的”,对她这样的人来说,修行回来以后把原来的事业和影响力再拾起来,并不难。

“我觉得中国人就是聪明,经济才发展多少年,年轻人就都已经有了这样的觉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