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一号工程”实现“零”超载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一号工程”实现“零”超载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刚到那里时,到处是震耳欲聋的机器声,路上人都看不清,漫天粉尘,站几分钟,回来相互一看,大家都吓一跳,原来头发都变成了灰白色,眉毛、鼻孔也全是灰。”宿州市萧县平山口源头治超检测站的工作人员描述了当初刚去驻站的景象。

据介绍,平山口并非一个地名,而是位于萧县和淮北市交界的一片区域,202省道也经过平山口地区。源头治超开展之前,平山口矿区的石料生产厂有39家,27家在萧县境内,12家在淮北市杜集区境内。拉石料的货车来往于此,其中以六轴货车居多,超限超载率达100%,少则拉80吨,多则超100吨,达到150吨、180吨,而实际上6轴货车最高核载只有60吨。

这些超载货车每天拉着百余吨石料的超载车大量从这里运往皖北及豫东地区,沿途疯狂碾压着202省道及311国道等国省道路。超限超载货车的长期碾压,不仅给公路带来了致命损伤,也导致多起交通事故的发生。平山口地区源头治超成为安徽治超的“一号工程”。

环境恶劣 坚冰重重

2010年4月,萧县交通管理部门派驻人员进入平山口地区,组建萧县平山口源头治超办公室(即后来的萧县平山口源头治超检测站),开展源头治超工作。

源头治超工作开展之后,平山口地区车辆必经的两个路口均设置了关卡,属于淮北境内平山口地区的路口设置淮北市源头治超监控站,平山口地区在萧县境内的路口则设置了萧县平山口源头治超检测站,两个站形成“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态势。

据萧县平山口源头治超检测站(以下简称“检测站”)的工作人员回忆,初去时,环境特别恶劣,“我们租了几间民房,办公、吃住都在那里。粉尘无孔不入,尽管每天紧闭门窗,晚上还蒙着头睡觉,早上醒来被子上就有一层灰。”

检测站站长高永斌带领其他六名同事到达平山口地区后,首先对当地货源单位、货运车辆等情况暗自进行摸底调查,掌握了相关数据。此区域日产石料约10万吨,每天运送石料车流量600辆次以上,日运输量在4万至6万吨。当时来往货车以六轴重型车辆居多,每天的车流量达1600多辆。这些车辆大多是改装后的货车,车辆户籍90%是河南户,经过202省道,再向201省道、303省道、311国道等其他国省道延伸,货源有80%左右流向河南、安徽亳州等地。

“虽然我们进驻的地区属于萧县管辖,但以前也很少来这里,而且很多运输企业、砂场老板不理解,十分排斥。刚来时我们晚上都不敢出门。” 据高永斌介绍,在摸底调查的同时,检测站工作人员首先积极进行宣传,“要让当地货源企业和百姓知道我们是干什么的,为什么要开展源头治超工作。”前往一些石料场进行宣传时,由于不理解,很多运输企业、砂场老板拒不见检测站工作人员,甚至堵住执法车不让离开。

尽管前期的宣传工作开展很艰难,检测站的工作人员毫不气馁,坚持了一个半月之后,宣传渐有成效。为推进全省的源头治超工作,安徽省交通运输厅从全省范围内甄选出7个超限超载重灾区作为省级治超联系点,由厅领导定点负责,而平山口重灾区则成为厅长梅劲的治超联系点。2010年7月5日,省交通运输厅厅长梅劲在平山口地区的石料场调研时立下“军令状”:“我就是平山口这个治超点负责人,如果治不好,我引咎辞职!”2010年7月6日,平山口地区源头治超专项工作协调会在萧县召开,平山口地区源头治超工作逐步深入开展。

“四个制度”破源头治超“坚冰”

萧县平山口地区货运源头治超以“四个制度”为准则,以治超检测站为依托,将治超工作重心前移,对货运单位不分时段地巡查,对那些不听招呼的运输业户和货源单位,发现问题现场责令其立即纠正。“四个制度”即巡查制度、驻站制度、抄告制度、约谈制度。

萧县平山口源头治超办公室正是以这“四个制度”为法律武器开展源头治超工作,有力遏制了个别抱有侥幸心理的货源单位和运输业户进行违规装载运输。通过约谈,提高了运输业户和货源单位对治理超限超载的认识,改变了少数运输业户和货源单位一度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心态。

另外,例行巡查也成为源头治超工作必要的检测辅助手段。检测站工作人员每天对货运单位至少进行一次巡查,并对通过检测站点的所有车辆严密检测称重检查,24小时不间断工作,分三班轮流值守,车辆出场必须填写装载单。这种工作模式一直延续到现在。

目前,萧县平山口地区真正实现了“零”超载的目标和要求,一年多来,共检测检查车辆40余万台次,卸载山石约1.5万余吨,发放“装载单”约40余万份,返厂卸载约900余台次,复磅率达100%,车辆覆盖率达100%,“装载单”使用率达100%。六轴车辆所占比例由原来的90%降至5%,改型车辆也不见了踪影,现在路上所见的大多是四轴及以下符合国家标准的货车车辆。该地区属于萧县管辖的石料厂也由原来大大小小27家降至合法经营的16家。

政府支持是关键

“源头治超工作得以深入推进,除了法律法规的保障外,关键还有一条:政府支持、领导重视。”高永斌解释道,仅仅靠交通运输部门的力量,很难推进源头治超工作的开展,多部门联动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比如,某个石料场老板不配合,就可以通过公安部门停供炸药或工商部门不予颁发营业执照等举措,使他们不得不配合源头治超工作。

因此,检测站工作人员积极协调与当地政府的联系,凡遇到源头治超方面的问题,及时向当地政府分管领导汇报。每月会同乡政府分管治超负责人召开一次辖区内货源单位山石开采业主参加的源头治超工作会议,对个别货源单位和运输业户进行约谈,并经常与当地派出所、国土、供电等部门协调沟通,争取支持,互通相关信息,根据工作需要组织协调好与淮北市源头治超站、执法局的联系配合工作。

同时,上级主管部也门加大对平山口源头治超的科技投入力度,增添监控设备。目前检测站已为361台车辆建立了电子档案,完善检测称重工作日志和货运源头治超日报表,形成一套完善的工作管理格局,运输、装载、检测逐渐走向规范化、有序化。

源头治超工作取得进展的同时,萧县平山口源头治超办公室也升级为检测站,其中的运政执法人员也由开始的7人逐步增加到16人、21人,一直增至现在的30人;由租赁的几间民房,到新建16间宽敞明亮、设备一流、配套齐全、功能完善的标准化源头治超检测站。环境的改善和源头治超设备的投入也大大鼓舞了全体运政执法人员的热情和斗志。

队伍建设不放松

“萧县平山口的源头治超点是省交通运输厅梅劲厅长的直接联系点,我们检测站内配有摄像头监控,监控视频直接连到厅长办公室,梅厅长每天上班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查看我们这里的源头治超情况。领导的重视也让我们倍感压力,我们更要严格要求自己,时刻不能松懈。”高永斌告诉记者,除了做好日常的工作外,检测站还紧抓队伍建设和人员管理。

随着源头治超工作的不断深入推进,原有制度措施已远远不能满足管理需求。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人员年龄结构,自身素质层次不尽相同,管理起来难度增大。于是,检测站在原有制度基础上,又制定了二十多项新的制度和措施。

据介绍,检测站加大对职工的学习和引导,要求全体同志站在政治高度,开展好每一天的工作,检测站领导经常找个别同志谈心,及时了解他们的内心想法,有针对性地做好各方面工作。每月召开一次有全体人员参加的站务工作会议,及时总结工作中的经验与不足,调整思路。

接近两年的时间,检测站始终坚持每天上午8点交接班点名制度,利用点名之际总结过去一天的工作,发现问题,找差距,提出改进意见,安排布署下一班组的工作,并做出具体要求。站务管理半军事化,对人员上岗情况行为规范,站务卫生等,每天全面考核,考核结果记录在案,每月一次对照《萧县平山口源头治超检测站百分考核办法》规定的内容逐条核对,与补助费挂钩,赏罚分明,极大地促进了站内各项工作的推进和制度的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