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从“园丁”到“导游”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从“园丁”到“导游”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他们带我们去参观一个地方,或许,我看见树,你看见鸟,他看见草地,每个人所发现,拍的景色都不一样……我希望老师像导游……而不像园丁。”浙江省宁波市一名六年级的小朋友一篇《园丁和导游》作文,引起了广泛热议。

“园丁”的本意是指从事灌溉、施肥、枝节修剪等花草护理工作的人员。用该词比喻教师的前提是,将学生比喻为花草,将教师的教育工作视为护理工作,即“给予式”教育抑或“修剪式”教育,为学生提供知识的养分,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从教育最初形态来看,学生确实需要教师的这种情感呵护、生活帮助、知识教授以及习惯训练,毕竟这种“给予式”学习形式是其他学习形式的基础。然而,“园丁”的寓意本身表示了一种“单向”教育理念,学生是被动的,教师给予什么就只能接受什么,这就无法让孩子在社会情境的自我体验中理解“给予”的知识及其结构,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实际上,学生更多的是需要带有自我体验的知识认知过程。学生对已有知识的自我体验,会使他们更容易产生从“是什么”到“为什么”的跨越,使他们更倾向于对新事物产生新认识。

令人欣喜的是,这位小学生超越了“给予式”教育局限性的束缚,对所习得知识产生质疑。“‘园丁’这个词,真的适合老师这个职业吗?”正是来自心灵深处的这种质疑,使其以亲身的情景体验摆脱了旧知识,发现了新事物及新知识。在教育情景体验中,其完成了对“教师”的认知过程,对“教师”与“园丁”有了自己的认知,即将概念的内化过程引入到真实的文化情景中,形成了个体化的生命体验及其概念。这位小学生正是通过个体对现实教育过程的生命体验,通过比较和反思,对原先的显性知识产生了质疑。

从“不假思索写上:园丁”到“‘园丁’这个词真的适合老师这个职业吗”,再到“肯定还有!哈!我想到了:导游”,在以上思路的转折中,这位小学生通过质疑旧知识和创造新知识,对教师角色有了焕然一新的认识。不得不承认,这位小学生才是名副其实的教育理论专家,完成了找回自我的教育理念转向:获得—质疑—体验—创新。让我们更多地倾听孩子们的心声吧,他们需要的教育很简单:“我希望老师像导游,带领我们去游览各种美好的风景,而不像园丁,修剪掉我们的不听话的枝丫,最终让我们成长为只听话的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