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善教者 必善问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善教者 必善问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为了顺应现代教育教学发展新势头,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我们学校在县教育局教研室覃小平老师的牵头下,参与了教育部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广西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A类重点课题《小学数学“以问导学”教学策略的研究》的专题研究。 初步形成了本校“以问导学”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实施,对提高我校的课堂教学水平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一、“以问导学”的教学模式

问题导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质疑再探拓展提升

问题导引:教师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有导向性地设计出具体问题,或由学生自己设计也可,以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学生根据所列问题进行自主学习探究,解决问题。

合作探究:对于自己没有解决的问题(包括新提出来的问题)可以提出来小组内的同学共同解决。如果小组内还解决不了,可以在班上提出来共同解决。

质疑再探:教师引导鼓励学生深入思考提出问题,然后再进行探究。

拓展提升: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对知识与能力方面进行拓展延伸,以进一步提升。

二、运用“以问导学法”,促进学生自主探究

(一)“导引问题”促进学生思维

1、运用难易适当的问题,启发学生思维。思维总是从解决某个具体问题开始的,因此,课堂提问应适合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难易程度要适当,这样有利于启发学生思维。如《飞夺泸定桥》中,红军为什么要夺泸定桥?围绕“飞”“夺”二字,课文讲了哪些内容?红军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夺取泸定桥的?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进行阅读。

2、运用假设性问题,激发学生思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的要求,提出假设性问题,引起学生的好奇,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让学生去想象、去思考。例如,在学习《坐井观天》一课时,为了激发学生的思维,提出了这样一个假设性问题:“假如青蛙真的跳出了井口看到了天,它会说些什么呢?”实践证明,这个问题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大胆想象,积极发言。这种假设的情景,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加深了学生对“坐井观天”的理解。显然,假设性问题具有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3、运用多角度提问和开放性问题,发散学生思维。在基础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不满足于教材中已有的结论和方法,培养学生用创新的思维方法去分析、研究和解决问题。

(二)“自主学习”具有目标性 、积极性

1、“以问导学法”模式中的“自主学习”环节具有目标性。

教师在课前根据每一知识点,设置有针对性的导学提纲,提纲内容应围绕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明确重点、难点,问题应由浅到深,步步深入,体现知识的系统性,使学生的学习有针对性和目标性,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以问导学法”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学生参与和自主活动是课堂教学最基本的“权利”,不是教师对学生的恩赐,“问题式导学法”充分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第一:交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尽量少讲、精讲,有些问题稍加点拨,多采用启发诱导的方法,诱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操作去思考去交流,把教师的教学活动内化为学生的自主学习,从而促进其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第二:给学生自主质疑的权利。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李政道也曾经说:“遇到问题要敢于问个为什么,可怕的是提不出问题,迈不出第一步。”学生能够发现问题,并且敢于向老师提出来,这是他们刻苦学习,主动钻研的表现。“问题式导学法”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让学生在“疑”中产生问题,在“疑”中产生兴趣,只有“疑”才有思,只有“思”才能进出创新的火花。尊重学生独立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不信书、不信师的敢想、敢说的自主创新意识,使他们真正能够成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一代新人。

第三:学法指导,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质量。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金钥匙,是学生自主发展的关键。不懂方法,自主学习只能成为空谈。“问题式导学法”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充分进行了阅读的方法、观察的方法、操作的方法、比较的方法、迁移的方法、解题的方法、思维的方法等指导。

第四:“以问导学法”有利于创设自主学习的情境。(1)利用学生熟悉的现实情景、自然现象创设问题情景,特别是学生亲身经历的比较关心的或感兴趣的生活素材,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2)教材中设置了不少的“观察与思考”“资料分析”等内容,其中的讨论思考题可以直接创设问题情景,指导学生阅读、观察、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分析能力。(3)通过教师的实验演示或学生的实践操作创设问题情景,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例如:教师把两只同样的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向一只试管中通入空气,另一只试管中通入人体呼出的气体,让学生观察试验现象。教师可以提问:为什么空气吸入人体后再呼出就会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它在人体内发生了什么变化呢?这样就激发了学生进一步探究的兴趣。

(三)“合作探究”重视了学生的表达与交流和教师的精心讲解

1、重视学生的表达与交流

“问题式导学法”让学生根据自学提出的问题展开议论,表达各自的意见,通过相互交流使他们能相互启发,取长补短。这样,不仅活跃了学生的思维,还能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发表独到见解的胆量。

教师通过学生的议论及时了解他们的思维状况和学习情况,并进行适当的点拨启发。学生能自己议论明白的,教师就不必讲解了,学生给学生讲解更利于学生的接受,此时教师最好不要打断学生的思路,只扮演评判员的角色就可以了。

2、精心讲解非常重要

倡导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并不是要否定教师的讲解。因为就教学内容而言,并非所有的知识学生都能自学和探究。在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和讨论的基础上,教师一方面要根据教学的重、难点或针对学生无法解决的疑点问题进行必要的精讲,特别是一些难以理解的生物学概念、原理和生命现象,教师要灵活的运用挂图、板图、模型、实物及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手段,增强直观性、形象性,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另一方面,教材上较为概要或没有的内容,还有些以图代文的内容,教师也要进行必要的展开或补充。例如在学习“植物体内水分运输的途径”时,教师如果对“木质茎的结构”加以补充性的讲解,就可以使学生深入理解茎内导管、筛管的位置及作用,木质部、开成层、韧皮部三者的关系及位置也就迎刃而解了。

(四) “质疑再探”过程中积极肯定学生,鼓励学生“与众不同,标新立异”。

讲完新课后,教师启发,提问“你还有不懂的地方吗?学了今天的知识,你还想到了什么?”。这样容易打开了学生思维的闸门。一开始,学生可能不敢问,不善问,也可能问得太离谱,教师要积极肯定,并且鼓励他们,认可他们,小心呵护他们的好奇心,给与他们极大的信任,使他们有成就感,使质难问疑的兴趣更浓厚。

引导学生质疑再探,还要保护学生乐于争议的思想,积极引导学生缜密思考,大胆质疑,敢于怀疑和批评别人的观点和结论,敢于发表独到见解,鼓励学生“与众不同,标新立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