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沁入肌肤的经历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沁入肌肤的经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2012年年末,吾友孙海芳新作《这些字,那些事》经由甘肃民族出版社出版。

获赠时,她说:“我选了40个汉字,串联了自己的一些小经历,小想法,多提意见。”昨日挑灯夜读至凌晨,虽不敢说是字字珠玑,确是句句诚朴、毫无造作。细细思量,权且将此书归为“文化散文”较到位。

《这些字,那些事》是孙海芳借用40个汉字的出处、引申、演变,将她生活、工作经历的片段乃至兰州的一些历史民俗串接而成,书中旁征博引的资料能看出是下了功夫用心积累的。

她是从教十年的小学教员,文学硕士,说话时语速较快,表意直接,从文字中似乎都能找到她的性情。正如她自己所言:“个人印记太重了。”

中小学教师出书并不多,很多都是发表各种论文集,其目的是为了评职称涨工资为之。孙海芳在后记中说:“无所谓功利,就是想,在这三尺讲台上一站便是十年,一生里最美好、青春的日子在一根根粉笔一点点的勾画中悄然流逝。岁月被分割成若干个片段,一年,一个学期,一周,一节课,一个环节,忙碌着,恍惚着,日子就一点一点地溜走。意义的追寻,化作了文字。”一生中能有几个有价值的十年?如她所言,十年的见证满满地摆放在客厅里,过往的岁月有了见证,如此真实,可以触摸。

我曾有过做教师的经历。知道这不仅是一个拼脑力的职业,日常生活的琐碎,还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与体力。有时候一天下来,回到家便筋疲力尽,推辞忙碌,并不完全是借口,即使有想法,也常在现实生活面前显得苍白无力。这本书绝非一蹴而就,平素里的积累,图片的拍摄整理,想法的纠结矛盾,能在百忙中挤出精力,很是难得。

孙海芳的女儿年幼,不足两周岁,书稿将成之时,也是为人母最辛苦的时期,据她讲,繁重的小学教师工作,年幼的孩子,还要进行全脱产的研究生学习,这每一项都必须亲力亲为的任务之余,还要完成这本厚厚的书籍,给自己的生活经历一个交代,时间的安排,精力的分散,非此即彼的困扰一定是煎熬过内心的。她在文末提道:“心里都是愧疚。这样的感受,无法用感谢来形容,它憋屈在胸腔里,像一块无法释怀的巨石,压得人喘不过气来。”读之令人感慨。

孙海芳是老兰州,从小的家庭氛围促成的幼功是对本土文化的钟情与热爱,字里行间都透着她的家世与兰州本土的文化。卷二“立马悬蹄”中,她从日常生活中日日提及又日日忽略的方言词汇延伸开来,查找资料,企图从语言词汇中寻求历史渊源。“文献有限,但是不难看出,很长一段时间内,这里应该是少数民族统领的地区,而这些游牧民族,多以擅长放牧,如今的省会城市,在曾经的很长岁月里,地处尴尬,一边是长安城的物竞繁华,一边是策马驰骋的游牧边塞。无怪乎,边城的历史经历造就了特殊的方言由来,描写少数民族生活景象的词语在老百姓的言谈中一代一代流传下来,生生不息。”

以小见大,这样的方言词令读者心照不宣,在文字描述里,无数的片段景象像略写的镜头般一闪而过,最熟悉的老百姓的生活琐事,历史的过往,马背上的民族,画面感强烈。

卷三“窗”字中,她说:“兰州本土的窗户多为‘虎抱头’,窗歯多为‘步步锦、灯笼锦、冰裂纹、盘长类、龟背锦’等。”没有根深蒂固的生活经历,是断然写不出这样的话语来的。她的父辈是从事古建筑的工匠,日日耳闻目染的家风,镌刻在气质里,这是如何也更改不了的。“刀”字中,关于西北棍王王天鹏鲜为人知的经历,是长期生活在一起的人才能如此如数家珍的:“王天鹏去世后,因家境败落,祖父与其师兄李延志共同抬埋送葬,师母说:‘你们师傅用过的家当,你们自己去选,拿一件留作纪念,祖父便挑了这双刀,一把转赠于另一位亲属,一把留于今。”这是一个尚武的家族,民间杰出人物的细节传说在百姓家里,深刻隽永,真实可触。

家庭文化滋养着她,有一处,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她在“父”字中讲道:“2008年汶川地震之后,每天洗漱完毕准备上班,父母都督促警告我,要是再来地震,一定让学生娃们先走。”平常百姓人家朴实厚道的话语,让那句曾经经典的“领导先走”显得何等不堪。

细细读来,读者似乎都能感受到,这样民俗氛围厚重、极具兰州特色的家庭对孙海芳沁入肌肤的影响。

《这些字,那些事》中,个人印记较重的部分还在作者的工作经历中有所体现。小学教员的身份使得她生活简单,接触到的孩子较多。这些精灵般的孩子们,稚拙的语言,真挚的情感,都在孙海芳细腻的记载处随处可见。记录下孩子们“美善”的言辞,使得繁重琐碎的生活有了灵气。在卷二“记”中,有大量的学生话语:“今天谁来接你呀?我的哥的爷。”“红灯,你算老几?你凭什么管别人?”这些读之令人忍俊不禁的话语,没有日常点滴的体会是无法的积累的。

一些敏感的细节,总是被粗糙的生活磨砺的失去光泽,这便需要一颗善感的心、一双勤奋的手。

卷四中“愧”字,选录了一个生动的片段,读之,画面就在眼前,一个愤怒的女老师,顽皮的孩子,真挚的情感,温馨的画面,这些都是文字给予我们的真切感受。

读罢此书,除了文字,文中插图也使读者印象深刻。所选插图均是作者学生涂鸦之作,天真童趣尽显其中,世界上最能打动人的就是未经雕琢和染污的纯真,学生将自己对汉字的解读融入图画中,或是诗作,或是漫画,厚重的汉字在孩子们笔下生气勃勃,成了一个个灵动的小故事。这与她的教学理念紧密先关,她说:“不得不承认,汉字是有温度的。她像一幅画,从细节处讲述着远古走来的记忆;她像一首诗,喃喃自语般地诉说着与自己有关的印记;她更像一位博学多识的老人,用自己厚重的经历,讲述着被我们日渐忽略着的过往……工具论的人,仅仅将汉字作为一种工具,将汉字简单工具化……这样的转变,我是断然不能接受的。如果我们这些以字谋生的人都断然将汉字简单化,中国汉字文化的出路必将断代。那些字字珠玑的财富,会在我们眼前悄然无息且大而皇之地闪过。遗失祖宗留下来的财富,是一种罪过。”书中的文字里,散逸出与孙老师年龄不符的责任感和厚重感。是的,汉字的简化减掉的岂止是笔划,而是对汉字的产生和传承乃至古老文化的破坏。

从书中可以读出,于孙海芳而言教师不仅是个工作,是个“饭碗”,更是一种责任,正如书中第190页孙海芳写道:“这个职业如今很被动,有人说,‘它更像个衙门,老师们都不在学校里。’老师们钻营逢迎,学生从最初的阶段看到的是老师的‘低头’,给教导主任的‘低头’,校长来视察班级情况时的‘低头’。是领导就得卑微,学生们一定想,‘平时耀武扬威的这个家伙,为什么会瞬间变得如此卑贱?’它从发展的一开始,烂在了根上。记得一次去一所小学听课,上到六楼的途中,一排排学生似木偶般听话,站着敬礼一动不动。‘乖巧’得有些令人恐惧,是谁教会了这些孩子如此‘规范’?尊敬和敬礼不是一回事,规矩和奴性就差一步。”文中的思想有着青年人特有的愤怒,即使不够成熟,也是认真思考的结果。

作品中也有她从教的纠结、思索。卷四中“愧”字中,从教十年的正常的职业倦怠就有所体现,“我每天的任务就是布置作业,批改作业,追着学生要作业,批评不按照我的要求走路的,说话的的孩子。考试,批评,功利的比赛,虚伪的夸奖。我们要求我们的学生说同样的话,写一样的作文,拥有一样的答案,我为自己无法改变的现状感到羞愧”。工作与生活中十有八九有不尽人意之处,她将自己真实的感受笑侃着以“我自己都是杨四郎”的形式展现出来,“阳光下最光辉的职业”就不再假大空,透着浓浓的人情味。

印记体现之三,个人的生活体验。孙海芳喜欢有意思的人,记得一次聊天,她说:“什么叫成功人士?有豪宅,好座驾吗?这样的人太多了,现在不缺这样的人,缺少的是有意思的人。”这本散文集中,很多地方谈到了她所谓的“有意思”。卷一中的“歌者”,一个灵魂丰富的人,也是一个灵魂受着某些念头煎熬的人,“精神也是分阶级的”。有些人就是能在拜金如此盛行的当下,坚守理想,做我们仰望着却做不到的有意义的事情。

“香”字中提到的药香师傅,是她独行时在路上认识的人,住在师傅家里,跟踪拍下他制作藏香的过程,并且成为至交。

“梦”字中唯心的画面,像一个踽踽独行的女子在呐呐自语,诉说着心理体验。在“行”字中,很少景观的细致描写,都是随想,夹叙夹议,大多都是触景生情。“车在平坦的公路上驶去,路灯暗淡,旁边少一个懂人情的书记,或者少一个谙世事的姐妹,或者少一个有趣味的伴侣,或者一个说粗话的兄弟。这个人让我充满失望,没有找到一个主观或者客观一起同行的人,与不加修饰的热情。”没有合适的可以精神交流的伴侣,便独行游历,在一个人的回忆里,留下一触即痛的隐患。她说:“最难过的是夜晚,洗手间的水箱总是莫名其妙的响起,在凌晨。妄念总是使我意念混乱,起身戴上师兄送给我的佛珠,打开电视,打开所有的灯箱,还是害怕。”“晚上,一个人睡在大床上,听变天后的拉萨寒风呼啸,发短信:刮风了,你怕吗?”“下车后,藏族裁缝罗布陪我找到了他认为安全的明湖宾馆,并嘱咐我,如果再做噩梦,就打电话给他。”没有无所谓的大无畏,女性的脆弱在貌似坚强的独行背后,如此真实。

生活,阅历是一笔巨大的财富。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个人的成长,也在某些方面制约着进步。《这些字,那些事》的作者刚过而立之年,经历尚浅,所感、所触皆是最阳光、乐观的孩子,用她自己的话说:“从学校出来又进了学校,是半个社会人。”阅历所限,使得这本书多为阳春白雪的想象及女子感性的幽怨、嗔怒。文中除了学生、想法、女子的情愫外,深刻的社会思索、独特的个人见解体现不够,略显单薄。一些思想、见解尚未完全成熟,有待商榷。

希望孙海芳多感受、多体验、多读书,在属于自己的道路上渐行渐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