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易被误诊的带状疱疹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易被误诊的带状疱疹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带状疱疹是一种常见的同时损及神经和皮肤的病毒性疾病。此病以中老年人居多,40岁以上者几乎占了3/4。

皮肤损害及伴随的神经痛是带状疱疹的两大特点,但该病也常可引起身体重要脏器如心脑等的严重并发症,甚至可致死。国内外文献均有带状疱疹并发心肌炎、急性心肌梗死、心跳骤停、心源性休克或猝死的报道,尤其是以往有冠心病、糖尿病和高血压病史者并发风险高。有人分析,猝死可能是由于剧烈的疼痛引起严重的心律紊乱所致。因此,无论患者还是医生,千万不要仅仅把目光锁定在皮疹和神经痛上面。老年人患带状疱疹一定要注意重要脏器的监测,同时还应加强自我保护意识,主动及时地告知医生以往的慢性病史,有条件者最好住院治疗。

正确判断,远离误诊

然而,约2/3的老年患者重要特征是神经痛先于皮疹,且年龄越大这种几率越高,两者出现的间隔大多在1~2周。因此,若出现一侧躯体疼痛而又没有出现皮疹,就很容易被误诊。比如,上肢的疼痛常被误诊为颈椎引起的臂丛神经痛;胸部的阵发性疼痛被误诊为冠心病或肋间神经痛;腹部的剧烈疼痛因缺乏明显的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等体征,被误诊为泌尿系结石或肠痉挛等;前额部的疱疹出现前,患者先感到偏头痛、眼痛、结膜充血、流泪、视物不清等症状而被误诊为青光眼或其他眼疾;耳部的疱疹因先期出现耳鸣、听力下降、眩晕头痛和恶心呕吐等类似颅内压增高症状,易被误诊为颅内疾患。

要避免误诊,首先要提高对带状疱疹的认识,有下列征象者应引起注意:

发病突然,发疹前可有低热、乏力、全身不适等轻微全身症状及患处皮肤针刺样或烧灼样疼痛,疼痛剧烈时可能被误诊为急腹症等疾病。

好发部位为胸部(肋间神经分布区)、额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其次为颈、腹、四肢等处。

皮疹特点为成群的绿豆至米粒大小发亮水疱,基底发红,沿周围神经单侧分布,排列呈带状,各群水疱之间皮肤正常,水疱约1~2周破溃,结痂或吸收干燥,脱痂后遗留色素沉着。个别严重者可泛发全身,称泛发性带状疱疹。

神经痛为本病的特征之一,呈阵发性,针刺样,烧灼样或感觉过敏。疼痛的程度随年龄增长而加剧,老年患者疼痛剧烈,甚至难以忍受。

病程3~4周,罕见复发。老年患者约有半数于皮肤消退后遗留神经痛,常持续2~6月或更久。

其次,详细询问病史认真细致的体检。带状疱疹患处常首先出现红斑,很快出现粟粒至黄豆大小丘疹,簇状分布而不融合,继之迅速变为水疱,疱壁紧张发亮,疱液澄清,外周绕以红晕,各簇水疱群间皮肤正常,皮损沿某一周围神经呈带状排列,多发生在身体的一侧,一般不超过正中线。

再者,加强医患沟通,观察病情发展,如治疗未见好转者或症状加重者应加强检查,考虑其他诊断。

“早”治为先,不要“雨后送伞”

带状疱疹在治疗上特别强调一个“早”字,有些学者认为抗病毒治疗的最佳时间是在出现症状后的72小时内。现在有效的抗病毒药物虽然很多,但大多数病例却错过了最佳的用药时机,此时病毒已大量复制繁衍并造成严重的神经炎症,有人形容滞后的治疗犹如“雨后送伞”。老年人患带状疱疹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即皮肤症状虽已消失,但后遗神经痛迁延的时间仍可以很长,大多为数月,少数可达1~2年。这主要是由于未能在发病的早期得到有效和及时的治疗,老年人神经修复功能较差,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同时要注意,中老年人一旦出现一侧头面或躯干不明原因的急性疼痛而暂时又未发现皮疹时,应及时去医院诊治。在排除其他情况后,必须考虑到存在带状疱疹的可能性,此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不失时机地用药,如西咪替丁和潘生丁等,边用药边观察。一旦确诊后,可立即进行抗病毒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有阿昔洛韦或万洛韦等,能缩短发疱及结痂时间,抗病毒效果好。此外,中成药六神丸、紫金锭、南通蛇药片、云南白药、冰硼散等用醋或酒调糊状,外敷于患部,也有止痛、促进结痂等作用。配以其他药物对症施治,这样可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和防止后遗神经痛的发生。

感染也是带状疱疹的一大诱因。老年人及免疫力低下者应预防各种疾病的感染,尤其在春秋季节,寒暖交替,要适时增减衣服避免受寒引起上呼吸道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