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颈肌功能锻炼配合针刺理疗改善颈椎失稳的疗效观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颈肌功能锻炼配合针刺理疗改善颈椎失稳的疗效观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探讨颈肌功能锻炼配合针刺理疗治疗颈椎失稳患者的疗效。

方法:采用颈肌功能锻炼+针刺+理疗治疗。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5%,2年内无复发,对照组1总有效率85%,2年内复发率15%,对照组2总有效率60%,2年内复发率40%,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颈椎失稳用颈肌功能锻炼、针刺、理疗联合治疗,症状改善明显。

关键词:颈肌功能锻炼 针刺 理疗 颈椎失稳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4-0334-02

颈椎失稳是颈椎病发展到中后期时比较严重的颈椎现象,X线下颈椎移超过2mm,累及其肌肉肌力下降,颈椎活动度加大、稳定度下降[1]。治疗时以中医的颈肌功能锻炼联合针刺、理疗近远期疗效最稳定,笔者以不同治疗方案的3组病例为研究对象,将治疗经过和体会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1月-2013年12年,颈椎不稳患者80例,性别男46例,女34例;年龄47-67岁,平均年龄(50.2±1.1)岁;病程3-15年,平均病程(6.5±0.3)年;其颈椎病类型交感型22例,椎动脉型45例,神经根型13例;医生提出治疗建议,患者根据自身意愿选择,再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3组,3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治疗组40例采用颈肌功能锻炼+针刺+理疗治疗,其余两组各20例,对照组1采用颈肌功能锻炼+针刺治疗,对照组2采用颈肌功能锻炼治疗。

颈肌功能锻炼:仰卧曲颈、俯卧伸颈,坐位抱颈后伸,每个动作以最大力坚持10秒钟,短暂休息作下一个动作,每次作20个动作,每天进行3次,每疗程连续10天,休息2天,坚持6个疗程。

针刺治疗:取两侧风池和颈夹脊穴,肩外俞、天宗、秉风、后溪、曲垣、手三里,每次取5-10穴,每天间隔取穴,得气有针感开始留针[3],每次30 min,10天为一疗程,休息2天后继续下一疗程,共治疗6个疗程。

理疗方法:采用中频治疗仪,将敷料置于患处皮肤,导头放于纱垫上,输出电流5mA,每次20分钟,每天1次,10天为一疗程,治疗6个疗程。随访2年。

1.3 观察指标。治疗前后在颈椎过屈、过伸位分别拍X线片,测量椎体水平位移和角度位移。

1.4 疗效标准。患者的症状、体征、颈椎位移总积分。症状体征评分以《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4]标准为准,痊愈:头、颈等疼痛不适消失,颈部功能正常,日常活动积分下降90%;显效:头、颈等疼痛不适明显改善,颈部功能基本正常,日常活动积分下降70-89%;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总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

1.5 统计学方法。将结果用SPSS 13.0和卡方13.0软件包进行处理,计量数据以±表示,组间差异用t表示,计数资料用%表示,组间差异用X2表示,P

2 结果

治疗前3组的水平位移和角度位移差异不明显;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1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2,对照组1与对照组2比较,P=0.03

2.3 复发率比较。治疗组2年内无复发,对照组1复发3例(15%),对照组2方法8例(40%),治疗组与另2组比较,X2=15.811、30.826,对照组1与对照组2比较,X2=3.332,P=0.03

3 讨论

本研究以颈肌功能锻炼和针刺、理疗的疗效作为观察点,治疗组三种治疗方法联合应用,治疗的总有效率达到97.5%,2年内无复发,比治疗前水平位移回缩1.6mm,角度位移缩小8°;比对照组1的总有效率高约12%,水平位移差值0.4mm,角度位移差值2.3°;比对照组2的总有效率高约37%,水平位移差值1.9mm,角度位移差值4.6°;而对照组1与对照组2比较,总有效率差25%,水平位移差值0.5mm,角度位移差值2.3°。从结果得出,加用针刺治疗,颈椎失稳情况改善更好,而治疗组又加用理疗,维持颈椎的内在力学平衡效果更好。

参考文献

[1] 张建新,尹鹏.颈肌功能锻炼配合针刺理疗改善颈椎失稳35例疗效观察[J].福建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23(4):52-54

[2] 尹鹏.颈肌功能锻炼配合针刺理疗改善颈椎失稳的疗效观察[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1,6

[3] 郜志广.针刀结合脊椎矫正治疗上颈椎慢性损伤的临床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0,5

[4] 郑淑燕,张夏琳,潘钮,等.等长收缩训练治疗下颈椎失稳交感神经症状的效果[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3,19(3):269-271

[5] 陈青,龚志贤,张月娟,等.小针刀治疗早期退行性下颈椎失稳症的临床观察[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31(5):6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