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新课程背景下阅读教学的悟性探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新课程背景下阅读教学的悟性探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新课程在遵循学生全面发展的原则下,注重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具体过程,强调合作探究、自主学习的重要性,从而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而语文教学尤其是在阅读教学中我们所提倡的“悟”性,它摒弃立竿见影的功利企图,致力于发展语文的内在素养,正好与新课程有非常密切的联系。

“悟”是上天赋予我们与生俱来的天性。山川自然,社会人生,历史文化,从懵懂无知到涉世渐深,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参悟世间万象,进而升华宏大的精神硕果。“悟”从“吾”从“心”,二者互为依存,密不可分,心灵探寻的旅程总是与自我前行的脚步如影随形的,不思无以自立,我思故我在。这好比穿越岁月的河流,淘洗了又拣拾,舍弃了又打捞,然后才能收获闪光的金子。事实上,我们每个人的一生唯一不变的身份就是读者,开卷读山川,静思有雅趣,静观自得的人们始终与心灵的阅读结伴而行。

“悟”这种个人禀赋的客观存在,就决定了培养和开发的现实意义,同时也为我们现阶段的语文教学提供了新的良机和思路。

有经验的作家说,好文字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悟”出来的。滋养我们心灵的文字,好比流淌在水泥地上的清泉,让我们疲惫的心灵呼吸到一丝自由的气息。作为灵魂的风景画家――作者,要想在读者心里筑起巍峨的思想丰碑,建起富丽的精神大厦,一刻也不能没有悟性。有时作者思索的时间越长,笔尖上就会滴出血和泪来,而这血和泪往往来源于作者对生活潜移默化的感知和对生命存在方式最细微的体悟。对读者而言,“悟”性也同样不可缺少。阅读与写作本身是一环相互扣合的链条,无论语言流变在生活层面上留下的印痕,非功利的审美0还是高层次的文化传承,都离不开读者与作者沟通与互动的桥梁――作品,而这心灵的沟通与互动,很大程度上说就是读者情感品质的培养和“悟”性的历练。因此,在新形势下重视语文学习的“悟”性培养,既符合阅读教学的现实,又是语文的真正出路。

一方面,“悟”性阅读可以让我们的老师从冗繁的课堂讲解中解脱出来,真正实现教师在教学中居于主导的角色定位。长期以来,我们一些老师总是习惯于自以为是的宣讲,根本不考虑学生的接受心理和求知兴趣,总是试图用自诩为阳光般的演说来驱散他人心头的迷雾,殊不知在不知不觉中包办代替地做了很多事情,完全忽略了学习过程中自我修补、自我完善的客观事实,结果事与愿违,费力不讨好。“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是一句耳熟能详的古训,可是这“勤”和“苦”的精神气质,如今我们只能隔着遥遥时空回望,在新时代学子身上却很少能看到这方面的意志品质,甚至很多时候我们根本不作类似的要求。“悟”好比心灵的舞蹈,精神的体操。对我们今天的学生而言,“勤”,在时间上应该表现出流线型的过程操作,不懈怠,不间歇,不离不弃,一以贯之;“苦”,就要在意志上表现出坚韧不拔的个性追求,不投机,不取巧,迎难而上,才能排除障碍,这是悟性阅读必备的精神素质。

另一方面,一个人的“悟”性发展始终遵循润物无声的认知规律,体现阅读者自我选择、自我发现的渐进过程,是终身学习的最有效的途径。同时,在发展学生多种兴趣的同时,“悟”性阅读还可以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学科定力,真正把语文学习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并伴随生命的始终。“悟”不仅可以见证个性化的阅读模式,而且包含了每一位阅读者心灵成长的过程,与急功近利的学习方式有本质的界限,充分体现了探寻问题的过程之美。阅读的时候,有些东西虽然在当初看来模模糊糊,与我们的心灵若即若离,在日积月累的漫长追寻过后自然又有它回归的过程,等到有朝一日便自然化作我们心中一份触手可及的梦想,可是这份心灵的喜悦并不完全取决于课堂之内,而是融于一个个细碎的里程碑式的生命阶段。“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句话它所包含的意义也许我们都懂,但是所涵盖的非字面的意义我们却未必知晓,我们总要走遍千山万水,经历人世的酸苦之后才会明白其中的真味;“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不仅真实地为我们再现了诗人王之涣登临鹳雀楼时的所见所感,在以后的岁月里它给我们更多的却是如何超越自我的某种启示。生活就是语文,这话很值得我们提倡。春夏秋冬,走过四季都有诗;酸甜苦辣,人生百味皆成文。循规蹈矩地专注于语文课堂的同学,如果对精彩的社会现象熟视无睹,结果对文字的感悟和运用根本无法与热心于生活的每一个细节的同学一比高下,郎便后者对课堂没有太多的投入,可他毕竟做了生活的有心人,学问的苦行僧,自然能够品尝到鲜美的语言之果。也许这正是“悟”性阅读在时间上所折射出的距离之美,是真正钟爱于阅读的人能够达到的至上境界。事实上,阅读者最可贵的地方就在于具有见微知著的秉性,以所见知所不见,以有形知无形,这天然生成的素养是破解一切未知之谜的前提,是实现自我生存技能最隐秘最有效的手段。当然,对于语言学习而言这“悟”的功夫往往在课堂之外,它是学生走出课堂学会独立思索,然后丢开教师这根拐杖蹒跚学步0信心百倍地走完自己未竟的旅程最现实的写真。

就较高的阅读层次而言,“悟”性阅读常常以有限的课堂和书本为依托,以宇宙和生命为参照,冷静客观地表达人类对自然的敬畏,以及对独立颖悟的期待。一位外国诗人说,作者是捕捉自己心灵的猎人。事实上,阅读的过程也是读者捕捉自己心灵的过程,只不过这是心与心的较量,是情感与理性的拔河。这心灵的拔河,有时相持日久,胶着缠绵,甚至频频换位,让作者的情感和思想的天空无限延展,变幻成永恒的经典和美丽的传奇。一个人对文字的领悟,实际上是它对人生和社会的感知,这一隐性的渐进过程,表现得自然而然而从不中断,一切都那么顺乎逻辑,勿需外力的迫使,也不用他人刻意的提示,就如同每一个东升西落的日子周而复始地来回,然后碎琼乱玉般地堆叠成心里神圣的精神殿堂。从前,陶渊明读书就很值得我们寻思:“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他从阅读中寻求世俗之外的快乐,真正把阅读当作一种难得的精神享受,文字就是他心灵饥渴时最好的餐饮。我们从这“会意”中的“欣然忘食”看到了陶渊明在漫漫的心灵求索之后,把心完全融化在文字里,与另一颗心灵奇遇的过程,这便是阅读给他带来的无与伦比的幸福。在文学的百花园里,作者常常将没有说出的东西变成极富魔力的东西,以此吸引众多的读者,被吸引了的读者借助作品生成自己的感受,作品就变成点燃读者心烛的火燧。这样,读者借助作者的院墙,充当自家的牵牛藤架,借助作者的光焰,反照自家的明媚。这“悟”性阅读,用心灵净化了心灵,用思想拓展了思想,从而使作品变得丰富而绵长0永恒而伟大。

“悟”,需要包容的胸襟和善感

的心灵,它强调视角的细微深远和思维的灵动活跃。我们常说小阅读中有大境界。心灵的浩瀚,想象的奇伟,让作品开出灿烂的语言之花,结出鲜美的思想之果。欣赏那些富于创造美质的新词妙语,让人心旷神怡;品读蕴含哲理的名言佳句,我们的言行就会更加规范,永远沐浴着理性的光辉。读《我的空中楼阁》,我们仿佛在欣赏一幅立体的山水画卷,聆听一曲动听的自然的歌吟,心灵经历着一次芬芳的精神之旅。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是文学作品最活跃的因素。渗透在作品中的种种情愫,细微的,崇高的,有的似涓涓小溪,有的似长江大河,让我们感悟着沧桑心灵最美的变奏。《我与地坛》中,史铁生用他沧桑的生命历程浓缩了关于人世生括的种种至真至纯的感悟。读类似的作品,如果我们没有一颗多情善感的心,如果不经历时间之河的淘洗,是很难与作者产生心灵的默契的。情境是文学作品的生命。作者在写作时,往往通过对人事物景的巧妙组接,为读者创设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这些画面恰似一处处道德的居所,一个个灵魂的驿站,读者在这里驻足小憩,流连沉思,从浮躁中趋于沉静,在无助中获得新生。

很多时候,我们都希望与颖悟牵手,与山重水复之后的顿悟邂逅,但柳暗花明之后愉悦的心灵体验往往需要在漫谩岁月中“发酵”,然后才能酝酿出甘美可口的琼浆玉液。“悟”,需要时间的磨砺,需要一颗专注持久的灵魂。苏轼说,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有些作品表面看来荒唐蒙昧,也许蕴含着常人不能超越的大智慧;阅读时的迷惘混沌,需要我们执著地走出晦暗的迷宫才会豁然开朗。司马迁、曹雪芹、雨果、梭罗、巴尔扎克……这些在当世几近破碎的名字,当历史的书页在不知多少个岁末的黄昏缓缓地翻过,我们才会在某一个灿烂的黎明嗅到它文字的清香,感受到那个时代扑扑跳动的温度。妙趣需要等待,奇迹需要坚守。也许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很小的时候老师就让我们在“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的朗朗书声中开始了心灵的远征,但是那时无论老师要求有多么严厉,对我们的用心有多么良苦,我们幼小的心灵对那美丽的《三字经》的理解都是艨胧的,不清晰的,甚至根本不懂其意,但这并没有减少我们对文字的热爱,也不影响我们未来的造化。相反,随着生命一天天成长,从前那些犹如雾中花、水中月的东西,它们的轮廓逐渐清晰起来,以至深懂它的个中韵味,并越来越显现它潜在的价值。当初,这不求甚解的阅读毕竟让我们兴味十足,为我们一生的追寻开启了具有重要意义的航程。生命在运动中,智慧在思悟中,人类的历史往往是在大喜大悲之后,才有大彻大悟。

用耳朵阅读,那是在聆听世界对心灵的探问;用眼睛阅读,那是在丈量通向心灵的旅程;用“悟”性阅读,知识经验的积淀。心有灵犀的触发,心灵就是整个世界,它让我们重返阅读的本真,直抵心灵的胜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