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基于AHP模型教师幸福指数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基于AHP模型教师幸福指数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针对国内外教师幸福指数评价相关研究,结合当今社会所处的特殊阶段,阐述了教师幸福指数的概念和意义,且以马斯洛层次理论为基础,以层次分析模型为手段,构建了适合于当下的教师幸福指数评价体系,最后将该评价体系应用于实践中,实践结果表明该评价体系具有一定的实用意义和参考价值。

关键词:教师幸福指数 AHP 日重现法 马斯洛层次理论

1 幸福概念及教师幸福指数研究现状

“幸福”在人们的印象中是一种极抽象的概念,有时候人们会觉得它离得很远,有时候又觉得它就在身边,有人用“像蜜一样甜”来形容“幸福”。人们对“幸福”无比虔诚,一直契而不舍地追求着“幸福”。在现实生活当中,人们对幸福的理解各不相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幸福观,如武侠小说中“爱情至上”的幸福观,又或者是现实世界“金钱至上”的幸福观,总之,在不同的环境,不同的人群对“幸福”的理解是不同的,因此要准确地度量“幸福”更是天方夜谭[1]。

教师作为社会群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其幸福感的评价与居民幸福感评价基本相似。国内学者对这方面的工作也做了很多研究,如周东提出的高职院校青年教师职业幸福感研究[2],张日颖提出的高校教师评价体系与教师职业幸福感之相关性研究[3],蔡玲丽提出的高校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及增进策略[4]。这些研究都从不同的角度对教师幸福感进行研究和探讨,但是他们均有一个共同的不足就是没有构建教师幸福感的评价体系,也没有对幸福指数进行度量。

本文以AHP模型为手段,提出了基于ahp模型教师幸福指数评价指标体系,给出一套合理的教师幸福指标评价体系和教师幸福指数的科学计算方法,从数量分析的角度对教师幸福感进行评价和度量,将非结构的事物转化非半结构化模型,这样更有利于教育管理部分对教育工作的管理与展开,也有利于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

2 教师幸福指数构建的意义

教师幸福指数的构建充分体现了当今社会提倡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传统的教师管理模式是以教育管理部门为主体,采用权利、控制、行政命令的管理手段的非人性化的模式。而教师幸福指数管理模式是以教师的主观感受为主体,体现民主管理的思想,从以政府为主向以人为本转变,这种模式意味着教育管理部门的管理模式从“约束和控制”向“服务与亲民”转变,从而体现了人民教育为人民的基本思想。此模式可以促使教育管理部门对教师需求做出灵敏的反应,进一步提高其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教师幸福指数的构建是当今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教育事业进程经历了几十年的快速发展,教师经济水平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问题,如人际关系冷漠,教育资源分配不平衡等。这些负面问题若是得不到有效解决将会影响国家教育事业的稳定与发展。而教师幸福指数的引入,将有效地帮助教育管理部门通过寻求社会的公众力量来共同解决负面问题,并且还可以通过教师幸福指数的度量和追踪,可以有效地帮助教育管理部门及时地掌握本地区教师所关注的热点问题,寻求合理解决问题的手段、方法和进程,从而为国家教育决策机构提供科学依据。

3 教师幸福指数指标体系的构建

3.1 教师幸福指数的构建原则 科学的统计方法和评价体系可以帮助人们提高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因此在研究教师幸福指数的构建和评价指标体系时,人们应该遵循指标和指标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其总结如下:

3.1.1 普遍性和不可重复原则。就教师幸福指数及指标体系中的各个统计指标对研究对象所反映的内容来说,应该做到既不重复也不遗漏。重复工作会加大统计工作量,增加社会浪费,模糊各指标的独立意义,严重时还可能造成评价信息的失真。

3.1.2 可计量原则。可计量原则就是所设置的指标能够量化,即尽可能地用数量来衡量。教师幸福指数指标体系中的主客观指标可以采用量表的形式使其量化,即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应该将能够量化的指标选入指标体系,这样有利于对获得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这也是构建教师幸福指数指标体系的主要目的之一。

3.1.3 可比性原则。在构建教师幸福指数指标体系时要考虑到指标的可比性,当前教师幸福指数指标的研究很难做到横向可比,即每个地方都是设计只满足于本地区的教师幸福指数体系,因而地区与地区之间的所构建的教师幸福指数的指标没法放在一起比较。本文所设计的幸福指标适合于大多数地区,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3.1.4 层次性原则。层次性原则是指构建的幸福指标体系要具有较清晰的层次,如本文的指标体系共三个层次,每个层次具有各自的子系统,各子系统又包含具体的指标,从而展现一个清晰的完成指标体系。总之,层次性原则就是要有鲜明的层次,清晰的架构。

3.2 AHP层次模型 层次分析法(简称AHP)是美国著名的运筹学家T.L.Saaty于上世纪70年代提出来的[5]。它是一个将人的思维数量化、层次化的过程,不仅可以简化系统分析和计算,还有助于决策者保持思维的一致性。它以数学的方法为工具,为系统分析决策与控制提供定量的依据,是处理多目标、多因素、多层次的复杂问题,和进行决策分析的一个简单有效的方法。AHP建模大体分为以下4个步骤:

步骤1:明确问题,建立递阶层次模型。步骤2:构造判定矩阵。步骤3:层次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步骤4:层次总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3.3 教师幸福指数评价体系及指数构建 本文以马斯洛的层次需要理论为基础,构建幸福指标体系,根据中国本国情对内容做一些适当的添加和修改。最后为每个层次的主要指标选取一些相关的指标来构建教师幸福指数的指标体系。本文主要对教师幸福指数的指标评价体系分为三个层次,具体情况如图1所示。在选取指标尽量使他们有代表性。指标权重的量化过程主要是依据如下层次分析模型,具体的实现步骤如下:

第一步按各因素归类整理,可用图表的方式来表示,如图1所示。

第二步构造判定矩阵。在构造判定矩阵前先来了解一下,判定矩阵量化对照表。如表1以及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的数值表如表2。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结论及重要程度可建如表3列出了幸福的客观条件中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各指标对幸福客观条件的权重关系。

在表3-10中,2,4,6,8及它们的倒数有类似的意义,取值处于上述中间

判定矩阵B1-Ci说明单层权重的计算。

步骤3一致性检验 判定矩阵最大的特征根λmax=

5.1708,计算一致性指标CI=(λmax-n)/(n-1)=0.043计算随机一致性指标CR=CI/RI=0.0381

3.4 构建教师指标特征的量化表 完成对测量的指标进行有效的量化,在生活中直接采用询问或者观察来对教师的幸福感进行度量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必须采用一些 特殊的方法或者手段将人们难以表达的概念客观地表达出来,这就需要引入一个度量表的概念,在本体系中有关影响教师幸福指数的一切指标都要进行特征量化,本文量化的方法采用李克特量表法[6]。

4 统计分析

统计数据来源于国家教育部网站,将该模型评价与中国高校教师幸福指数大排名的前50名和前100名进行对比,对比表如表5所示。

从上述表中可以看出,基于AHP模型教师幸福指数和中国高校教师幸福指数大排名比较接近,排名相似率均大于80%,且随着排名数量增加相似度增加,因此可以认为本模型具有一定的实用意义和参考价值。

5 结论

本文首先阐述了幸福概念及教师幸福指数的研究现状,接着提出教师幸福指数的概念和阐述了构建教师幸福指数的意义,然后依据马斯洛的层次需要理论对教师幸福指数进行构建,并给出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并将该模型应用于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一定合理性,可以为教育管理部门提供一定的科学管理依据。

参考文献:

[1]黄静.构建居民教师幸福指数指标评价体系[D].辽宁:东北财经大学,2007.

[2]周东.高职院校青年教师职业幸福感研究[J].社会纵横,2012,

27(3):163-165.

[3]张日颖.高校教师评价体系与教师职业幸福感之相关性研究[J].科教导刊,2012,6:91-93.

[4]蔡玲丽.高校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及增进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30(12):39-42.

[5]叶海虹,罗国勋,梁德等.企业物流系统质量的综合评价研究[J].新西部,2009(2):59-61.

[6]吴玉锋,吴中宇.村域社会资本、互动与新农保参保行为研究[J].人口与经济,2011(4):62-68.

作者简介:

陈卫平(1962-),男,高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数量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