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一个数学老师的另类读书生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我教了14年数学,今年三十有七,是不折不扣的成熟型中年男教师。我和其他的数学老师基本没什么两样,每天上班下班,批改作业辅导学生。只是这些年,我有了个让其他数学老师玩笑打趣的“癖好”――读书,不只是读数学的专业书,更多的是历史政治经济小说诗歌什么的。所以同事们经常笑我,是不是该改行教文科去了?我呢,面对这样的调侃,也只是笑笑:“老婆管得紧,没钱出去潇洒,只能窝在家里读书解闷啦。”
其实作为一个老师,哪怕是数学老师,读点书进而自我完善都该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不过,话说回来,现在的文科老师也没有几个念书的,除了教参。所以我一个教数学的动不动就拿本崔卫平、毛姆什么的,让人觉得有意思,也算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我在这所城郊学校一呆就是14年,拿了两次本地的数学解题竞赛一等奖,苏州大市的解题竞赛也拿了两次一等奖,领导和同事对我的专业水准蛮信任。我呢,既无从事行政的能力,也没从事行政的兴趣,按道理说,波澜不惊地教教数学的小日子也算滋润。
有一天,我和一个教语文的同事在办公室聊天,我们互相打趣:“你们数学这么高深的学科也就等同于做试卷啊!”“你们也强不到哪里去,语文也就等于作文的开头结尾中间过渡,平时的背诵默写外加赏析比喻排比什么的。”玩笑归玩笑,但我心里很有些难受,数学总是我的饭碗所在,怎么就和做试卷订正错题划上了等号。当年,我之所以选择数学专业,可是觉得数学思维让我觉得有趣着迷啊。
我和周围的数学老师聊起这个话题,要么换来的是不解:“从来如此,有什么问题吗?”要么就是一通牢骚:“老李,你说得对,但咱们命苦啊,能有什么办法?”弄得我实在没有办法向别人流露自己的心迹,只好转向书本,寻求答案――数学是什么?教数学的目的是什么?真正的教育又是什么?怎样才算是好的数学老师?
刚开始,我读的是数学的专业期刊。不过,让我挠头的是,很多数学的专业杂志只是研究试题和解题,不关注数学学科的价值层面,还是只回答了是什么,而没让我明白为什么。后来,我又去读了些关于数学课程论和教学论方面的书,从中受益很大。我知道考试要求不等于教材要求,更不等于课程要求。但让人叹息的是,在现实的教学层面,往往是考什么教什么,考试要求等同于课程要求。
有一次,我看到一段话,大意是:“一个老师如果是学者,那是上上之选;肯读书,有学习的欲望和兴趣,不失为中才;剩余的,就不好说了。”“教师的读书一定要杂,不要只是局限于自己的专业。”我突然如同受了神灵的启示一般,彻底改变了我读书的方向和思路,不再只是局限于数学学科。
首先,我把阅读的视野由数学学科扩大到教育学,对我触动最大的是帕克・帕尔默的《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他在书中提到的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共同体”彻底颠覆了我的课堂教学观。如果现在有人问我“课堂的教学以什么为中心”,我的回答毫不犹豫:“以问题为中心,不是老师也不是学生。只有问题为中心,师生双方才能真正地对话,揭示问题,从互相促进,共同成长。”一道数学题目在课堂上是师生双方探讨的中心,也是课堂的中心,解决它的方式往往有好几种,怎么可以用老师的想法垄断课堂发现的空间。所以,我总是鼓励学生们找到最简单、最直接、最有效的解题思路。
还有亨利・A・吉鲁的《教师作为知识分子》,也让我记忆深刻。他在书中提及,任何的课程设计、教师的专业技能要求、考试评估的设定莫不渗透着权力的意志,我们非凡不应用专业化作为教师的最高要求,相反要警惕这种以专业化来弱化教师批判意识和独立精神的趋势。所以,这两年来,我一直提醒自己,首先是个老师,然后才是个数学老师。因为是两个儿子的父亲,我去读了一些家教方面的著作,龙应台的《亲爱的安德烈》《孩子,你慢慢来》,周国平的《宝贝宝贝》,还有最近让很多父母为之落泪的《爸爸爱喜禾》,这些书不但让我在教育孩子方面颇受教益,也让我不得不思考教育本身。
再后来,不知怎么的,我读的书不但越来越不数学,也越来越不教育,我读的越来越杂。陈丹青,林达,崔卫平,张鸣,陈志武,朱学勤……这些学者的书让我爱不释手,欲罢不能。对我思维方式改变最大的是林达的《近距离看美国》,从我数学老师的角度而言,这是一部常识启蒙读物,对我们了解美国的运作和思维方式,反观自己都有莫大的好处。读他的《美国公民读本第一课》,我觉得我们的教育在公民教育和常识教育上有很多的地方需要完善和推进;看他笔下的阿米绪人作为一个异端群体如何被美国宪法所尊重,我总是在想,我们这些教数学的该如何对待那些确实没有数学天赋的孩子。我读到崔卫平先生的《思想和乡愁》,崔卫平先生对人性幽暗的洞见,对人处境的体谅和同情,对人自我修复和完善的言说和思考,让我摆脱了对制度环境的惯性抱怨,我深深地记得和明白了一个道理“自我是起点也是终点”,改变不了大坏境,但要改变小环境,改变你自己。
最让我叹服的作者是陈之藩。因为朋友的推荐,我买了他的四本散文集,他的散文写得很漂亮,但更让我惊讶的是,他居然是一个电机工程学者,一个理工科的教授。从他的散文里,我知道罗素不但是一个伟大的哲学家,也是一个超一流的数学家。看来,当下的数学老师只是埋首自己的试卷和课本不是古已有之的传统和定论。
从这些学者出发,我也尝试去读一些外国的经典。触动比较大的是哈耶克的《通往奴役之路》、毛姆的《月亮和六便士》、加缪的《鼠疫》、胡塞尼的《追风筝的人》……老婆有时开我玩笑:“还想学贯中西,横跨文理不成?”做学者只能是下辈子的事,不过,这辈子,读读书,思考一些东西,总归有很多的乐趣,这是不读不思埋首试卷课本的数学老师,其实也不止是数学老师所能体会的。
读了几年书,从刚开始的数学杂志到现在的五花八门,从教育到非教育,从东方到西方,你要问我有收获吗?找到了先前困惑的答案吗?我一时还真不知道怎么回答。
这两年,除了上文所提及我的教学观和课堂实践有所改变以外,我最大的改变是对数学本身的认识。数学肯定不等同于做试卷和解题。记得看过一本科学史的书,说现代科学是建立在实验物理的基础之上,它也只是了解世界的一种方式。所以,我现在就觉得数学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人认识世界了解自己的一种方式。以前有句话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我是不能同意的,这个世界太丰富太神秘,数理化的思维方式根本不可能全部解决世界的神奇和奥秘,这也是为什么还要有文史哲,更需要有信仰的原因。
作为数学老师,我知道数学的神奇和乐趣,但我现在也承认它只是思维方式的一种。以前有的孩子学不好数学,我常常觉得他脑子不聪明。现在,我不这么看。我不懂诗歌不懂文学不懂音乐,是不是也可以说我脑子不好呢?有些孩子真的是没有数学天赋,他们很有心,很勤奋,却考不到理想的分数。我鼓励他们,激励他们,也告诉他们“尽力却换不来想要的结果,证明我们的天赋和才能在别处,当然,还是要努力完善自己,尽可能提升数学成绩” 。抱着这个态度,我现在很少动气,更多的是理解和同情孩子,当然,更多时候,我也在困惑“钱钟书吴晗这些数学奇差的人都可以进清华成为大学者,而我们的教育设备越来越好,这么多年,怎么就只出现了一个数学不好辍学回家的韩寒”。
如同上文所说,我现在首先把自己视为一个老师,然后才是一个数学老师。我希望孩子从我这里收获的不仅是数学的解题和成绩,更多的是对于数理逻辑的兴趣,对于认识世界、超越自我的兴趣。
我不知道,和内心相关,让我平和而清楚地去做一个数学老师,却无关功名荣耀的这些想法和行为,在别人眼里,算不算一种收获。但我很喜欢这些。
(作者单位:江苏张家港第八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