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适应的概念及适应量表的发展现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适应的概念及适应量表的发展现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本文复习了不同领域适应的概念及其发展;对我国社会适应量表编制情况进行介绍,以期对研究儿童青少年社会适应问题给予借鉴。

概念 量表 社会适应 适应

适应(adaptation)是一个应用非常广泛的概念,它源自于拉丁文“adaptare”最早在科学意义上使用“适应”概念的是生物学,后来社会学、文学、心理学才借用了这一概念。

一、适应的概念

1.生物学概念

生物学认为,适应是生物所特有的普遍存在的现象。它一般包含两层含义:(1)生物的结构大都适合于一定的功能。在生物的各个层次上都显示出结构与功能的对应关系。(2)生物的结构与其功能适合于该生物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的生存和繁殖。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可由两种方式来完成:一为现象型适应(Phenotypic Adaptation);一为基因型适应(Genotypic Adaptation)。在第一种情况下,现象型对环境的反应规范(reaction norm),在自然情况下可以因环境的不同而做出调节。在第二种情况下,需经遗传特殊化来完成适应作用,基因型的改变可以与新环境形成一种新的反应规范,而原有的方式则无法适应这一环境。基因型适应也叫遗传型适应,它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现象型适应也叫非遗传型适应,这种在短时间内进行的形状和功能的适应,并不具有基因遗传的特性。

2.心理学概念

心理学范畴里使用适应概念时通常有三个角度:一是生物学意义上的适应,即生理适应,如感官对声、光、味等刺激物的适应;二是心理上的适应,通常是指遭受挫折后借助心理防御机制来使人减轻压力、恢复平衡的自我调节过程,这是一种狭义的适应概念:三是对社会环境的适应,包括为了生存而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要求的适应和努力改变环境以使自己能够获得更好发展的适应,即社会适应。目前解释适应概念比较权威的定义来自朱智贤主编的《心理学大词典》,该词典对适应的定义为:“适应是来源于生物学的一个名词,用来表示能增加有机体生存的那些身体和行为上的改变。心理学中用来表示对环境变化做出的反应。如对光的变化的适应和人的社会行为的变化等。皮亚杰认为,智慧的本质从生物学来说是一种适应,它既可以是一个过程,也可以是一种状态。有机体是在不断运动变化中与环境取得平衡的,它可以概括为两种相反相成的作用:同化和顺应。适应状态则是两种作用之间取得平衡的结果。这种平衡不是绝对静止的,某一个水平的平衡会成为另一个水平的平衡运动的开始。如果机体与环境失去平衡,就需要改变行为以重建平衡。这种平衡――不平衡――平衡的动态变化过程就是适应,也是儿童智慧发展的实质和原因”。

3.社会适应

社会适应是从社会学的观点来看,属于个体社会化范畴。个体社会化依据教育社会学的观点,一般是指:个体在社会因素与主体因素的交互作用下,有选择地接受社会文化价值规范,获得社会生活所需的知识、技能,由生物个体转化为社会成员的过程。关于社会适应目前没有统一的定义,不同的研究者根据自己的研究和理解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有学者认为,社会适应是个人和群体调整自己的行为使其适应所处社会环境的过程。有心理学家则认为,社会适应(social adaptation)指“个体接受现存的社会生活方式、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过程”。张春兴通过研究指出,个体社会适应指“个体接受不断地学习或修正各种社会行为组型和生活方式,以求符合该社会的准则与规范,而与社会环境维持一种和谐的关系”。有人认为,社会适应是指“社会或文化倾向的转变,即人的认识、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因为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变化”。贾晓波认为,从社会化的角度看,社会适应的内容应当包括以下几项:第一,对社会生活环境的适应,包括对不同生活条件与方式的适应;第二,对各种社会角色的适应,包括各种角色意识的形成以及对不同角色行为规范的掌握;第三,对社会活动的适应,包括各种活动规则的掌握和活动能力的形成,如学习、交往、工作、休息等能力的形成与发展。陈建文则从人格的角度出发研究社会适应,他认为社会适应是个体与社会环境的交互作用中,以追求与社会环境维持和谐平衡关系的过程,系统地分析,社会适应包括社会适应的心理机制、心理结构和心理功能三个方面。

综之,国内外学者大多把社会适应看成是一个个体适应社会环境的过程,这个过程表现为顺应、自制、遵从、服从、同化等具体的适应方式。因此,本研究认为社会适应是个体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通过对内在心理的自我调节、自我管理及对外在社会环境的学习、应对和防御以达到个人与社会环境的和谐、平衡的过程和状态,其本质就是和谐和平衡。

二、社会适应测量工具的发展

西方关于适应性的研究要比我国悠久,且更加细致深入,如他们的研究焦点主要集中在认知适应性、角色适应性、社会交往、职业适应性、学习适应等具体的领域。西方学者对社会适应及其测量工具的研究起步较早,第一个标准化的儿童适应行为量表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道尔在上个世纪30年代编制的。后来,由于智障儿童的鉴别和特殊教育的需要,西方心理学家编制了许多社会适应行为测评的量表。文兰社会成熟量表(The Vineland Social Maturity Scale)是由道尔于1935年编制出来,该量表目的在于鉴别人的社会能力水平或社会成熟度,用于帮助诊断智力缺陷、儿童多动症等。该量表几经修订,更名为“文兰适应行为量表”。量表适用年龄为0~30岁,但以儿童为主。1965年,全美智力缺陷协会(AAMD,即现在的AAMR)提出一个研究适应行为的计划,编制了两个适应行为量表,一个为3~12岁儿童设计,另一个为13岁以上的人设计。后经修订,成为现在流行的AAMR适应行为量表,即AAMR-ABS,适应年龄为3~21岁。其他较为有名的量表有:适应行为理解测验(CTAB,出生~60岁)、社会适应自评量表(SASS,18~65岁)等。但是个体的适应行为与其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有密切关系,所以国外相关的测量量表很难适应我国的现实状况,很难达到真实的测评效果,也不适合推广和应用。

从上世纪80年代初以来,随着我国学者对适应性研究的深入,在借鉴国外适应性量表的同时,开始编制符合我国现实情况的适应性量表。早在1985年,陈会昌编制了一份《青少年心理适应性调查表》,在1988年报告了这份测查工具所反应的青少年的一些特点,后来经过不断的发展使之成为一份标准化的测查工具,即《青少年心理适应性量表》(Adolescence Psychological scale,APAS)。APAS包括四个分量表:身体与体育竞赛适应分量表、陌生情境与学习情境适应分量表、考试焦虑情境分量表和群体活动适应分量表。本量表适合在9~21岁的青少年中使用。1988年,北京医科大学左启华等引进修订了日本的《S-M社会生活能力检查量表》,即《婴儿-初中学生社会生活能力量表》。该量表适应于婴儿-初中学生,共包括六个领域:独立生活能力、运动能力、作业、交往、参加集体活动、自我管理。1994年,湖南医科大学姚树桥、龚耀先编制了《儿童适应行为评定量表》,该量表适用于3岁~12岁儿童,共包括八个领域:感觉运动、生活自立、语言发展、个人取向、社会责任、时空定向、劳动技能、经济活动,又归纳为独立功能、认知功能、社会/自制三个因子。1996年,陈永胜在参考国外许多相关量表的基础上编制了《儿童社会适应力调查表》,包括生活自立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应激反应能力和挫折耐受力四个分量表及一个测谎量表,适用于正常的儿童少年。对于儿童及青少年适应行为的评估,目前国内还有汪文均等编制的《儿童社会适应行为评定量表》,张琼等编制的《学龄期儿童适应技能评定量表》,韦小满编制的《儿童社会适应行为量表》,王永丽等编制的《儿童社会生活适应量表》,卢谢峰编制的《大学生适应性量表》和杨彦平等编制的《中学生社会适应量表》等。这些测量工具不仅为适应性的相关研究提供了有效的手段,而且揭示了适应性发展的客观规律,对于深入认识学生的适应问题以及建构有效的发展性辅导体系提供了有力的心理学依据。但是就目前而言,这些社会适应量表都存在着很多局限性。这些量表缺乏坚实的心理学理论基础,因为到目前为止,社会适应的定义、结构等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结论,每个测验的编制者都有各自不同的理论基础和操作定义。由于在理论上对社会适应难以界定,量表所涉及的内容有着很大的差距,每个编制者都是根据自己研究的需要选择测验项目。因此,这些量表能否有效的测查中学生社会适应状况尚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WHO.Adolescent Health and Development,Overview of CAH.

[2]江光荣.社会变革与人的适应.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5.

[3]樊富珉.现代社会化与人的心理适应.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11(4):43-48.

[4]朱智贤.心理学大词典[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5]王康.社会学辞典[M].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358-366.

[6]陈会昌.德育忧思录[M].华文出版社,1999.257.

[7]贾晓波.心理适应的本质与机制[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19-23.

[8]陈建文.关于社会适应的心理机制、结构与功能.湖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3,2(4):9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