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不断延伸的邮路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我从青春年少,便开始踏上文学创作之路,眨眼间已进入花甲老境。也许是性格使然,日常生活中总不想麻烦人,图的是个利索。但有一件事,却不得不劳驾邮递员。几十年来,几乎每天都有从外地寄来的信件、刊物、书籍,而且量还大。尽管我不知道这些不断替换的邮递员姓甚名谁,但我却知道这条邮路是怎么由短而长地延伸!
我原先供职的株洲木材厂处在这座城市的最南端,再往前走就是郊区的地界。厂门正对着湘江,厂后是家属区;往里走,是一个很大的称之为“南湖塘”的泱泱湖塘,湖塘边横陈着郊区农民的菜畦瓜架;在深入进去,是“工塔冲”,有山有谷有崖有溪,树木丛生,云缠雾绕,隐约可见几栋分散的农家土砖瓦屋,很冷清也很荒僻。
成家前,我住的是厂区的单人宿舍;1977年成家后,因家属区暂无住房,与十几户人家一道,还是住在厂区内一栋由办公楼改成的住宅楼里,一家只一问。
株洲是一座新兴的工业城市,邮路的分布往往与沿途的工厂有关。以市中心的邮局为起点,以木材厂为终点,便是其中的一条邮路。邮递员每日上午和下午各送一次到厂传达室。我会在下班后到传达室去取回属于我的邮件。1978年秋,我调到离厂不太远的《株洲日报》,但“家”仍安在原处,朋友们所寄邮件写的仍是这个地址。于是,到传达室取邮件的任务,便由内人承担了。
1983年,孩子一岁多了,我们搬进了厂后的家属区,拥有了一套小居室。没事时,我可以到南湖塘边散步,可以去闻闻瓜菜的清香。有意思的是,这片家属区冈新建了几座宿舍楼,居住人口增加了,便设了一个投递点。凡是寄“株洲木材厂家属区”的邮件,邮递员都会送到这里的值班室来。粗粗一算,这条邮路从厂门口到家属区,延长了五六百米!
此后的两个年头里,开进了一支又一支基建队伍,菜地被平复了,南湖塘被填充了,呼啦啦崛起了几十栋商品住宅楼。1985年,报社在14栋的一个单元买下十二套房子,我也分到了一套,两室一厅、一橱、一卫,和先前比,真是“鸟枪换炮”了。但我最关心的是这个名叫“南湖塘住宅区”的邮件投递。因为我家离木材厂的家属区已经很远。
邮局的同志早想好了,紧挨着这片住宅区新设了一个“南湖塘邮政所”。邮件用汽车从总局运来后,再由邮递员步行投送到各家各户的邮箱里,又快捷又稳当。这条邮路随着岁月的步伐,又向前延伸了好几百米!
株洲的发展真是太快了。基建队伍又开始向王塔冲挺进,“喝令三山五岳开道,我来了!”开山炸崖。平谷修路,建起了一座一座的大厦,组成了一个一个的住宅区。青云山庄、康和山庄、樟树平山庄、枫林山庄、溪谷山庄……依山傍水,草绿花香,不少人家都搬到这里来了。
2003年夏,我们购买了康和山庄160多平米的房子,装修后,在春节前高高兴兴地搬进去了。不但有了卧室、客厅、厨房、卫生间,还有了很宽敞的书房画室。这里距南湖塘又有了千把米的距离,绿色的邮路几乎是如影随形地延伸过来了。当然,邮路有了变化,是从株洲火车站邮件分检处出发的,然后径直扑进了王塔。康和山庄有传达室,邮件快递到这里就算完成了任务。跑这条邮路的,是一位骑着女士电动车的中年女同志。她知道我的邮件多,特意和我取得了联系,让我在一楼的杂物间外挂一个邮箱,这样可以万无一失。今年十月,邮局开始征订报纸、杂志。她见我年纪大了,去邮局不方便,亲自上楼登门叩访,让我填写订单,代我去交款。
几十年来,不断延伸的邮路,象征着流光溢彩的生活场景以及蒸蒸日上的邮政事业在不断地拓展和升华,城市是这样,乡村亦如此。
我赞美绿色的邮路,赞美春天的信使――邮递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