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莫乱用食品添加剂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莫乱用食品添加剂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人们每天都在使用食品添加剂。我们食用的酱油含有防腐剂(苯甲酸钠、对羟基苯甲酸钠),所吃的米饭含有防虫剂(氧化胡椒基丁醚),面包含有面粉改良剂(过氧苯酰溴酸钾等)、膨胀剂(重碳酸钠、磷酸钙、明钒等)。所有这些,都是食品添加剂。到目前为止,这些添加剂还未发现有毒性或明显毒性。其它一些添加剂则有毒物,而且还是可引起基因突变的强化学诱变剂,有遗传毒性。

人将诱变剂的毒性分A、B、C、D四级。

A级:无论社会怎么需要,都必须制止它们大量上市,如氯乙烯,即属于此类。

B级:尽量不用为好,以其它具有同样作用的物质取而代之,食用色素里有B级诱变剂,亚硝酸可归入此类。

C级:这些物质在实验中对细菌变异有影响,但在高等动物实验中影响不甚明显,如烟草、汽油等。

D级:这类物质很早就被怀疑为诱变剂,但还没有被证实。如避孕药、糖精等都归于此类。

在食品添加剂中,遗传毒性表现得最明显的是亚硝酸盐。所谓遗传毒性,是指能引起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导致遗传疾病的一种诱变作用。亚硝酸盐的诱变性,已在果蝇、微生物、老鼠等的实验中得到了证实。食品加工业生产的火腿、腊肠等大都有亚硝酸盐。在正常情况下,动物瘦肉中的肌脘容易被氧化,变为甲肌脘,瘦肉因而变成褐色。由于亚硝酸盐能使肌脘变成难以氧化的亚硝酸肌脘,使肉制品保持新鲜颜色,故它被作为食品防腐剂使用。

据研究,亚硝酸盐与蛋白质的氨基酸发生反应,产生亚硝胺,也可产生其它亚硝酸基化合物,而后者中有很多致癌性和诱变性。到目前为止,已查明有致癌性的亚硝基化合物有100多种。

亚硝酸的遗传毒性机理表现在:它能使构成人体遗传物质(即DNA)中的腺嘌呤(A)脱氨基变为次黄嘌呤(HX),使胞嘧啶(C)变成尿嘧啶(U)。A和C的氨基变为酮基,引起正常的遗传密码改变。

在我们平时所吃的大多数加工食品中,还含有另一种食品添加剂――食用色素。咸鳕鱼、咸萝卜的黄色,西式糕点等的各种颜色,都经过食物色素处理。在食用色素中,有些容易与DNA发生奇妙的结合,如吖啶类色素,有插入DNA的能力。由于它插入DNA的两条链之间,因而可妨碍DNA的正常复制。这种诱变现象叫移码突变,是更严重的一种基因突变类型。虽然,绝大多数人具备修复DNA损伤的功能,可对于易感人群来说,则要尽量避免接触各种诱变剂,以免遗传病或肿瘤的发生。由于食品添加剂中,可疑的遗传毒物比比皆是,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慎用食品添加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