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胡赳赳:我所希冀的改变并未发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胡赳赳:我所希冀的改变并未发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新周刊被称作“中国最新锐的时事生活周刊”,阅读着《新周刊》成长的新锐青年,如今已成为推动社会前进的中坚力量。胡赳赳,新周刊主笔。2000年进入传媒界,历任《华夏时报》记者、楼市周刊主编、广告中心副主任;2004年加盟新周刊至今。

2012年11月,胡赳赳出版非虚构作品《理想不死》,探讨公众该如何应对正在来临的媒介社会。他认为,“媒介和传播与消费社会共谋,媒介的放大效应、推动效应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强,我们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进入到信息文明了,面对海量信量、面对浸泡式的传播空间,面对信息与事件的互动与递进,媒体从古典时代的旁观者,已经进化成共谋者了。”

Q =旅伴

A =胡赳赳

Q: 今年发生过的新闻事件中,您觉得哪些令您感触颇深并比较符合“改变”这个关键词?

A:新闻事件太多,但重要的无外乎三类:一类是民生,拆迁、税收、医疗、教育、自然灾害等;一类是财经,通胀、房价、央企等;一类是时政,重庆事件、美国总统选举、十等。时政新闻决定民生和财经走向。我所希冀改变或者革新并未发生。一场理想主义者与既得利益者之间的博弈尚未开始,只有当清醒的既得利益者重新转变为理想主义者时,改变才会发生。而不是一个又一个的理想主义者蜕变为既得利益者。

Q: 2012年《新周刊》有哪些内容想推荐给大家?

A:新周刊每年12月15日出版的年度大盘点,是每年销售量最大的一期。在这一期中,将会出现年度关键词、各行业年度报告以及年度新锐榜榜单,还有用“十大感动”之类的方式梳理出来的全年精彩回顾。许多读者购买这一期是为了收藏。这一期内容值得关注。

Q: 作为一名资深的中国传媒人士,您认为传媒人的价值在于哪些地方?对这行业的理想是什么?

A:以前媒体是个职业,现在媒体是个社会。(术语:媒介社会。从传统媒体、新媒体、全媒体到自媒体,媒介社会触手可及、无处可逃。每个人都应该在媒介社会里懂一点媒体、知一点传播。不夸张地说:谁懂得媒体,谁赢得未来。我将感受汇集成了一册书,来探讨如何应对正在来临的媒介社会。书名取了一句话《理想不死》。)

可以说,媒体的商业环境越来越好了,拥抱消费主义和全球化。但舆论监督环境仍然是天花板,价值观单一的局面无法突破。于是,一部分媒体人能转变为成功人士,而另一部分媒体人则不免四处碰壁。这也造成了媒体的困境:它面对的是“威逼”和“利诱”。媒体独立要有高超的智慧,很难很难。我很关心的是底层传媒人、一线记者,我认为他们的生活奔波,工作压力大,需要很高超的沟通技巧和写作能力,他们常常超负荷工作,但有时自己的安全和生活问题得不到很好的保障。我相信其他行业也面临这个问题,这是中国社会转型转不动造成的。

Q: 今年您个人工作上的压力较之以前是否有变化?这些压力是否影响到了您的生活?您又是如何调整自己的?

A:我今年主要在休养,因为长期伏案工作,以致口腔溃疡八年未愈。这是媒体人的压力。11月出版了在媒体工作12年来的“心得报告”。在这本新书《理想不死》中,指认出两个核心问题:一个是“共谋”,即媒介和传播与消费社会共谋,媒介的放大效应、推动效应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强,我们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进入到信息文明了,面对海量信量、面对浸泡式的传播空间,面对信息与事件的互动与递进,媒体从古典时代的旁观者,已经进化成共谋者了。这是值得注意的动向。第二个我要指出的是“没有不道德的传播”,意即所有的传播都是道德的。

Q:再麻烦谈下您今年工作和生活的收获吧。另外有没有在工作生活中遇到一些人和事情,也多少给您带来了启发或是指点?

A:我今年对媒体有了更深的体会和认识,这都是由于能够停下来想想的缘故。做媒体是个重复劳动,时间长了,人会丧失掉好奇心、敏感度,会趋于麻木。比如,媒体看待事物有个公式:“制度+人性”。一切问题追根究底是制度问题,要站在人性的高度上看待与报道。这未免机械化。追问一句:除此之外呢?有别的可能性吗?能超越这一公式吗?既然根本问题说完了,那何必重复那些信息量呢?媒体需要的是好的、现实主义的编剧,会讲故事的编剧。但很可惜在中国具有编剧才能的好记者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