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专家纵谈:治疗糖尿病的“五驾马车”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专家纵谈:治疗糖尿病的“五驾马车”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2005年11月卫生部公布,我国有糖尿病患者约4000万人,该数字以每天至少300人、每年至少120万人的速度增长,预计2010年发展为8000万至1亿人。目前,全国糖尿病患者总数约为6000万。在一线大城市中,发病率达7~8%,香港地区更是高达12%。很多糖尿病患者因此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的甚至背上了沉重的精神负担。

为帮助患者走出糖尿病的阴影,本刊特邀请中日友好医院中医糖尿病科副主任医师李爱国、营养科副主任医师杨勤兵,针对糖尿病的日常治疗与护理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厘清认识误区,并给予科学的指导。

胰岛素――误解多于了解

问:我们现在所说的Ⅰ型和Ⅱ型糖尿病,是不是过去所说的“胰岛素依赖型”和“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答:是这样的。过去,我们将最常见的两种糖尿病类型称为“胰岛素依赖型”和“非胰岛素依赖型”。慢慢地我们发现,随着病程的延长,“非胰岛素依赖型”也会用上胰岛素。因此,为了消除病人的误解,世界卫生组织接受美国方面的建议,将“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改称为Ⅰ型糖尿病,将“非胰岛素依赖型”改称为Ⅱ型糖尿病。其中,Ⅰ型约占10% ,Ⅱ型约占90%,在老年人当中,Ⅱ型占到95%以上。

问:谈到糖尿病,人们自然会想到胰岛素。许多糖尿病患者和病人家属都有这个疑问:患者用胰岛素来控制血糖后,还可以停用吗?

答:弄清这个问题很有必要,因为在对糖尿病的认识中,这方面的误区是最多、最常见的。首先需要明确的一点是,这个问题的提出是以Ⅱ型糖尿病为前提的。因为在Ⅰ型糖尿病中,病人自身胰岛素绝对缺乏,必须依靠外部注射胰岛素才能控制血糖,所以,Ⅰ型糖尿病患者是不能离开胰岛素的。

那么已经开始注射胰岛素的Ⅱ型糖尿病患者,能否停用胰岛素呢?具体有三种情形。

一、随着病程的延长,短则七八年,长则十几年,患者逐渐放松了对疾病的警惕,血糖控制得不那么好了。胰岛功能越来越弱,甚至完全丧失,导致自身胰岛素储备不足或根本无法产生胰岛素,因此必须靠注射胰岛素来控制血糖。目前医学上认为胰岛的功能一旦丧失,便不可恢复,所以这些患者将终身注射胰岛素。大部分需要注射胰岛素的Ⅱ型患者,都属于这种情况。也正是这样,给许多人造成了误解:以为Ⅱ型患者一旦注射胰岛素,便会产生依赖性。其实,并不是因为注射胰岛素而依赖,而是因为自身的缺乏而永远离不开。

二、有的患者自身胰岛功能很好,结合各方面的治疗也能把血糖控制在理想的范围内,但出现了某些应激状态,如遭遇外伤或将要进行手术。这种情况下,我们建议患者用胰岛素来代替口服降糖药。等到患者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平稳地度过这一阶段后,完全可以停用胰岛素,恢复到用口服降糖药。这种情况的前提就是:胰岛功能很好,没有严重并发症出现。

三、患者的胰岛功能很好,血糖也控制得很好,但已经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并发症,如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眼底病变等等。这种情况下患者就不太适合口服降糖药,而应当用胰岛素强化治疗来控制血糖。这样做是为了减少口服降糖药对脏器的损害。

所以,注射胰岛素的Ⅱ型糖尿病患者一定要明确:注射胰岛素,是因为你自身的胰岛功能不行了;能离开胰岛素,是因为已经度过了特殊阶段。这两种情况,不可一概而论。

问:根据您的介绍,Ⅰ型糖尿病患者终身不能离开胰岛素,那么,为什么有些Ⅰ型糖尿病患者一开始并不需要注射胰岛素呢?

答:临床上确实有这种情况。在Ⅰ型糖尿病发病初期的一段时间内,患者通过饮食控制、运动、用口服降糖药,可以把血糖降下来,而且控制得很好,但时间不会持续很长,一般从半年到两年不等,这段时间就叫做“蜜月期”。过了“蜜月期”,患者靠口服降糖药就无法再控制血糖,必须进行胰岛素注射了。因此,有的患者看到服用降糖药就可以控制血糖,便认定自己不是Ⅰ型,殊不知此时正处在Ⅰ型的“蜜月期”。这种现象很容易给人们留下“胰岛素会产生依赖”的错误认识。当然,在中老年人群中,Ⅱ型的比例更高一些,但不排除成人迟发Ⅰ型。因此高度怀疑是Ⅰ型的病人,要定期进行胰岛素释放试验。

问:现在有一种提法,建议重视早期使用胰岛素,甚至提出从确诊开始就使用胰岛素,这种说法是否有科学的依据?

答:从整体治疗上来说,这样做的效果是好的。人体内有上百种激素,但能使血糖下降的只有胰岛素一种。此外,它还要参与人体许多生理活动。如果初发糖尿病,且血糖非常高,采用胰岛素强化治疗,只要不出现相对性低血糖或病人不适应症,就可以很快把血糖控制在接近正常的范围。并且,对于推迟并发症的出现、降低其严重程度和预后,都有帮助。国外已有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血糖值过高的时候,胰岛的功能会被抑制,而通过早期使用胰岛素,被抑制的胰岛功能又被“激活”了。

但是,胰岛素的使用涉及病人“依从性”的问题,毕竟注射胰岛素,要打很多针,影响生活的方便性,加之胰岛素的储备不便,还可能引发低血糖、增加体重等副作用,再加上一些认识误区,所以目前在可以控制血糖时,还是使用口服降糖药的多。

控制饮食――五驾马车的领头马

问:前一段时间,有位专家提出治疗糖尿病最重要的是“药物治疗”,您如何看待这种观点?

答:我们并不能认同这种观点。在我们看来, 最重要是生活方式的改变,而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饮食控制。如果不重视饮食的控制,不管如何用药,血糖都不会得到良好的控制。尤其是患有“高胰岛素血症”的患者,即使分泌比正常人还多的胰岛素, 血糖值还是很高。原因就在于胰岛素抵抗,也就是对胰岛素的利用不好。胰岛素要和胰岛素受体结合,才能发生生物效用。出现胰岛素抵抗,或者是因为受体的数目减少了,或者是其敏感性降低了。这种情况下,最关键的就是改变生活方式,以增加肌肉当中胰岛素受体的数目,提高胰岛素受体的敏感性。

在治疗糖尿病的“五驾马车”理论中,中间的领头马就是饮食控制,周围辅助的是运动、糖尿病知识的了解和心理调节,再两旁的是各项指标的检测与药物治疗(胰岛素与口服降糖药)。在中西医结合的观点中,中医与西医就是马车的两个轮子。而驾车的就是病人自己,马车的缰绳就攥在病人的一只手里,而另一只手拿着的鞭子象征着医务人员和营养师。马车的前进方向终归是由病人自己来掌控的,这形象地说明了病人角色的重要性。

饮食控制的首要原则就是控制热能的总量。总热量也有个体差异,要根据体重的不同,做个体评估。其中,按供能比来

划分:碳水化合物占55~60%,脂肪占2 5 ~ 3 0 % , 蛋白质占10~15%。在食物的选择上注重食物的多样性,注重膳食纤维的摄入,尤其是新鲜蔬菜的摄入,可以延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对血糖升高起到缓冲的作用。

问:这其中包括水果吗?

答:在不少人看来,得上糖尿病就意味着和水果告别了。其实,在血糖控制得较好的前提下,患者是可以适当食用一些水果的,但还是要注意总量的控制。具体来说,如果要食用3~4两的水果,就要从主食中扣除半两的量。当然,对于过甜的水果(单糖和双糖含量多的)还是要避开,如香蕉、大枣等。在血糖控制得不好的时候,吃水果就要慎重,不适用上面的做法。

大胆地说一句:糖尿病患者在饮食上并没有种类的限制,没有绝对不能吃的东西,但是一定要有“量”的控制。比如糖,大家都知道,糖尿病患者要控制糖的摄入,但他们的身体里实际上是缺糖的,患者一旦出现低血糖,最快的缓解方式就是吃糖。

运动治疗――没有偷懒的理由

问:运动治疗是糖尿病治疗的一个重要方面,鉴于中老年人的身体条件,什么运动方式最适合他们?有没有可以在室内进行的运动?

答:对中老年人来说,最好的锻炼方式就是“步行”。要注意的是,治疗中的“步行”不同于生活中的散步,闲庭信步般的踱方步起不到锻炼的效果,只能算是户外活动。进入治疗阶段的真正意义上的运动,要有一定的量和相对的强度。

那么具体的运动量要多大呢?从时间上说,我们认为每天运动40分钟就可以了。从强度上说,简单的衡量标准就是运动后不感到疲劳,有微微汗出,呼吸的频率控制在可以说话,但是不能唱歌。65岁以上的老人,应当视身体情况适当降低强度,达到最大心率的70~80%,微微有点出汗就可以。运动对于每个人来说也是很个体化的,要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和合适的运动量,玩命的运动也不利于血糖的控制。

从以往的经验来看,很多糖尿病患者都有“懒”这个毛病,往往找出各种借口不运动,尤其是天气条件不好的时候。其实,这些都不能成为理由,运动完全可以在室内进行。比如有些老年人的关节不好,不适合步行,那么可以躺在床上“空中蹬车”;或者举哑铃,坐着躺着都可以。体育运动商品店里有各种重量的哑铃,也可以用废饮料瓶灌上水来代替。室内运动坚持40分钟,完全可以达到和户外运动一样的效果。

问:2007年版的《膳食指南》中提到,做家务也可以算作运动的一部分,这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适用吗?

答:治疗中的运动不仅要有一定的量,而且要求“身心愉悦”。有人一天到晚忙着做家务,但是心情很不愉快,甚至为此烦恼。虽然有“量”,但算不上治疗中运动,这对身心都有伤害。所以,我们建议糖尿病患者每天要调适好心情,用专门的时间和特别的方式来运动,以积极的心态来运动,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相关知识――了解与更新很重要

问:现在糖尿病的相关知识可谓铺天盖地,面对这些信息,患者该如何取舍呢?

答:关于糖尿病的知识,每个人都或多或少了解一些,问题的关键在于这些是不是最新、最科学的知识。我们常会遇到一些病人,听说自己得了糖尿病后很惊讶:糖尿病不是“三多一少”吗?我没有这个症状啊!可见他们对糖尿病的了解还停留在“消渴症”的阶段。事实上,目前来就诊的Ⅱ型糖尿病患者没有几个是体形消瘦或觉得口渴的,“三多一少”的症状不明显,通常在血糖已经很高的时候才出现。现在,“一少”已经由过去的体重减少变为“体力”的减少。如果还以体重是否减少来作为判断是否患上糖尿病的标准,那就大错特错了。糖尿病的发病初期,症状并不明显,因此一般人每年应当进行至少一次的体检,来排查是否患上糖尿病。

了解和更新有关糖尿病的知识要有正确的途径。在电视、报刊等各种媒体上,常常可以看到一些公众人物介绍自己的患病经验,有的人甚至信誓旦旦地说:“我就从来不限制饮食,想吃什么就吃什么。”这种言论非常不可取。即使真如他们所言,没有对病情产生影响,也不具有借鉴性。糖尿病的治疗是非常个性化的,不是说对他合适了,对你也会合适。更不能相信小道消息和广告。

另外,学习知识更忌一知半解。在一本近几年很流行的养生书籍里,有这样一段关于糖尿病的论述:“根据我们的经验,当人体缺少某种营养时,会自动改变人的口味。喜欢吃糖的人很可能是身体的能量大幅不足,糖是最容易在人体内转化成能量的食物,因此就会转化人体的口味,使其喜欢吃糖。就算糖吃得太多了,人体也会自动将其排出体外。”这段“大白话”看似挺有道理,但目前并没有科学的根据。现在拿出来灌输给病人,容易对他们产生误导。而且这里很多问题都是大而化之,实际的操作性不强。因此,患者不能认为读了这类书就可以“自医”了,还是应当及时地到医院就诊,听取专家的建议,“量身定做”治疗方案。

日常监控――因人而异不容忽视

问:糖尿病患者要经常监控自己的血糖水平,每天测量几次血糖比较合适呢?

答:患者自己能检测的是指尖血糖,测量的频率没有统一的标准,要视病人自身的情况而定。如果一段时间内血糖控制得不好,就要查得频繁一些,每天查5个点,空腹、三餐后和睡前。如果发现这5个值中只有部分有问题,比如说空腹和睡前的血糖都正常,但三餐后有问题,那么,患者就可以重点测餐后血糖,来调整用药。如果一段时间内血糖控制得很好,那么我们就建议患者用一个星期的时间来查五次血糖:星期一查空腹血糖,星期二查早餐后两小时..直到星期五查睡前血糖。这几点没有大的波动,就不用天天都查。过于频繁地测血糖,会增加患者的心理负担,单单是这样就会影响血糖水平。患者要特别注意的是,我们所说的餐后两小时血糖,时间要从吃第一口饭时算起,有些患者吃完饭才开始计时,测出来的数值可能就不准确了。

至于住院治疗的病人,一般每天都要查5个点,有些要查7个点,即加上餐前,有的要9个点,加上午夜(防止夜间低血糖)。为什么对住院病人我们会多查几个点?这是因为医生对病人过去的情况不了解,要通过这些数据来确定病人的病情。

问:糖尿病最严重的危害在于其并发症,对于老年人来说,需要特别警惕并发症吗?

答:就种类来说,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不受年龄的影响,只要患有糖尿病,血糖、血压控制得不好,都有可能出现各种并发症。并发症给病人带来极大的痛苦,而且医疗费用也很大,有时花很多的钱也解决不了问题。所以一定要重视糖尿病知识,尽可能地推迟并发症的出现,一旦

出现了并发症,也要把程度降到最低,减少家庭和国家的经济负担。对于患者来说要关注“代谢综合征”,国外资料显示,病人被诊断为糖尿病时,之前的七八年间就可能已经出现胰岛素抵抗了,伴有大血管的病变。因此,患者要密切关注血压、血脂等情况。

Ⅱ型糖尿病病人,如果血糖控制得比较好,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胰岛素释放试验,3个月测一次糖化血红蛋白,半年查一次眼底,以及肝肾功能、全身血管情况的检查。

只要做到洪昭光教授提出的“健康四大基石”,按照“五驾马车”理论来治疗,糖尿病患者完全可以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和健康人一样颐养天年。

“五驾马车”理论

(1)知识宣教:使病人了解糖尿病的有关知识,学会自我治疗所需的技能,并能以乐观积极的心态接受治疗。

(2)饮食控制:最重要的基本措施,无论病情轻重,无论使用何种药物治疗,均应长期坚持饮食控制。

(3)运动疗法:患者坚持适当的体育锻炼,有利于病情控制。

(4)药物治疗:在饮食和运动治疗基础上选用合适的降糖药物,使血糖维持在基本正常水平,应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进行全面、个体化处理。

(5)自我监测: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病,应长期进行监测,及时了解病情,早期发现和防治并发症。

单糖、双糖、多糖

(1)单糖是最简单的糖,可以不经消化液的作用直接被身体吸收和利用,以葡萄糖和果糖为代表。

(2)双糖需经分解为单糖以后,才能被吸收利用。常见的主要有:蔗糖(也称甜菜糖,白糖、红糖、砂糖都是蔗糖)、麦芽糖、乳糖、海藻糖(食用蘑菇中的糖)。

(3)多糖(高聚糖)由10个以上,数百甚至数千个单糖分子组合而成。无甜味,不易溶于水,经消化酶的作用可以分解为单糖。常见的有淀粉、糊精、糖原和膳食纤维。淀粉是人们日常膳食中的主要成分。它经酶消化,依次分解为糊精、麦芽糖和葡萄糖,最后以葡萄糖的形式被人体吸收和利用。糖原也叫动物淀粉或肝淀粉,存在于人体的组织中,是动物在体内储存糖类的一种形式。膳食纤维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木质素、树胶和海藻酸盐类等几种,它是一种复杂的不能被人体消化酶分解,但又是维持健康不可缺少的碳水化合物。

IGT 糖耐量减低

糖尿病防治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指某些人空腹血糖虽未达到诊断糖尿病所需浓度,但在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中,血糖浓度处于正常与糖尿病之间。此种情况尚不能诊断为糖尿病,但以后发生糖尿病的危险性以及动脉粥样硬化、心电图异常的发生率及病死率均高于一般人群。数据显示,城市60岁以上人口中,IGT患者比例略高于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