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数学归纳法证题中的常见错误剖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数学归纳法证题中的常见错误剖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数学归纳法看起来较简单,但中学生在实际应用中常常出错,主要原因在于学生对于数学归纳法的本质理解不够充分,仅停留在浅尝辄止的状态,对于证明步骤仅是形而上学,缺乏理论根据。命题的结果形式在保证两步证全的前提下,本文根据对证题中的常见错误本文归纳为五种情形,并逐一予以剖析。文中N为正整数集。

常见错误之一:初始值代入出错。

例如: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n边形对角线的条数为■ (n≥3,且n∈N)

证明:(1)当n=1时,一边形不存在,对角线就不能确定为多少条。此时,将n=1代入对角线的条数表达式中有,对角线的条数为■=-1,至此,数学归纳法的第一步无法完成。

(2)假设当n=k时,命题成立 。如图,即k边形 A1A2A3…Ak的对角线的条数是■。

于是当n=k+1时,多边形为(k+10)边形A1A2A3…Ak+1,比k边形多一个顶点Ak+1,图中画出了增加的对角线,分析知,增加的对角线的条数是点Ak+1与点A2 A3…Ak-1 的连线(有k-2条连线)和点A1与点Ak的连线。共增加了[(k-2)+1]条。

(k+1)边形A1A2A3…Ak+1的对角线总条数为■+[(k-2)+1]=■=■。故当n=k+1时,命题成立。

根据数学归纳法原理知命题成立。

以上例题证明的第一步是初始值代入出错应取n=3时进行验证:显然当n=3时,三角形没有对角线,将n=3代入对角线的条数表达式中有■=0,命题成立。再结合证明的第二步,就是此例的完美的数学归纳法的证明。

上述例题说明,利用数学归纳法证题的第一步n0(初始值)取值未必都是1,即它的取值应是结论有意义的最小正整数。因此,证题前要认真审题,确定是n∈N还是 n≥n0(n∈N)。

常见错误之二,不符合数学归纳法证题的原则。

例如,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3+7+11+……+(4n-1)=n(2n+1) (n∈N)

证明:

(1)当n=1时,左边=3,右边=3,所以当n=1时命题成立.

(2)假设当n=k时命题成立,即

3+7+……+(4k-1)=k(2k+1)

当n=k+1时, 3+7+……+(4k-1)+(4k+3)=■(k+1)(4k+3+3)=(k+1)(2k+3)=(k+1)[2(k+1)+1]

所以当n=k+1时命题成立。

根据(1)、(2)可知,等式对一切n∈N成立。

上述利用数学归纳法证题的第二步没有用到归纳假设,其推理过程不是在归纳假设的基础上实现的,第二步的正确证明方法是:

假设n=k时命题成立,即

3+7+……+(4k-1) = k(2k+1)。

则当n=k+1时,3+7+……+(4k-1)+ (4k+3)=k(2k+1)+4k+3=2k2+5k+3=(k+1)(2k+3)=(k+1)[2(k+1)+1]

即当n=k+1时命题也成立。

这里指出:用数学归纳法证题的两个步骤缺一不可,尽管有的与正整数有关的命题用其他方法也可以觖决,但题目若要求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则必须依题目的要求严格按照数学归纳法的步骤进行证明,特别是在第二步证明中对归纳假设“设而不用”,那就不正确。

不符合用数学归纳法证题的原则要求,因而证明不算数学归纳法。

常见错误之三:没有严格的逻辑推证。

例如,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n∈N)

证明:(1)当n=1时,左端■=■=右端,等式成立。

(2)假设n=K时,原等式成立,即:■+■+……+■=■,于是当n=k+1时,有■+■+……+■=■,故n=k+1时,原等式成立。

根据数学归纳法原理知等式对一切n∈N均成立。

上述证明从表面上看与数学归纳法相符合。而数学归纳法原理的第2步是保证一系列命题——“传递性”成立的关键,必须给予严格的证明。但此例证明过程中的第2步形式套用数学归纳法原理的第2步,没有给予严格的逻辑推证,因此不符合数学归纳法原理的要求。

常见错误之四:错误理解归纳假设。

例如,已知n个正数a1、a2,……,an且a1·a2,……,an =1,试证:a1+a2+……+an≥n。

证明:(1)n=1时,显然有a1≥1。

(2)假设n=k时,命题成立,则n=k+1时, a1·a2……ak ak+1=1, a1,a2……ak+1中必有一个不小于1,不妨设ak+1≥1,于是 a1+a2+……+ak+ak+1=a1+a2+……+ak+1,由归纳假设 a1+a2+……+ak≥k, a1+a2+……+ak+ak+1≥k+1,故当n= k+1时,命题成立。

根据数学归纳法原理知,对一切n∈N原命题成立。

上述证明过程表面上看起来没有什么问题,但是第2步的证明过程中所用归纳假设的结论a1+a2+……+an≥k是有条件的,必须 a1·a2……ak=1,而 a1·a2……ak ak+1=1及ak+1≥1并不能保证a1·a2……ak=1,从而未必有结果a1+a2+……+an≥k成立,而此题的第2步在推理过程中正应用了这个不可靠的结果,因而证明错误。

常见错误之五:由n= k表达n= k+1时表达式之间关系出错。

例如,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n≥2)

在数学归纳法的第2步的证明中,若设f(n)=■+■+■+……+■,则f(k+1) =■+■+■+……+■= f(k)+■,从而正确地证明结论。产生以上错误的原因是未能把握f(n)右式中各项间规律,右式是一个数列若干项的和,每项的分子均为1,分母是以2为首项,1为公差的等差数列。

f(k+1) = f(k)+■+■+……+■

共增加了2k项,从而用放缩法易证第2步成立。对这类错误,须认真分析命题中各项关系,把握其规律,问题就会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