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沈阳人喝全国顶级水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沈阳人喝全国顶级水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傍水而生

打开水龙头,水流了出来。

这是生活中最常见的一幕,因此它被称为自来水,以区别古时候人们打井、挑水的吃水方式。

走在沈阳的大街小巷,你现在几乎看不见一丝痕迹,因为水井已经伴随那个时代离开了人们的生活。在前现代化社会,村庄和城镇都是围绕水而渐渐形成。在农村,居住在水井周边的人家是村里的核心位置和主要力量;城镇最初是由一个个小集市发展形成,有集市必有水井,于是有了“市井”。人们逐水而居的习惯,细致入微地潜入到生活的必需之中。

家住皇姑区的肖凯是个70后,他依稀记得小时候孩子们在外边挤水龙头的日子。“最羡慕就是同学家里有自来水。一听到那哗哗声,就忍不住去瞧。后来我家也有了自来水,但洗衣做饭洗漱都是一个水龙头。现在好啦,厨房、卫生间都有各自的上下水,互不干扰。”肖凯已经结婚生子,水的变迁在不经意间让他的生活变得精致起来。

肖凯小时候家住铁西,他的母亲经历过出门接水的年代。几栋房子中间有个公用水栓,有用扁担挑的,也有全家出动拿盆接的。那时的水栓处好比现在的“业主会所”。女人在这里边洗衣服边闲聊,男人们边洗脸边偷听。夏天最热闹,凉快还可以玩水。冬天比较惨,水栓没有防冻措施,天一冷就冻结了。人们就用热水烫,化开一些后,再接着倒,直到全部化开为止。出了水,很快又结成冰,小孩儿们就去那儿打哧溜滑。

水龙头多起来以后,水的供应又成了问题。有段日子,只有做饭的时候有水,其他时候水流细细的,或者干脆没有。自来水是靠自然压供上来的,没有二次加压,楼层稍微高点儿的住户只能在早、中、晚用上自来水。那时要经常盯着水龙头,只要一有动静就赶紧找根塑料管往缸里接水。有时忘记了,水就溢出来流得满地都是。肖凯的母亲现在还留着个大水缸,不过用处不大,因为很少停水了。

肖凯记得那时家里安的旧式水表灵敏度很低,滴水不走表,所以很多家庭以滴水的方式存水。现在想想那不过是种省水费的方法罢了,算不得省水,反而增加了水务系统的消耗。

日本人挖下第一井

影响沈阳市民生活饮用水水质主要有三个环节:一是水源,二是管网,三是二次加压泵站。沈阳最早的水源开采是日本人做的。1905年日俄战争,获胜的日本侵略者接收了沙俄在沈阳的特权,继续修建铁路,为了维护火车运行,决定掘井引水。于是,1911年,当年的奉天驿如今的沈阳站就有了水源。这眼井可以说是沈阳地区出现的最早的自来水设施,实现了拧开水龙头即有水。水不用去挑而是自己来,这对普通的中国老百姓而言是个天方夜谭。

1912年,日本人开始修建千代田水源,即位于今天中山公园的中山水源。这处新水源的一号井有10米深,每块砖都是从日本东京运来的带有1912年编号的青砖,水塔高38.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