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锡赤通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可行性评价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锡赤通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可行性评价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区经济快速发展,经济总量和人均GDP水平在全国的位次不断前移。但是,区域经济不协调的矛盾也日渐突出。与高速增长的呼包鄂地区相比,东部盟市的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滞后,区域发展差距日益扩大。为了促进自治区东西部经济协调发展,有些专家建议:在积极推进呼包鄂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打造西部增长极的同时,应推进锡盟、赤峰和通辽(简称锡赤通地区)的一体化进程,打造东部经济增长极。但也有一些专家对此持不同观点,认为目前锡赤通地区尚不具备一体化发展的条件和基础。理论上的众说纷纭必将导致政策制定的无所适从,在目前全区上下谋划“十二五”发展战略的关键时期,必须对锡赤通地区一体化发展的可行性做出回答。

一、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有利条件

锡赤通地处自治区中东部,区域国土面积为35.10万平方公里,占全区总土地的29.7%,总人口864.31万人,占自治区的35.34%。区域内矿产资源富集,煤炭保有储量966.8亿吨,占全区总储量的29.5%,有色金属储量954.5万吨,占全区储量的32.8%,天然碱、高龄土、硅石、水泥灰岩等非金属矿种也很丰富,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资源开发潜力巨大。同时,该区域也是我区水资源较为丰富、环境容量和生态条件较好的地区,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和优越的开发条件。

新世纪以来,锡赤通地区经济社会得到较快发展,2009年3盟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400.9亿元,占全区的比重21.95%。随着区域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区域产业结构实现了由农牧业主导向工业主导的转型,2009年区域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14.8:54.8:30.4,基本上形成了能源、化工、有色冶炼、农畜产品加工、建材等支柱产业体系。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区域地方财政收入、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均实现了较快增长,各项社会事业不断进步,城乡基础设施和区域生态条件也实现同步改善。综合比较分析区域的资源条件和发展基础,锡赤通地区具备一些一体化发展的有利因素。

(一)互补的资源特点奠定了区域合作的资源基础

锡赤通区域的3个盟市资源特色和经济优势各异,具有广泛的互补性与合作前景。

一是农牧业资源优势互补。锡盟畜产品资源富集,是我区重要的畜产品生产基地,牛肉、羊肉、羊毛、羊绒、羊皮、牛羊奶等产品具有比较优势。赤峰市、通辽市地处我国玉米产业带,是我区重要的粮食主产区,玉米、小麦、谷子、大豆、油料等产品具有比较优势。通过北繁南育、农牧结合,既可以发挥资源互补优势,又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共建区域绿色品牌。

二是能源矿产资源优势互补。3个盟市都拥有丰富的能源、矿产资源,且各具特色。赤峰市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富集,但能源资源如煤炭比较缺乏。锡林郭勒盟、通辽市能源资源富集,但矿产资源储量较少。在能源与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上加强合作,可以实现能源产业与高载能产业的有效结合,共同延长产业链,构建更加多元化的产业体系,形成区域组合优势。

三是水资源开发利用的互补性。锡赤通地区在水资源方面有共同的利益,赤峰市水资源较富集,锡林郭勒盟、通辽市水资源相对短缺,三地区可通过建立水资源调配机制,实现地区水资源共建共享。

四是人力资源互补与共享。锡盟人口较少,劳动力资源较为短缺,而赤峰市、通辽市人口较多,劳动力资源富余。三地区可充分利用丰富的人力资源,在区域内实现有效的转移和共享。

(二)同源的地域文化形成了区域合作的人文环境

基于相同文化背景形成的心理认同感能够增强互信,减少合作冲突,降低交易费用,是加强合作的重要人文基础,没有共同人文背景的合作往往是不稳固的。

锡赤通地区具有开放合作的良好人文基础。首先,区域内的民众间相互具有文化上的认同感。锡赤通地区早在清朝时期同属于一个行政区,特殊的历史背景、地理位置和民族构成,使该区域的文化具有鲜明的早发性与延续性、多元性与丰富性、冲突性与融合性、开放性与创新性融合的特点,也使该区域从文化理念上有天生的认同感,具有开放、包容和合作的先进理念,这为锡赤通一体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其次,区域人口素质相对较高。锡赤通地区民众教育开发较早,6000多年前这里就形成了崇拜天地、祭祀祖宗、尊崇君师的三大礼制。如今尊师重教已成为社会风气,使得该区域人口总体素质较高。较高的人才素质有利于区域合作、建设和创新。

(三)良好的区位条件具备了加快发展的地缘优势

经济发展实践证明,一个区域经济的发展潜力往往与其所处地区的经济母体有关,经济母体越发达,对该区域的带动作用会越大。锡赤通地区周边的京津冀和东北三省经济较发达,市场需求大、产业体系先进、基础设施完善、科技教育水平高,对区域经济的带动、辐射、服务、保障能力均较高,且与锡赤通存在着广泛的互补性。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相比呼包鄂地区周边晋陕宁等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产业结构相竞的状况,锡赤通地区具有更为优越的周边环境。

二、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制约因素

尽管近年来锡赤通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经济结构、产业发展、社会事业、人民生活和基础设施条件均实现了明显改善,但仍然存在许多制约一体化发展的因素。

(一)一体化发展的总量基础仍显薄弱

区域经济一体化需要有相当规模的经济总量做基础,没有一定的经济总量,资金、劳力、物流、技术等生产要素就难以流动,也不足以形成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和广泛的产业联系。尽管近年来锡赤通地区总体经济发展总体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但经济总量在全区的比重还比较低,与西部的呼包鄂地区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2009年地区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占全区的比重仅为21.95%和17.85%,是呼包鄂地区的40.1%和31.4%;区域经济总量小,相互需求低必将影响着区域合作的内在动力。

(二)一体化发展的城市龙头尚不具备

城市是集聚人口、要素和产业的主要载体,是基础设施体系的主要联结点,是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发动机。目前锡赤通地区的锡林浩特、红山区和科尔沁区3个中心城市虽然取得了较快发展,但都尚不足以承担起区域城市龙头的重任。一是城市规模小,人口集聚程度低,难以形成巨大的区域市场需求;二是城市功能不完善难以提供高质量的公共服务,起不到带动周边、辐射周边的作用;三是城市特色不明确难以形成合理的城市分工体系,目前3个中心城市均没有相对明确的区域功能特色,也尚看不出哪一个能够在短期内能够成为区域龙头。四是城市体系不健全使城市间的要素流动机制受阻。3个中心城市的时空距离较远,中心城市之间起联结和过渡作用的次中心城市不够发达,加上城市间的基础设施尚不够通达,客观上制约着区域要素的融通和流动。

(三)一体化发展的产业支撑不够强大

区域经济一体化说到底是产业体系的一体化,即形成水平分工互补、垂直分工相接的产业联系,这就要求区域内各地区的产业发展呈现不同的结构和层次,通过差别化形成构建区域产业链条和产业体系的内在需求。锡赤通地区虽然目前三次产业都得到了较快发展,但总体来看,区域产业发展水平不高。一是产业结构单一。目前区域内工业发展主要以资源性产业居主导地位,且产业结构存在很大的趋同性。2009年,能源、冶金、农畜产品加工三大行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锡盟为59.6%,赤峰市为72%,通辽市为53%。二是产品结构初级化。区域内产业链条很短,多数以未经加工或简单加工的产品输出为主,高附加值产品相对较少。2009年,锡盟主要工业产品中,初级产品、粗加工产品比例占到76%,赤峰市、通辽市也占到50%以上。三是主导产业不够强。即使这些资源开发的低端产业目前产业规模也相对较小,难以形成足以影响区域产业分工的品牌影响力。这种单一化的产业结构和低端化的产品结构,较小的产业规模和较短的产业链条,使区域内产业的竞争性远大于互补性,难以形成合理化的专业化分工体系。

(四)一体化发展的基础条件仍然滞后

区域经济一体化最直接的表现就是要素和物流在更多更大范围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而这一切需要有通达且配套的基础设施条件作保障。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目前锡赤通地区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但总体上仍然欠帐较多,水平较低。虽然从交通条件看,基本形成了以公路、铁路、民航为主的立体交通运输网络,但与内部无缝对接、外部便捷联通的一体化发展要求尚存在很大差距。此外,电力、通讯、水利、仓储和市场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仍然是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瓶颈。

三、一体化发展的评价结论

(一)锡赤通地区虽不具备一体发展的现实可行性但却具有一体发展的远景可能性

上述分析可知,从锡赤通地区目前的经济总量水平、产业发育程度、城市带动能力和基础设施条件来看,目前一体发展的时机尚不成熟,但由于3个盟市具有地理邻近性、文化同源性和资源互补性的特点,同时面临着共性的发展问题,因而从长远看存在着将来一体化发展,成为自治区东部增长极的巨大潜力,需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锡赤通的一体化发展问题。

其实,如果现在回过头来看,十几年前的呼包鄂地区也并不具备一体化发展的条件,但由于存在着地理邻近性、资源互补性等一体化发展的潜力,自治区提出了打造呼包鄂“金三角”的发展战略,并在政策措施上积极支持和引导,才使今天的呼包鄂具备了一体化发展的基础,并成了自治区经济增长的引擎。

因此,对于锡赤通的一体化发展问题应该坚持“着眼于长远发展、立足于当前培育”的方针,从关键环节入手,从重点领域突破,通过早期的统筹规划和政策支持,引导锡赤通地区按着一体化发展的总体要求去谋划合理的空间布局、协作的产业体系和共享的基础设施,尽可能避免区域内不同行政主体之间的摩擦和内耗,降低无序竞争形成的产业同构和政策冲突,促进区域总体竞争力的提升。

(二)自治区东西协调发展战略需要把锡赤通地区打造成为自治区东部增长极

首先,自治区特殊的区域特点,需要分区域谋划。我区东西狭长2400公里,南北跨度1700公里,横跨东北、华北、西北三大经济区,面积约占全国的1/8,经济区域与行政区划存在明显的不一致,东中西部分别隶属于不同的经济区。特殊的区情决定了我区很难用统一固定的模式指导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划分为若干个不同层级的经济区域进行分类指导。

其次,自治区东西发展不平衡,需要分区域推进。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区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全方位增长,在经济增长速度、经济总量规模、经济结构升级和人民生活提高等各方面都取得了重大成就,但同时地区间的差距也在不断扩大,特别是东部地区明显落于西部。2009年,呼包鄂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区的比重已达54.8%,东部五盟市仅占全区的34.92 %。而锡赤通地区面积占全区30.6%,人口占35.3%,但经济总量却仅占全区的21.95%。因此,无论从我区东西部均衡发展经济角度,还是从民族地区共同繁荣的政治高度,全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客观上需要在东部地区打造新的增长极。同时,从区域影响看,锡赤通地区的国土面积和人口规模都要大于呼包鄂地区,推进锡赤通地区的快速崛起对我区总体经济发展意义更大。

(三)我区丰富的资源优势可以支撑起东西齐飞的发展格局

我区西部呼包鄂地区的快速崛起,主要得益于鄂尔多斯丰富的煤炭资源开发和在此基础上大力发展能源、重化工产业。而东部的锡林郭勒盟煤炭资源也十分丰富,储量仅次于鄂尔多斯居全区第二位,同样具有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大量能源和资源基础的巨大潜力。因此,从资源条件看,依托鄂尔多斯的煤炭资源开发可以支撑起一个呼包鄂西部经济区,借助锡林郭勒盟的煤炭资源开发也完全可以支撑起一个锡赤通东部经济区的腾飞。我区应利用这种资源优势,在区域经济战略上坚持“西部打造呼包鄂与东部培育锡赤通并举”的方针,尽快形成两极并举、东西齐飞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

(四)锡赤通内部协调发展需要按一体化理念强化分工协作

“十五”以来,锡赤通地区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相近的资源禀赋和相同的开发模式也使区域内部出现了低水平重复建设、产业结构趋同、加工层次偏低、内部竞争加剧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区域总体竞争力的提升。

一是各地区的工业园区存在着严重的重复建设与分散布局情况。目前区域内共有旗县区32个,而工业园区已达44家,基本上每个旗县都设立了工业园区。二是产业结构趋同严重。各个工业园区在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上各自为战,不考虑是否与其发展定位相适应,使各园区在产业选择上重复率非常高。以能源、冶金、化工、农畜产品加工行业为例,基本上每个行业都存在至少2个以上的园区中。三是工业园区普遍缺乏特色。由于各园区对入园企业没有准入门槛,造成每个园区都成为各种产业的混杂地,导致无法产生企业聚集带来的规模效应和聚集效应。

因此,推进锡赤通一体化,通过统筹规划与协调机制,最大限度的优化和整合资源,实现区域产业与服务的优势互补;同时提升区域内企业专业化分工协作水平,可以延伸产业链条,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五)锡赤通参与周边区域经济协作需要整体一致对外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大背景下,任何一个地区都不可能独立于区域经济之外实现自行发展。目前全国各地都纷纷把接轨、互动、融入作为经济工作的主题,以实现借力发展、借梯登高。近年来锡赤通周边地区的东北三省内部也出现了许多次经济区域,如辽宁沿海经济带、沈阳经济区、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哈大齐工业走廊等。京津冀之间的省际经济合作进程也在加快,《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已经上报国务院待批。各地区都在力图通过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发展扩大要素配置和资源共享的范围,以期实现优势互补。

锡赤通地区要实现跨越式发展也必须积极融入我国东北经济区、京津冀经济区、环渤海经济圈甚至是东北亚经济圈等多层次的区域经济合作,通过广泛的区域合作在区域经济中寻求自己的分工定位。但如果锡赤通分别参与跨省域的经济合作,一是会因行政规格的不对等降低各自的谈判能力;二是单个地区的单项优势难以在大区域合作中形成较强的竞争能力。三是分别对外造成的招商引资等方面的恶性竞争会形成巨大的区域内耗,弱化竞争优势。因此,锡赤通只有积极推进一体发展和共同对外,才能在更大范围的区域分工协作中变“指头”为“拳头”,打造组合优势,提升锡赤通在跨区域产业分工中的地位和竞争力。

总之,自治区总体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需要推进锡赤通地区一体化进程,同时,锡赤通地区的资源基础、人文背景、区位条件也具备一体化发展的潜在可能性。但由于目前存在着经济总量小、产业层次低、城市体系发育不足和基础设施相对薄弱等制约因素,使锡赤通地区尚不具备推进一体化发展的现实基础,因此,在推进锡赤通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统筹处理好近期与长远、重点与一般、培育与打造等方面的关系,既要按照一体化发展的要求,采取创新性的政策措施加强规划和引导,并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寻求突破,为长远的一体化发展创造基础,又必须注重发挥各个地区自主发展的积极性,保持适度竞争的格局,切忌不顾客观现实地拔苗助长。

(课题组成员:赵云平、韩淑梅、

冯玉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