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存在主义中的我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存在主义的基本内涵
萨特认为“存在先于本质”。人像一粒种子飘落到这个世界,没有任何本质可言,只有存在着,人仅仅是自己行动的结果。个人实践是社会实践的基础,社会历史活动必须从个人活动中才能得以说明。他坚持个人“存在”(自我)第一性、社会第二性,即认为对于每一个人来说自我心理属性是第一性,社会属性是第二性的。正如赫伯特?施皮格伯格指出:“对萨特来说,这句话的意思是指人的‘本质’也即人的本性乃是人自由行动的结果。因此他使用‘本质’一词作为在其自由创造活动中人的意识的名称。”
存在主义是当代西方哲学的主要流派之一,其特征是把孤立的个人的非理性意识活动当做最真实的存在,并作为其哲学的出发点。它自称是一种以人为中心、尊重人的个性和自由的哲学,是一个哲学的非理性主义思潮,强调个人、独立自主和主观经验。存在主义哲学脱胎于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古希腊哲学体系,尤其基于亚里士多德的名著《形而上学》。
存在主义要人真诚而勇敢地面对自身,对自己的自由选择负责,从而成为真正的自己。存在主义是一种每个时代的人都有的感受,在历史上随处都可辨认出来,但只在现代它才凝结为一种坚定的抗议和主张。
二、存在主义中的我的表现形势
(一)“此在”的优先的位
海德格尔认为“此在”比其他存在具有优势。第一,在状态上比任何其他规定性都要先于出,是可能性的显现。第二,在本体上就此在的存在本身加以追问。第三,精心找出“此在”这样一个表达,通过“此”带回到此时此地的人身上,留住了时间性和空间性,留住了进行直观的可能性;避免了笛卡尔“主体-客体”的框架。对一切存在主义本体论研究,均应通过此在来进行。正是由于此在具有这样独特的优先地位,海德格尔认为在研究其他存在之前,首先必须追问领悟这些存在者存在的此在,即对此在的存在的原始结构进行哲学分析。这不同于对人的具体的存在者状态的分析,后者是在主客、心物、思有分立的条件下对人的经验和理性意义上的分析,属于各种具体科学的范围。
(二)任何活生生的人的存在都是个体的存在
人生来就是独一无二不可替代的。自己的存在,不是依于某种认识和意志,更不是依于直观为我们所知的。而是在缺乏明确的认识状态下,不得不被抛到这里与“此在”的自己面对面。人大多数时候都是无意识状态的傀儡,在无意识状态中构造成我。不少人,特别是在现今的人是作为整体而存在的,认为人离开了整体就不成其为人。我认为这是最粗暴的独断论,是最片面的极端整体主义。无可厚非,人不可能不与整体发生关系,但离开了整体人依然是人,人是社会的动物,但每个人也都是一个独立的小宇宙。人不可能完全遗世独立,但人也不能将个体整个地消融在整体之中。
(三)真实的个体的存在处于坎坷起伏的变化之中
此刻存在的我为什么会反思自己,是因为作为思想支援的畏。人的畏惧之心时刻有之。在世界之中存在的本身就是畏的对象。担心能否在这个世界内存在,因为畏惧而操心。海德格尔认为此在的存在方式是真理和真实性的本源现象。此在操心自己的存在,是先于自身存在的存在,其实就是使自己与现在还没有的东西相关联,甚至与死关联。为了作为一个整体而完结,此在非死不可。但如死掉,此在就不可能亲身经历这种事。此在对于自身来说终究是未完。死对于此在来说,绝不可能作为现实的东西亲历。人生在世考虑两个极点,生和死。听天由命转变为人定胜天,对于生我们亲历过,但对于死作为存在状态的终结,是无法体验到的。畏死,我们考虑生的意义价值。为了联系生与死我们有了时间,时间就成了一种纽带。人在这种真实的时间中时时感到自我生存的不确定性,感到自我不断被迫超越现在而趋向渺远的未来。
良心是伪善以外的任何东西。存在并不是依自己的愿望选择的,自己在这里存在是事实,且对自己的存在完全是非力的,生在此,就在此,此在已经存在,不以我们的自我意志而转移。良心不是完成了的状态,而是良心的倾向、准备接纳自己的内疚的一种姿态。对于自己的存在,先于思考而存在,自己在这里以一定的标准来看是不是对得起自己,这样就是哲学意义上的良心,我们追求的存在良心是对自己的一种怜惜。
三、存在主义中我的本性
(一)人存在于变化的有限时间中
最令人不安的就是人的死畏。海德格尔把此在忍耐畏、从自己固有的亏欠理解自己称为“觉悟性、决心性”。这些思考使我们明白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这种觉悟性即是与自己最后的可能性之死面对面,并始终把其为可能性维持。通过先行到死此在才“将来”到自己的位置。临死时,下了先行到死决心的此在,把存在的场或境域中重新把握以前一直照面的东西,使其无隐蔽地照面,这叫作“现代化”,这样就获得了将来、曾在、现在三个机能。而三种机能不是并列存在的。所谓此在,说到底不外乎是这种时间性。在把握将来、曾在、现在之间我们的存在问题,我们需要一条纽带,生命的循环不是由于死亡而终结,通过向死先行,此在向他从前自己在过来的存在样态返回,并接受这种返回。这即是“反复”。在非本真的存在中,人把这种自己被抛的存在样态“冷却”了。在不断的一遍又一遍地体验生命中轮回,不死,可能换一种形态方式存在。
无疑,最令人不安的有限就是死。作为个体存在的人,生仅只一次,而剥夺继续生的机会的就是死。因而与其他的真实比起来,更愿意相信死是最真实的。死后,将不能再感觉,不能再做所有的事。这让我感到痛苦,然而又没有任何其他的异己替我去死。在死时,个体性得到了最好的确证。由此了解到人是有限的,时间是相对无限的,人是个体的,人类是整体的。所以在作出选择时,更多地考虑有限和个体未尝不是正确的。
(二)人性的自我选择与社会影响
本真的历史性可这样归纳:支配自己、规定自己生活的力来自过去,同时它还无疑是在自身中继续发挥作用的难以抗拒的力;要承认自己还是依赖这种力,要把它作为自己的财产。在支配自己的时候我自然地联想到了《黑客帝国》人被机器控制,思维被禁锢在一个庞大的母体中,而人有些脱离了这种禁锢成为先知,但是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控制自己的觉醒,需要外力的帮助才能实现度化,一切又在考虑平衡,平衡之后又是什么,人觉醒之后依然没有彻底的觉悟。因为人无法与虚幻化为一体,在本身已经不存在的情况下去揣测存在也是行不通的。
众所周知,人性并非是被给予的,但也不全是自我选择的。人性由两种因素共同决定,即自我选择,社会环境以及社会意识形态。故而人性是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在社会环境以及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下逐渐选择的累积。
我不能忍受基尔凯戈尔主张里所包含的浓厚的宗教色彩。上帝死了,或者根本就没有上帝。他说只有选择宗教的或非理性的人生态度,才是发自自我的绝对自由,才是对自我存在本身的选择,从而才能面对上帝。但在一个没有上帝的时代,倘若我们选择宗教的或非理性的人生态度的话,最终面对的只是虚无或者漆黑一团。而这样的事我是不愿意去做的。相比之下,选择理性而又不乏感性的人生态度才是我所赞同并愿意奉行的。
(三)存在主义中的人性的自由
《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中萨特有句名言,“人是自由的,懦夫使自己懦弱,英雄把自己变成英雄”。人不可能完全自由,作为个体的人依赖于整体,依赖于社会,不可能完全自由。故而对待人生的最明智的做法便是待时而定,即在黑暗的时代选择非理性的生活方式;在和平安定,繁荣富足的时代选择理性而又不乏感性的生活。虽然这两种对待人生的态度看似对立、相反,但实则是一样的。前者是理智的非理性的生活,后者为理智的理性的生活,都是出于理智。而基尔凯戈尔那样将宗教的或非理性的态度作为唯一的最好的选择反而是不理智和不明智的。
【参考文献】
[1]萨特.存在与虚无.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87年版.
[2]马丁?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