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易经》:智慧中之智慧

中国最玄奥的千古奇书

《易》是无数人叩问过的学问,接触它常不免眼晕,不管我们读了多少书,常常只能以小学生的姿态去试图接近它。

原始的《易》出现在殷周之交。考古学家曾以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为基础,推定殷商《归藏易》的起源,从甲骨卜辞的思想意义与易卦形式两个方面论证了《易》的原始性质,认为原始《易》学产生于安阳、周文王演《易》于古都安阳,由此论证安阳为《易》的思想发源地。

这已是相当通俗简约的说法,但我们要窥见这部人类历史上也许是最难读进去,最为玄奥的千古奇书的门槛,仍然不无困难。

它的古老门槛在安阳殷墟。1899年,清代古董收藏家发现在中药“龟甲”中刻有的奇异文字是比已知的周朝青铜器上的金文更早的文字。由此陆续有人寻找、收集,随后发现这种甲骨来自河南安阳小屯村,导致了1928年以来在小屯村进行了多次挖掘,发现大量甲骨文、青铜器,还发现宫殿、宗庙、作坊、陵墓遗址,这就是殷代首都的遗址,被称为殷墟。

殷墟的发掘使我们看到,殷代都城遗址有24平方公里以上,沿洹河两岸呈环形向四面八方展开,这里竟有数十座宫殿建筑基址,其土夯台基有的长达46.7米,宽10.7米,非常壮观!星罗棋布的手工业作坊以及环绕周围的民居遗址,均展现出殷商王都的恢宏气势。距今3000多年前的殷代首都的规模,在当时的世界上是一流的。2006年7月,殷墟刚刚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称它们为甲骨文,因为那文字不仅见于龟甲,也见于兽骨。文字有刻上去的,也有用毛笔写上去的。根据对甲骨文的研究,可以知道甲骨文是用于占卜的,并记载着有关卜筮活动,所以也称甲骨卜辞。从中可以看到,商王对国家大事的决策,事先都要向鬼神占问。在商代,无论君臣百姓都占卜。所谓“兆”,是用火在牛胛骨或龟腹甲上烧炙,甲骨背面出现的裂纹便称之为“兆”,根据“兆”的形状来断吉凶,决定行动。至今出土的甲骨卜辞有15万片以上,可见占卜之盛。

商代占卜除了用龟甲,还用蓍草,称为筮。用筮占卜的创始者相传是巫咸,他是辅佐君王的大臣,其官名就称“巫”。商代另一位辅佐君王的大臣官名称为“史”。中国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先生曾这样写道:“巫史都代表鬼神发言,指导国家政治和国王行动。巫偏重鬼神,史偏重人事。巫能歌舞音乐医治疾病,代鬼神发言主要用筮法。史能记人事、观天象与熟悉旧典,代鬼神发言主要用卜法。国王事无大小,都得请鬼神指导,也就是必须得到巫史的指导才能行动。”

由此可见,殷商历代的卜筮活动和曾经主持卜筮活动的巫史大臣的学问,是《易》产生的基础。我们知道,世界上的哲学都曾经从神学中汲取营养蜕变而来。中国的《易经》3000多年来都受到中国历代学者的重视,迄今更受到世界重视。我想我们应该看到,《易》就是从神学中蜕变出哲学。一部《易经》不是哪一个人的创造,那是曾有许多中国智者融会其中的大智慧。

万古智慧六经之首

何为易?“易”字在中国甲骨文中的意思便包含着“日”和“月”。《说文解字》曰:“易:日月也。”但“易”中的“日月”不是“明”的含义,“明”字是通俗的“光明”的意思。“易”含有丰富的哲学内蕴。“易”,讲日月周而复始,有秩序,有规律可循;讲阴阳相生,催生万物,变化无穷。如果说《易》是一部可用来对万事万物问吉凶的书,那么它是说万事万物都有规律,遵循它可以吉,逆它而行就有凶,不同的行动会有不同的结果。在这其中,神和鬼并不是决定的因素,人如何去对待,才具有决定的意义。

当然,它深刻的奥义并不是简单明了的,是许多代中国智者在漫漫岁月中摸索感悟出来的。研究者说,追根溯源,有“三易”,即夏代之易叫《连山易》,商代之易叫《归藏易》,我们现在看到的《易经》是在西周发展的,所以也称《周易》。夏代之易和商代之易均已失传,内容不祥,只有《周易》传承至今。再朝前溯,还有伏羲氏创制八卦的传说。

因而《易》被认为有“人更三圣,世历三古”的光荣历史。即七千年前,伏羲氏创制八卦;三千五百年后,周文王被商纣王囚禁在里(今河南省汤阴县城北郊),文王在狱中研究八卦形式,认为八卦象征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种自然现象,由此将八卦演变为六十四卦,并于每卦之下作卦辞(也称彖辞),后来文王之子周公旦又为之作爻辞;又过五百年后,春秋时代的孔子又将文王父子的六十四卦彖爻之辞加以注释,叫传,又称为十翼注释。所谓三圣,即伏羲、文王、孔子;三古,即上古、中古、下古。

有关《易》的历史也令人眼晕。但历数一下,也可以看到它不凡。再说孔子所注释及孔子说《周易》而形成的《易传》,由四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为孔子注释的《周易》文献。第二部分为孔门弟子所记孔子关于《周易》的言论,属《论语》类文献。第三部分为孔子的《易序》佚文,第四部分为孔子的另两篇佚文。帛书所载《易传》,大致就包括弟子所记孔子关于《周易》的言论和孔子《易序》佚文两部分,即孔子关于易的论说。

帛书就讲:“夫子老而好《易》,居则在席,行则在囊。”这是说孔子晚年把《周易》随时带在身边,可见孔子对研究《周易》确实下了大功夫。他的注释道出六十四卦代表的天地万物,每一卦都在变化。由于孔子的注释,《周易》的哲学思辨凸显出来。

孔子的“学无常师”,便从《周易》中获得深刻启示,他从这部被认为是“占卜之书”的书中得到的智慧使他知道,人要博学,应该以很多人、很多见解为师。孔子不但花大精力整理出《周易》,还整理出《尚书》《诗》《礼》《乐》《春秋》,共六种,作为教科书。这些教科书写在二尺四寸长的竹简上,被尊称为“经”,这也是《易经》名称的由来。今天人们说,哲学是可以指导其他一切学科的学问,孔子就是这样看待《易经》的地位的,他把《易》放在六经之首。

先秦时《经》《传》是分离的,《经》是指孔子以前在筮术上据以占断的卦象、彖辞及爻辞,《传》就是指孔子所增添的十翼。当时的《易经》分为经上、经下以及十翼。《经》《传》相合始于西汉末年。后又有多人注释《易》,形成今日将“彖”、“象”、“文言”分散附于其后的《易经》。但《易经》的基本内容,在孔子作《易传》之后已经完成。

好了,关于《易》的历史,大抵要“历数”结束了。由于孔子的重视和倡导,《易经》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易经》成为儒学的群经之首,又被道学称为三玄之一,也被后世诸多学派赞誉为中国文化的“源头活水”。唐太宗的宰相虞世南也曾这样说:“不读《易》不可为将相。”说的是,不学《易经》的人,便不能做一个好宰相,也不能做一个好的大将。经、传、学一直稳居中国古代学术的核心地位,成为人们观察宇宙人生,锻炼思维能力,建构哲学体系的理论基础。

统治世界的是“变”的规律

《易经》虽然是中国古代最深奥的书,但它蕴含的三大原则“变易,简易,不易”,已经为今人所公认。

“变易”是说,宇宙和人间的万事万物,没有一样是不变的。所以人们要知道“变”,不但要知变,而且要适应变。“简易”是说,万事万物有许多是我们难以认识的,但任何事物有其事必有其理,尽管“变”很复杂,但在懂了原理以后,错综复杂的现象就会变得简单而易于认识了。“不易”是说,万事万物随时随地都在变,但惟有一样东西是不变的,就是这个能变万有的“变”,它是永恒的。

《易经》表面上好像是专论阴阳八卦的著作,实际上它所运用的对立统一的世界观,揭示了宇宙间事物发展、变化的自然规律,内容十分丰富。它上论天文,下讲地理,中谈人事。从自然科学到社会科学,从社会生产到社会生活,从帝王将相如何治国到老百姓如何处世做人等等,无所不及。即孔子所说的《易经》包涵了所有天地万物的变化。在历史上,《易经》作为中国古代的一部“哲学教科书”,在每一次文化冲突和观念转化中,都曾扮演了重要的“哲学理论基础”的角色,它是儒、道、墨、法、兵、阴阳等诸子百家思想的哲学渊源,并在一次次充当“哲学理论基础”的过程中不断地充实和发展了自己。

古印度的佛教文化,以及西方的近现代科学也与它相融,最有趣的例证大约就是17世纪德国著名哲学家、数学家莱布尼茨的一次令他惊讶不已的“发现”。

莱布尼茨与牛顿并称为微积分的创始人。他是数理逻辑的前驱者,还是哲学家。1679年他发现每一个数字都可以用0和1两个符号来表示,他说:“所有的结合都出自1和0,就像上帝无中生有地制造了万物一样,宇宙的最初的本原只有两个,就是上帝和虚无。”他发现二进制算术有深刻的理论逻辑意义,为此写信给在中国传教的耶稣会传教士布维特,说:“二进制算术有助于使中国人皈依天主教。”

布维特回信说:“我在中国的《易经》中看到了二进制算术的应用,《易经》在中国已有3000多年历史了。”莱布尼茨在了解了《易经》就用“”和“--”这两个基本符号来认识整个宇宙和人间的万事万物后,惊讶不已,感觉自己的二进制算术已被包容其中,于是他写了篇论文,把二进制算术的发明归功于中国人。

《易经》自17世纪传人西方,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在近代为越来越多的国外学者重视,许多科学领域与《易经》的哲学思想都奇妙地吻合。因而有人称“《易经》是经典中之经典,哲学中之哲学,智慧中智慧”。

我们知道,古巴比伦时期,产生了《吉尔伽美什》这样的伟大史诗,表现人与神的搏斗。古埃及时期产生的《亡灵书》,寄托着埃及人对生命和灵魂的神思、幻想与追问。中国远古时期“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等神话,均直接赋予人以神力,表现了人在不可知的力量面前,不是无可作为。到殷周之交出现的《易》,以“”和“--”,分别代表乾与坤,而乾坤二卦所代表的“天”与“地”都服从于“变”这个法则。统治世界的是“变”的规律,这是中国哲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