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美玉米生产技术对比及对我国玉米生产的思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美两国玉米生产差距大。美国玉米农场的规模一般在4000~6000亩,也有超过一万亩的。我国黄淮海地区户均土地5亩左右,东北地区户均也就20~30亩地。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美两国玉米生产模式和技术的巨大差异。
1 美国玉米生产主要特点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玉米生产国,产量占世界玉米总量的40%,是机械化、规模化高产高效生产管理技术先进国家。美国玉米生产具有“五重五不重”的特点,即重播前整地,不重播后管理;重效益,不重产量;重培肥地力,不重追肥;重农机,不重农艺;重晚收,不重早收。
美国玉米生产的主要技术要点:
1)以深松为主,松耙联合机械作业为主的整地技术;
2)以籽粒直接收获为主的机械化收获技术;
3)玉米种子分级精选,质量高,相关技术服务体系健全;
4)主推品种具有矮秆、早熟、耐密、适合机械作业的特点;
5)重视秸秆还田、施用有机肥、与豆科作物轮作等方式培肥地力;
6)调节行株距,增加种植密度。
2 对我国玉米生产的借鉴和思考
当前我国玉米生产技术正面临四大转变,即手工作业向机械化生产转变;小农生产向规模化生产转变;以单纯高产导向向高产高效转变;从精耕细作向精简管理转变。美国玉米生产经验给我们提供了好的借鉴,并引起我们思考。
转变玉米生产方式,实现高产、高效协同发展。美国玉米生产以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目标,以耐密植抗逆品种、机械化作业为载体;农业研究以保护环境为前提,有效地利用和节省资源,提高产量和利润率,改善农产品的品质,保持国际市场竞争力为目标。虽然我国农业不同于美国,面对众多人口,粮食安全尤为重要,但不能一味追求超高产,不能以牺牲农民利益和资源环境为代价,应在提高产量的前提下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效率,借鉴美国玉米生产机械化、合理投入、精量和简化生产过程,实现高产与高效协同发展。
改革耕作制度,推广精简实用的机械化作业,实现我国玉米生产管理技术转型。
1)精简化管理
美国玉米生产技术简化有效,生产的关键环节和技术着重于播前准备、播种和收获,收获后施肥、处理秸秆与综合整地,生育期间基本上不进行田间管理。我国玉米生产应重点围绕上下茬衔接、改革种植模式,提高种子质量、推广单粒播种、机械施肥和机械化收获等关键技术,推广现代农业机械和生产管理技术。
2)农机农艺融合
根据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和成本上升的特点,当前应突出以农机为先导,研发与玉米主产区种植方式相适应的机械化作业标准,农机农艺融合,推进玉米生产种、管、收全程机械化进程。
3)籽粒收获转型
美国玉米一般在种胚顶端出现黑层、乳线消失后2~4周收获,经田间脱水,子粒含水量可降到15%~18%,直接收获子粒,减少烘干成本。我国东北雨养春玉米区应学习美国的先进经验,改变早熟品种不高产的传统思维定势,通过早熟、密植实现提质、增产、增效,逐步实施机械收获子粒。
选育耐密植、抗逆性强、适应机械化生产的玉米新品种,强化种子加工技术和单粒精播技术的推广应用。美国玉米品种具有植株矮、穗位低、耐密植、抗倒伏、雄穗小、芽率高、芽势强、出苗快、植株生长整齐,后期脱水快、利于机械收获等特点。我国应借鉴美国经验,强化早熟、耐密植、适应机械作业品种的选育,强化种子加工技术和单粒精播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
强化基层技术服务体系建设,提升玉米生产能力。美国农业技术推广网络健全,联邦政府设有推广局,主产区设有玉米种植者协会,州立大学农学院设有专门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机构,对农业生产提供技术指导与服务。我国因千家万户小规模种植,难以实现规模化生产,但随着土地流转,突出规模种植效益,农民对技术需求将会愈加强烈,要逐步建立适合中国特点的技术和信息服务平台,促进玉米生产技术能力的提升。